天天看点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本文作者:李啸天

《长安三万里》整体还不错,但是犯了很多个历史错误,本站陆续指出了一些,以正视听。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这一次,来说说高适是如何崛起的,以及哥舒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高适,可不是什么“寒门逆袭”,而是妥妥的官宦子弟。他的爷爷高偘(kǎn),战功卓著,曾在讨伐突厥时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后来,又跟随大唐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讨伐高句丽,于白水山击败高句丽余部,并将增援的新罗兵击败。高偘为稳定唐朝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去世后谥号“威”,陪葬于乾陵,备受哀荣。

高偘生了三个儿子,全部为官,长子高崇德官拜沁会延三州刺史,次子高崇礼官至云麾将军行左卫率府中郎将,三子高崇文官至韶州长史。 

高适就是高崇文的儿子。高适最后同样官拜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他被后世称为“高常侍”就源于最终的官阶。

此外,高偘的父亲、高适的太祖高佑也官至隋朝左散骑常侍。这样的一个家族,数代为官,谁敢说他是寒门子弟,谁敢说他出身卑微?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要赖也要赖高崇文,在高适少年时便去世,没有为高适留下丰厚的家底,导致高家这一支家道中落。高适长大后没有享受到太多父亲的红利。

总之,高适不是王维那种巨豪子弟,可以在长安城横在走路的那种,但也不是穷苦百姓,而是家道有所中落的将门之后。而且,虽说家境不如当初,但他在渤海之外,还有宋城、淇上等数处产业,依旧是地主阶层。

唐代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由门荫入仕。根据祖父高偘的官位,高适是拥有门荫特权的,但高适决心不走门荫之路。二十岁时前往长安求取功名,没有成功。只能寓居于梁、宋地区(今河南省商丘市),以耕钓为生。

但是,总在家窝着也不是事,这也不是高适想要的结果。

开元十八、十九年左右 (730-731),高适决定投笔从戎,北上边疆。在燕、赵一带游历期间,高适想去朔方节度副使信安王李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中谋得一官半职,但始终未能如愿。面对军中隐瞒败绩、黑暗腐败,高适无从干预,更无力改变,最后只能愤懑而归。重新寓居于梁宋之间。

不过,这次军旅之行,还是让高适写下了《塞上》《燕歌行》《蓟门五首》《送兵到蓟北》等名作,已经开始拥有了诗名。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尽管尚未称为大牛,但总算在诗歌江湖上挂的上号了。也因为于此,才有了资格与李白、杜甫同游梁宋,结下一段诗坛佳话。而这段同游,成为他们友谊的起点,也是《长安三万里》一片创作的源泉。

但是!

前文已说过,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同游,看起来很好,其实三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李白来说,他已经名满天下,成为当之无愧的诗坛领袖。杜甫与高适在他的眼里只是后辈,是他的粉丝。与他们同游,不过是自己优哉游哉的同时,带上了两个粉丝作伴而已。对于杜甫与高适,李白是居高临下的,是俯视的。

杜甫则将此行当成一生的荣耀,至死都怀念李白。

至于高适,那时候的他,不仅需要仰慕李白,连年龄比自己下的杜甫,都要仰视。在三人之间,他只是不起眼的小班跟。

而且,这次旅游,也没有给高适的仕途与写作,带来根本上的改观。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所以,在高适的诗中,对于这次旅行的作品,对于李白与杜甫的怀念,并不多,几乎没有。

论才华,三人之间,肯定是李白>杜甫>高适。但是要论情商,三人之间的诗才,又恰恰反了过来,高适>杜甫>李白。

高适最终成了唐朝诗人中做官最大的那一个。而杜甫一度也是皇帝眼中的红人,握有话语权,只是说错话被贬。李白在朝廷眼里则不过是一个花瓶而已,毫无权谋,甚至还因站错了队差点被杀。

所以,当高适发现自己委身于李袆、张守珪手下毫无出头之时时,就果断抽身而出,宁愿回家种田也绝不苟且。

只要情商足够高,该来的机会总会来的。只是对高适来说,时间晚了点。但该来的终究要来。

752年,已经49岁的高适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幸运星,那就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对于高适这样的人来说,有才华又有情商,一旦逮到机遇,一定会爆发的。现在,他就要爆发了。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哥舒翰,他是少数民族,属于西突厥突骑施人。就像上面提到的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一样,契苾是复姓,何力是名字。哥舒翰,复姓哥舒,名叫翰。还有安禄山,也是少数民族,是粟特人。不过,安禄山这个名字看着像汉族人名字,不是复姓,其实他原名叫轧荦山,一看就是少族民族。大唐用了这么多少数民族将领领军,还是很有大国气象的。

大唐到了唐玄宗时,整体已进入承平时代,成名的武将日见稀少。而哥舒翰,正是那个时期最具名望的大唐武将代表。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哥舒歌》就是时人歌颂他的伟绩的诗作。哥舒翰最大的成就是抵抗了吐蕃第一次进犯大唐时取得,在青海石堡大胜吐蕃军队,使得吐蕃多年不敢侵犯大唐。

吐蕃第二次进犯大唐时,兵分两路,一路是南路,从四川一线入侵唐域。负责在西川一路防御的大将正是高适,结果高适消极抵抗,丧失大片领土。唐代宗不得已派严武入蜀,取代高适。唐军也在严武的整肃下,取得了对吐蕃的胜利。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吐蕃的另外一路,是从青海甘肃一带的西路直奔长安。结果,担任大唐骠骑大将军的程元振,也就是《长安三万里》里那个程监军程公公,他收到前线雪花一样的战报,结果扣着不发,不给皇帝看。等到吐蕃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了,皇帝才恍然大悟。终于发现程元振误国,进而割了他的职。

看吧,程元振没有跑到高适那里去做监军,他俩对于吐蕃军队,都是误国的罪人。

当然,这是后话。这个第二次吐蕃进军大唐时,高适已经崛起了。

高适的崛起,是安禄山起兵时候的事。

安禄山祸起范阳,兵发长安,大唐有名望的大将鉴于封常清、高仙芝先后战败,无人可用。

哥舒翰当时正在生病,被迫被启用,带兵抵御安禄山大军。哥舒翰的策略是坚守潼关,阻挡安禄山大军进犯长安。而且,依靠这个策略,哥舒翰在潼关打败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率领的大军。严重动摇了安禄山的军心,甚至让安禄山后悔起兵,想回到幽州去固守。

而且,哥舒翰也不是消极抵抗,他是积极守,因为他有病在身,也没法攻出去,实在不方便。与他配合的郭子仪、李光弼,郭李统帅另一路大军,负责攻,他们的实力自不必说,攻城略地,打得安禄山嗷嗷乱叫。

如果,说的是如果,如果哥舒翰与郭子仪这样配合着打下去,安史之乱应该很快就镇压下去了。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可是!

可是祸起萧墙。大奸臣杨国忠开始作妖了。

原本,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要清君侧,他说他的目标只是杨国忠。而潼关就在长安边上,哥舒翰屯了大军在那里。杨国忠感到害怕了。

更何况,哥舒翰的部将也劝哥舒,说干脆进京杀了杨国忠,这样安禄山就没有了起兵的理由了,动乱或许可以不战而平。哥舒翰动过心思,但是最终没有执行。可是,这个计划却泄露了出去,被杨国忠知道了。这可把他吓个半死。

于是,杨国忠开始向唐玄宗进谗言,说既然安禄山会反,那么谁又能保证哥舒翰不会反呢?而且,哥舒翰带了那么大的军队,就在长安边上,他要是反了,那长安城必然不保。现在,哥舒翰只死守,不进不退,这可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惊弓之鸟的唐玄宗一听,觉得杨国忠说的有道理。于是,下旨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兵出潼关,主动攻击安禄山军队。

结果,在唐玄宗的再三催逼下,哥舒翰不敢抗旨不尊,被迫带病痛哭着出关,直击安禄山军。

结果,20万唐军,中了安禄山大家的伏击,一战而溃,最终20万只剩下了8000残兵败将,近乎全军覆没。然后,被叛徒出卖,哥舒翰被手下人绑了,送到了安禄山面前。

让人不可接受的是,在安禄山的冷嘲热讽中,哥舒翰居然选择了投降,并表示愿意去劝说李光弼也来投降,气节一败涂地。

晚节不保的哥舒翰,投降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次年,就被安庆绪杀死了。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再说说高适。

高适得到哥舒翰的认可后,被哥舒收拢在军中,担任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长安三万里》中说高适只是哥舒翰帐下的八品小官,人小言微,无法改变哥舒的军情。实际上,话只说对了一半,掌书记的确在品级上只是八品,级别很小。但是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可非同小可,几乎可以类似于机要秘书,在军中的话语权极其大。

在潼关中,哥舒翰被俘,但高适却意外脱身而去。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便吓得赶紧跑出了长安,西逃入蜀。高适一路狂追,追上了唐玄宗,并向他报告潼关兵败失陷详情。结果唐玄宗不仅没有治罪于他,反而觉得他能一路追来,是大大的忠臣,于是他为谏议大夫。

高适一生的高光时刻至此开始。

高适可不是哥舒翰帐下无名小卒,哥舒投降安禄山是硬伤

聪明的高适,在发现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存在分歧时,又果断投靠李亨,再次受到重用。等李亨即位,成为肃宗皇帝时,高适继续涨官,一路官拜节度使,成为正一品的大员,这就不说了。

以上历史,《长安三万里》里讲了一部分,但是又讲的不对。就此订正这么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