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文/九公子的本

一场安史之乱,20岁的韦应物仿佛遭遇了灭顶之灾。

他出身世家,高大英俊,15岁便成为唐玄宗的贴身侍卫,出入宫闱,随侍左右。

彼时的盛唐,一派繁华富贵的盛世气象。此时的他,不学无术,赌博酗酒,横行乡里,逍遥法外,天真地以为会安逸放浪地度过余生。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场兵荒马乱惊醒了他的美梦,唐玄宗抛下文武大臣秘密入蜀,他如同弃子,被扔在了长安。

终于,20岁那年,韦应物开始认真思考人生,迅速给出了自救方案——读书、写诗。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此后三十余年,韦应物完成了从“浪子”到“诗人”的华丽蜕变,他让田园诗歌得到坚守与传承,也留下了“盛唐最后一位大诗人”的传奇故事。

· 守长安:

看尽家国落败,始立志题诗书 ·

韦应物,字义博,出生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显赫的韦氏家族。

韦氏在唐朝,官宦辈出,为关中望姓之首,“城南韦杜,去天五尺”说的就有他家。李唐时代,韦氏家族输送了16位宰相、2位皇后、8位驸马、3位皇妃。

靠着家族的荣光,幼年无苦头,少年无忧虑,韦应物的前途妥妥被安排好了。

14岁时,韦应物先是靠着祖荫谋到宫中差事,次年,又靠颜值,“少壮、肩膊齐、仪容整美”,成为唐玄宗贴身侍卫。至此,他过着“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的生活。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来源:摄图网)

这一干,就是风光的好几年。

韦应物后来回忆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他横行乡里,游手好闲,白天下棋取乐,晚上则潜入邻里欺人妻女,窝藏杀人犯之类的事情更不在话下。说白了,此时的韦应物就是一个令乡邻深恶痛绝的“不良少年”。

17岁前后,他在太学在职深造,过上了“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的生活,混文凭。然而他并不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依然游手好闲,学业荒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岁时,长安陷落,唐玄宗仓皇出逃,然而并没有带上这个曾经的贴身侍卫。

眼见长安城破了,家道中落了,官职也丢了,没有光环加持的韦应物憔悴落魄,只得避居乡下。

面对一连串重大的打击,韦应物觉醒了。在理想的幻灭和现实的双重打击下,他想到了读书。彼时,他也领悟到“读书事已迟,把笔学题诗。”这为他对过去的内省和未来的思考都至关重要,奠定了今后自救的模式:写诗。

此时,韦应物刚刚21岁,年纪尚轻,天性聪颖,又有书香门第的深厚底蕴加持,在书海里实现了从“浪子”到“诗人”的完美蜕变,不久他便凭借诗歌小有名气。

虽然韦应物没有考中进士,却依然凭借写诗才华得到朝廷青睐。27岁那年,他再度入朝为官,任洛阳丞,开始了“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潘”的坎坷仕途。

· 叹仕途:

洛阳亲友如相问,我心安处是苏杭 ·

27岁前,韦应物从来没有离开过长安,即便长安发生剧变。对他来说,长安是独一无二的,人生的起点在此,人生的绚烂在此,人生的灾祸在此,人生的转折也在此。

然而古代为官,迁徙比候鸟还频繁。他再度入仕后,便开启了全国各地奔波的历程。

公元763年秋,他从长安出发,向东,直奔洛阳。韦应物的洛阳仕途并不顺利。当时的洛阳饱受战乱,民不聊生,“比屋荡尽,士民皆衣纸”。他为官刚直,因惩办不法军士(整顿劫掠士兵)而遭到诉讼,便以病辞官,在此闲居几年。

他的每一次任职都短暂,出仕-闲居-再出仕-再闲居。

公元779年,韦应物被调往栎阳县令(今西安市临潼区),仅一个月,就因病辞职。除了健康原因外,自己的伯乐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黎干在年初时被赐死,加之三年前的丧妻之痛,让他心力交瘁。

此刻,他感到脱离官场趣味多多,还劝好友学己弃官,一副天真烂漫的任性和寻求世外之道的洒脱,在《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体现的淋漓尽致: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公元782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首次担任州郡长官,他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反复调研、考察。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来源:摄图网)

在任后第二年的惊蛰节,滁州城西的农人忙着春耕,他在一旁独自观察,不吭声、不扰民,把所见所闻所思写成《观田家》,为农民叫苦,为食俸禄者感到羞愧。

他一以贯之的“居官自省”,坚守了为仕者的良知。任上,滁州“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任内,他还更加忧愁时局,爱民怜民,《寄李儋元锡》就展现了诗人一派仁者气魄。

三年任职期满,他留在滁州闲居,只因“归无置锥地,家贫无旧业”。

公元788年秋,韦应物任苏州刺史(从三品),作为第三次担任州郡长官,他已能逐渐适应官场生活,经常与文人墨客在一起高谈阔论。

他任期满了之后,并没有得到新任命。由于他做官两袖清风,并没有什么积蓄,甚至连回长安等待朝廷任命的路费都凑不齐,只能留守苏州。

而这一住,就是永别,不久客死苏州。近在咫尺的杭州,他再也去不了了。

纵观韦应物的仕途生涯,他一生辗转多地,青年时,在长安,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大繁荣与大衰败;后又辗转洛阳、滁州、苏州,始终关心民生疾苦,造福一方。

他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所见所闻所思,汇结成一篇篇精彩的诗作。在韦应物笔下,山水田园诗风得以延续,以长安、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脉,以苏州为代表的长江文脉得到传承。韦应物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良知的坚守、对真理的执着。

·观山水: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安史之乱始,唐帝国一蹶不振。

经此战乱,韦应物把题诗作为人生的志趣和最高追求,造诣深厚,留给今人近600首佳作。

作为唐诗革新者,有学者指出韦应物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元稹之前的新乐府诗歌的先驱诗人之一,以含有兴讽意味的歌行体见长。《长安道》《行路难》《相逢行》《横塘行》《贵游行》《酒肆行》为其中代表之作。

作为好酒之人,从少年轻狂到晚年落魄,他不仅饮酒,而且在诗歌里大谈酒文化,《酒肆行》就是他逛长安酒肆的场景: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

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

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

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

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

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饮者知名不知味。

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醲味不移。

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韦应物的诗不仅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风貌,还为大唐的酿酒工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在韦应物生活的年代,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有款由多种粮食酿造的佳酿——“重碧酒”,不仅是戎州的官方指定用酒,更穿越崇山峻岭,遍布于长安的大小酒肆。

“重碧酒”因醇厚香浓颇受文人青睐,诗圣杜甫便留下了“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爱酒如斯的韦应物在长安居住时想必也尝过“重碧酒”,在酒兴酣畅时,挥毫留下了一首首传扬后世的诗歌。正如重碧酒,穿越千年时光,经久不衰,成为如今享誉海内外的“大国浓香”五粮液。诗魂与酒韵,在相伴相映中熠熠生辉,流淌在华夏文化的血液中。

作为山水田园诗代表,韦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自成一格,后人以“王(维)孟(浩然)韦柳(宗元)”并称。一首《滁州西涧》,写景如画,意味隽永,清峻秀朗,为山水诗的名篇,被后世称许: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作为五言诗作者中的佼佼者,其一半的诗作都是五言体,被称为“五言长城”。

白居易对此推崇有加,《与元九书》中指出:“其(韦应物)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五言诗,讲究一气流转,情文互生,耐人寻味,经久不衰,韦应物的《简卢陟》便是其一: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此刻,诗人身在淮南羁旅中,蹭蹬仕途。物转星移,近年来,“我有一瓢酒,足以慰平生”红极一时,抚慰了无数“996”人士的心灵。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韦诗中五言的佳作,恬淡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与陶诗“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出一辙,可相媲美。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来源:摄图网)

韦应物的诗歌宛若特写镜头,把灵动的景致、斑斓的色彩乃至微妙的声音都记录了下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漠漠帆米重,冥冥鸟去迟”……复原了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微妙动态。

韦诗自成一家,对前人有所继承、革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近代学者高海夫指出,韦应物的五言诗既有陶渊明的平易自然,又有谢灵运的藻饰、精练,更有汉魏古诗的质实真淳,王维孟浩然的含蓄淡远。

·修家风:

门当户对不偏废,唯有躬读价更高·

唐代,世家大族婚配,多重门第族望。韦氏一家,更注重诗书礼仪,躬读家风很好。

于妻,他永不为负。韦妻元苹,名门闺秀,16岁嫁韦家。她温柔娴淑,正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韦应物年少时多么顽劣跋扈、安史之乱后家里多么落魄潦倒,她总是默默在他身边守护。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来源:摄图网)

两人相守二十年,虽居无定所,但不离不弃,关键时候见真情。韦应物为官洛阳时,因处罚不法军士而受辱,眼看他大发雷霆,要撂挑子不干了,元苹厉声说道:“韦义博,你要干什么?要造反呐?”这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然而,元苹积劳成疾,去世时年仅36岁。

元苹去世后,韦应物就像丢了魂魄,悔恨自己没有给妻子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埋怨自己这些年让妻子一直寄宿在官舍,感慨自己不该把积蓄都花在喝酒、郊游上了……所有的不该都印证在他亲自撰写的墓志上,词句至今感人至深:

“……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

后来,韦应物的生活,一边无限思念夫人,留下多首怀念诗;一边“既当爹又当妈”,抚育三个儿女。

于女,他慈爱满眼。夫人去世,大女儿未成人,小女儿五岁,儿子不到周岁,韦应物后半生含辛茹苦。为女儿择婿时,门第、才学与德行并重,即便这样,他也一万个不放心。

大女儿嫁给杨凌,好家庭、好儿郎。杨氏为‘仁义之府’”,《新唐书 杨凭传》记载:“(杨凭)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送杨氏女》是他为大女儿出嫁而作,饱含为父的忧伤和不舍: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全诗120字,语言浅白平常,时过千年,读起来,仍感人至深。明代袁宏道指出,“读此诗,公慈爱满眼,可想可掬。”

【将进酒Bar】韦应物:从“浪子”到“诗人” 他的自救模式永不过时

(来源:摄图网)

于子,他督促躬读。韦庆复,韦应物之子,继承父志躬身读书,并博取功名,其墓志记载:“少孤终丧,家贫甚……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举进士及第。”

庆复夫人裴棣,出自河东(今山西)裴氏家族。生二子,长子早亡。她强忍失夫丧子之痛,日夜操劳,抚育幼子,考中进士,其人其品,与公婆元苹如出一辙。

韦应物开创的读书自救模式,在韦二代、韦三代均得到传承,乃至后人竞相模仿。在他那浪子回头与清廉敬业的人生中,蕴含着一代诗人对人生坚韧不拔、充满希冀的坚守。

执笔:张炳君

统筹:李耀威 闫梅

编辑:谢玥

监制:田欣鑫

将进酒Bar 爆文回顾

探寻漫漫岁月中那一壶老酒

一桌天南地北菜 吃出浓浓中国年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