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热播的《长安三万里》海报

    长安(西安)是千年古都,总计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大小十三朝在此建都。最近一部《长安三万里》,又将这座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带到了人们面前。唐代以前的西安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到统治者青睐,千年文化积累的西安堪称中华文明的聚集地。但这么个千年古都为何在唐代以后就衰落了?到了今天西安仍不是国家主流城市,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西安的衰落。

一、西安何以受十三朝青睐

    一个事物兴起的原因往往也是它衰落的原因,历史在一段时期赋予某些事物一定优势,一旦这些优势到期,历史就会将之收回,转赐他者,分析西安衰落的原因,我们就要先看看她有哪些优势。

    历史上,大小十三朝在西安建都,如果把小朝廷刨除,比如新朝短命,又是篡汉而得,可以将之忽略;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长安(西安),董卓死后,汉献帝又辗转至河南许昌;西晋五胡乱华,洛阳沦陷,晋怀帝被俘,司马邺在西安登基,是为西晋愍帝;前赵、后秦则是割据的十六国政权,根本就是军阀;前秦存在的时间太短,又只统一了北方;西魏实际被掌握在宇文氏手里,西魏、北周实为一家,但北周不久又被外戚杨坚所夺。所以刨除以上小朝廷后,真正在西安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只有秦、西汉、隋、唐。而秦汉、隋唐又是前后相承关系,汉唐都是在前代短命王朝的废墟上建立的盛世。那么汉唐为什么选择在西安这个内地城市建都呢?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长安

    首先,对汉唐这种都是经历长期战乱才建立的穷朝廷来说,西安都算是古都,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建设,城市规划完备,城防体系、城市设施、皇宫宫殿基本完整,基本可以拿来就用,能减少开支。

    第二,汉唐时期的陕西可不是今天的黄土高原,而是森林植被茂密!西安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能承担庞大的人口负担。而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安成为西北商业重镇,因此市镇商业繁荣。异国异地文明在此交流,文化极其发达。

    第三,古代交通通讯不便,面对蛮族入侵,皇帝为了有快速反应能力,一般

都将首都放在离边境不算远的交通要道上。这是因为,一般天子所在地防护严密,京师周边驻军极多。而汉唐最大的威胁都是北方草原民族,为了快速组织力量应对边患,所以首都选在了交通要冲西安。

    以上是西安被选为都城的条件,可一旦这些条件出现变动,西安的地位必然被撼动。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匈奴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天气因素对朝代的变迁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代以前,中国内地气温尚算温和,河南曾产大象。还有唐玄宗和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很长时间里都以为是唐玄宗浪费民力,从广东往西安以千里马的速度快递荔枝,但这是拿今天的常识看千年前的唐代。其实唐代四川就产荔枝,杨贵妃的荔枝实际来自四川。唐代以前西安类似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比今天高一度,降水也较今天多。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杨贵妃

但唐代以后上述自然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气温下降和旱灾频发。进入唐中期以后,西安温度下降,气候转变为凉干,至明清转变成冷干。气温下降会导致粮种的品质下降,会导致减产;而因气温下降牵扯出的旱灾和冻灾问题又直接导致了粮荒。旱灾在隋唐的西安就已经频发,比如隋朝经常出现因西安粮荒而天子东行洛阳“就食”(要饭)的事;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发生了“春早无苗,至于八月,早甚,瀚沪将竭,井皆无水”的严重旱灾;南宋时期,西安发生了“五谷焦枯,四水皆竭”的事。冻灾在明清最为明显。明朝存在276年,其中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特大冻灾发生了12次;清朝1644入关到1912年灭亡,共存在了268年,关中冻灾多达54次。

第二,交通不便。这里的交通不便是经济上的考虑,而非战略上的考虑。从战略上讲,西安控制西北、监视草原;八百里秦川,东面有崤函之固,南面是武关,易守难攻,秦汉都是因此统一了天下,北周也是从此攻灭北齐的,调兵运兵自然方便。但险要的地势反过来说极其不利于外人进入,自东南向关中运送物资是极其困难的。隋文帝时就修了一小段由西安到洛阳的运河,称“广通渠”,但运量有限,作用不大。加上丝绸之路式微,西安的商业地位也产生动摇。加上人口快速繁衍,至唐代,西安人口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唐代出现了更著名的“逐粮天子”(也是去洛阳要饭),武则天更是直接迁都洛阳。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第三,地震频发。西安不是安稳之地,虽然虎踞龙盘,但也是常有地震。自东汉的公元25年起至1911年,关中地震发生了101次,其中西安63次,仅唐代的西安地震就有50次!因地震引发的附加灾害,什么泥石流、瘟疫、山崩接踵而至。地震太多也是唐代以后西安衰落的直接原因!

三、人祸

    如果说天灾不可避免,那么人祸又加剧了天灾。

    首先是战争灾难。因为西安一直是首都,反对势力为了灭亡敌对势力都以打下对方的都城为第一目标,因此自秦以来西安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秦末有项羽火烧阿房。王莽新朝的农民起义也打下过西安。五胡乱华时期,西安被五胡轮番洗劫。隋末,李渊和突厥始毕可汗约定打下西安,“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晚唐,西安遭到了7次大规模洗劫,最著名的就是904年的朱温“强拆”。据说当年朱温在撤出西安之前,将西安所有居民房屋全部拆毁,自此西安彻底衰落,“长安自此遂坵墟”。五代时期,西安也是北方各势力争夺的焦点。至两宋,宋朝和西夏、西夏和金朝、宋朝和金朝,在陕西都展开过多次大规模交战。元末,元朝军阀内部,以及元朝残余势力和明军,也都以西安为核心在陕西交战。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随着中国商业的发展,唐代以后,北人南迁完成,江南成了中国的粮仓、经济重心,此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江南是重镇,地处内陆的西安本就没有这些优势,加上多次战争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基础,这使得后人也不愿再来西安建都。

其次就是西安环境破坏。这个环境破坏分两种。一是战争破坏,打仗嘛,一定会破坏当地生态。此外就是西安居民的生活性破坏,随着西安居民的扩张,西安土地不足以养活庞大的人口,“唐都长安……其地尚狭,不足以给京师”,西安人为了生存就要伐木开地、竭泽而渔,以供给生活物资。这种生态破坏反过来又加剧了自然灾害。

最终天灾、人祸合流,使得古都西安彻底衰落。因此自五代起再也没有大一统的政权在西安建都。

长安三万里解读:十三朝古都长安为何衰落了?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唐人

文史君说

    西安是传统文明的象征,她培养了许多王朝,是中华文明的集合地。强汉盛唐皆因西安而崛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洋对一个国家更加重要,因此身处内地的西安地位更加尴尬。不过应该肯定的是,西安战略地位的衰降,丝毫不影响她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李燕:《古代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于都市迁移发展的影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年第1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