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文科”视野下,专家在宁探讨设计学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方彦蘅 记者 舒越)曾几何时,“乡愁”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乡愁和乡建是一对互为矛盾的命题吗?近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优秀结题成果《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新书发布会暨设计学介入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

“新文科”视野下,专家在宁探讨设计学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现场

该书作者汪瑞霞是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院长。“我出生于江南,成长于江南,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汪瑞霞说。由于工作性质和范畴,她曾长期对江南地区的许多乡镇进行过调研和考察。“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乡村就应该保持原始状态,拒绝一切现代化元素的侵入,但与此同时,我们自己却在城市中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红利。”经过长期的调研、走访,汪瑞霞认为,“乡愁”与“乡建”是可以融合共生、互惠互利的。

“新文科”视野下,专家在宁探讨设计学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汪瑞霞

在她的研究中,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提出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日前,该研究以“优秀”等级顺利结项,并将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为《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该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全面实施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发布会上,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表示,汪瑞霞教授的最新力作正是学校多个特色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下结出的硕果,以着眼现实的理论思考、开放的研究视野,体现了南林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结项242个,获得“优秀”等级的仅有9个项目,汪瑞霞教授的优秀等级来之不易。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邱邑洪指出,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宣传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当下设计学领域对乡村振兴这一热点话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并进的思考,不仅拓展了“新文科”视野下的设计学科发展思路,更对设计学赋能乡村振兴,建构美丽中国的国家顶层设计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对于当下国家战略与智库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