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的最大规模攻坚战,白刃肉搏,日军被全部刺翻

在裕华攻坚前线,部队一边休息,一边召开“诸葛亮会”,研究进攻方案:裕华日军碉堡采用的是钢筋水泥结构,仅靠机枪、步枪、单个手榴弹无法摧毁,只有集束手榴弹才有可能奏效,而集束手榴弹又怎样才能投到碉堡里去呢?

针对提出的问题,有人说既然敌人可以放催泪弹,我们为什么不能也放一放“烟幕弹”,蒙住他们的眼睛,让鬼子的机枪发挥不了作用?受此启发,部队领导经过反复考虑,决定采用火攻:将敌外围障碍物铁丝网、鹿砦予以烧毁,扫除通往碉堡的障碍;利用烟雾遮住敌人的视线;将棉絮缠在竹签或手榴弹柄上,浇上火油,这样把竹签和手榴弹扔到哪里,火就可以烧到哪里。

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的最大规模攻坚战,白刃肉搏,日军被全部刺翻

随后又有人提出了使用“土坦克”的建议,即将用水浇湿的棉被蒙在方桌上,使敌人子弹难以打穿,然后再将方桌放在独轮车上,携带集束手榴弹的突击队员可以推着独轮车,用头顶着方桌前进。指挥部对此建议,也予以了吸收,并安排人员立即进行准备。

等到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已经到了深夜时分。此时对大中集据点的攻击正在激烈进行中,四团一营及特务连从北门、东门进攻,六团一营从南门进攻,分别消灭了外围的伪军,只剩下日军据点尚未攻下,但已足够保证裕华攻坚战无后顾之忧。

17日凌晨,四团团长刘别生下达对裕华的总攻命令,信号弹腾空而起。一个个带着棉絮和煤油的竹签、手榴弹迅即飞向敌堡,顷刻之间,据点范围内的鹿砦、房屋等易燃物都着了火,面对烟雾火海,堡内日军慌作一团。

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的最大规模攻坚战,白刃肉搏,日军被全部刺翻

日军除主碉堡外,还修筑了暗堡,三排长徐德胜顶着“土坦克”冲向暗堡,接近暗堡后,毅然拉响绑在身上的九颗手榴弹,将暗堡予以炸毁。同一时间,六名勇士顶着三个“土坦克”冲向主堡,冲锋途中,两个“土坦克”被击毁,“土坦克”后的四人牺牲,剩下的两人顶着最后一个“土坦克”,一直冲到了主堡前。他们一前一后,都像徐德胜一样拉响了绑在身上的集束手榴弹,前者炸开了主堡的大门,后者趁机钻进敌堡,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巨响声中,日军的机枪也成了哑巴,大部队在喊杀声中涌向敌堡,堡内未被炸死的日军嚎叫着冲出来,与新四军展开白刃战,之后他们被全部刺翻在地。

打扫战场时,主堡前已经全是横七竖八、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刘别生下令对敌尸一个一个进行清检,结果,查出五个没死的日本兵,其中两个重伤,两个轻伤,还有一个是纯粹装死的。五人被查出后都死也不肯投降,一边喊叫一边又踢又咬,无奈之下,大家只好将他们绑在门板上抬走。

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的最大规模攻坚战,白刃肉搏,日军被全部刺翻

裕华攻坚战(包括打援、攻打大中集)是新四军自苏南来到苏北后打得最为艰苦的一次攻坚战,同时也是新四军于本年度在苏北所打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此战不计伪军,共消灭日军六十余人,俘虏七人,另缴获重机枪三挺、轻机枪八挺,掷弹筒四枚,步、短枪四百余支,子弹三万多发,轮、拖船各一艘。无论歼、俘敌军人数,还是缴获武器数量,就当时的苏北抗日战场而言,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战绩,陈毅闻报后非常高兴,特地给部队发来了嘉奖电。

拔除裕华敌据点,不仅使得苏北、苏中两大根据地重新连在一起,而且对盐城之敌形成威慑。盐城是敌人的中心占领区,南浦为此不得不将“扫荡”苏中的兵力撤回北调,用以维持盐城的守备。

1941年8月下旬,日军对苏北和苏中的夏季“扫荡”始告结束,日伪军陆续撤回原防,但由于苏北水网地带已被敌人所控制,新四军军部又经常处于游击状态,无稳定的根据地核心区域作掩护,故而新四军在苏北的活动仍甚为困难,环境也越来越恶劣。

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的最大规模攻坚战,白刃肉搏,日军被全部刺翻

新四军之裕华战役(4)连载,剧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