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1941年在蘇北的最大規模攻堅戰,白刃肉搏,日軍被全部刺翻

在裕華攻堅前線,部隊一邊休息,一邊召開“諸葛亮會”,研究進攻方案:裕華日軍碉堡采用的是鋼筋水泥結構,僅靠機槍、步槍、單個手榴彈無法摧毀,隻有集束手榴彈才有可能奏效,而集束手榴彈又怎樣才能投到碉堡裡去呢?

針對提出的問題,有人說既然敵人可以放催淚彈,我們為什麼不能也放一放“煙幕彈”,蒙住他們的眼睛,讓鬼子的機槍發揮不了作用?受此啟發,部隊上司經過反複考慮,決定采用火攻:将敵外圍障礙物鐵絲網、鹿砦予以燒毀,掃除通往碉堡的障礙;利用煙霧遮住敵人的視線;将棉絮纏在竹簽或手榴彈柄上,澆上火油,這樣把竹簽和手榴彈扔到哪裡,火就可以燒到哪裡。

新四軍1941年在蘇北的最大規模攻堅戰,白刃肉搏,日軍被全部刺翻

随後又有人提出了使用“土坦克”的建議,即将用水澆濕的棉被蒙在方桌上,使敵人子彈難以打穿,然後再将方桌放在獨輪車上,攜帶集束手榴彈的突擊隊員可以推着獨輪車,用頭頂着方桌前進。指揮部對此建議,也予以了吸收,并安排人員立即進行準備。

等到準備工作全部做好,已經到了深夜時分。此時對大中集據點的攻擊正在激烈進行中,四團一營及特務連從北門、東門進攻,六團一營從南門進攻,分别消滅了外圍的僞軍,隻剩下日軍據點尚未攻下,但已足夠保證裕華攻堅戰無後顧之憂。

17日淩晨,四團團長劉别生下達對裕華的總攻指令,信号彈騰空而起。一個個帶着棉絮和煤油的竹簽、手榴彈迅即飛向敵堡,頃刻之間,據點範圍内的鹿砦、房屋等易燃物都着了火,面對煙霧火海,堡内日軍慌作一團。

新四軍1941年在蘇北的最大規模攻堅戰,白刃肉搏,日軍被全部刺翻

日軍除主碉堡外,還修築了暗堡,三排長徐德勝頂着“土坦克”沖向暗堡,接近暗堡後,毅然拉響綁在身上的九顆手榴彈,将暗堡予以炸毀。同一時間,六名勇士頂着三個“土坦克”沖向主堡,沖鋒途中,兩個“土坦克”被擊毀,“土坦克”後的四人犧牲,剩下的兩人頂着最後一個“土坦克”,一直沖到了主堡前。他們一前一後,都像徐德勝一樣拉響了綁在身上的集束手榴彈,前者炸開了主堡的大門,後者趁機鑽進敵堡,與敵人同歸于盡。

在巨響聲中,日軍的機槍也成了啞巴,大部隊在喊殺聲中湧向敵堡,堡内未被炸死的日軍嚎叫着沖出來,與新四軍展開白刃戰,之後他們被全部刺翻在地。

打掃戰場時,主堡前已經全是橫七豎八、血肉模糊的日軍屍體。劉别生下令對敵屍一個一個進行清檢,結果,查出五個沒死的日本兵,其中兩個重傷,兩個輕傷,還有一個是純粹裝死的。五人被查出後都死也不肯投降,一邊喊叫一邊又踢又咬,無奈之下,大家隻好将他們綁在門闆上擡走。

新四軍1941年在蘇北的最大規模攻堅戰,白刃肉搏,日軍被全部刺翻

裕華攻堅戰(包括打援、攻打大中集)是新四軍自蘇南來到蘇北後打得最為艱苦的一次攻堅戰,同時也是新四軍于本年度在蘇北所打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堅戰。此戰不計僞軍,共消滅日軍六十餘人,俘虜七人,另繳獲重機槍三挺、輕機槍八挺,擲彈筒四枚,步、短槍四百餘支,子彈三萬多發,輪、拖船各一艘。無論殲、俘敵軍人數,還是繳獲武器數量,就當時的蘇北抗日戰場而言,都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戰績,陳毅聞報後非常高興,特地給部隊發來了嘉獎電。

拔除裕華敵據點,不僅使得蘇北、蘇中兩大根據地重新連在一起,而且對鹽城之敵形成威懾。鹽城是敵人的中心占領區,南浦為此不得不将“掃蕩”蘇中的兵力撤回北調,用以維持鹽城的守備。

1941年8月下旬,日軍對蘇北和蘇中的夏季“掃蕩”始告結束,日僞軍陸續撤回原防,但由于蘇北水網地帶已被敵人所控制,新四軍軍部又經常處于遊擊狀态,無穩定的根據地核心區域作掩護,故而新四軍在蘇北的活動仍甚為困難,環境也越來越惡劣。

新四軍1941年在蘇北的最大規模攻堅戰,白刃肉搏,日軍被全部刺翻

新四軍之裕華戰役(4)連載,劇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