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袁世凯作为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人物。其不仅开启北洋军阀执政的时代,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更是威逼清帝退位的乱臣贼子,堪称一个多面性的人物。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其发家史却是在朝鲜半岛,才有以后的晋升之机,因而又因政治投机到位,才有后来权力的第一人。而在其没有发迹前,为何能够执掌朝鲜大权12年之久,成为名副其实的“太上皇”。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一、朝鲜政党内斗契机

袁世凯真正能够的投身军旅,还是在于叔父吴长庆的原因。而当时其担任广东水师作战处参谋。当时朝鲜政权正经历严重的内部争斗,双方形成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派集团,以及以闵妃集团为首的亲中派。

而这其中还是因为当时的朝鲜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没有执政权。导致权力下放到,自己的父亲与妻子之手。而他们二人之争,就是王位最高的领导权。为此双方不惜由文斗,转化为武斗。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朝鲜党争的历史,一直都存在。即使到灭亡时期,也不曾停止。而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争夺的问题,两方的问题就是守旧与新派之间的权力交接。作为权力斗争失败者的大院君,不甘心权力丢失,而开始铤而走险,借助外力清剿政敌。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而闵妃集团是后党势力,也是外戚集团的代言人,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当时她是代表朝鲜国王的名义,具有正统性,受清廷的认可。结果虽然赢得文斗的胜利,却没想到大院君竟然叛国,借助日本的力量,暗中发动兵变。

而闵妃集团却没有意识到这问题,导致事变后,权力被大院君势力夺回。虽然是武力兵变,但由于背后日本的支持,也不怕宗主国清朝的责难。而闵妃当时是乔装打扮出逃,进而向宗主国求援。这就是壬午之乱的由来,是父亲与儿媳的争斗。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当时朝鲜事变突然,清廷陆军支援已难以快速平叛动乱。唯有水师能够及时介入,为此朝廷调令广东水师入朝戡乱。而吴长庆就派自己的侄子袁世凯,作为入朝第一支军队的负责人。

经过了解实际情况后,为了暂时稳住局面,先是坚定闵妃势力的战斗意志,稳定内部势力。其后则是安抚大院君叛乱的势力,当一切都以暂时后,在突然发难。最终快速出其不意地解决问题。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闵妃正统势力,重新执掌政权。而为了能够稳定局势,闵妃把编练新军的管制权交于袁世凯。既是一种政治投靠,又是一种变相的武力依托。也就是闵妃集团怕局势不稳,而自己势力已经被兵变虚弱。为防止旧党复辟,以及日本人干涉,而把这一问题交给袁世凯处理。使其成为实质上的皇帝,独断朝鲜事务。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二、背后势力支持

如果光有平乱之功,那也不能因此而执政12年时间。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因为其自身体系的原因,那就是淮系利益集团的支撑。当时李鸿章的淮系军队,已经撑起晚清的大半个国防线。

而辽东地区就是防御圈范围,朝鲜半岛的安危问题,影响到淮军的辽东安危问题。朝鲜半岛是中日之间的缓冲区,日军的侵略野心,通过这次的政变就能看出。为了安稳朝鲜局势,唯有自己的人在此坐镇,及时预警不利情况出现。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袁世凯是淮系正统核心将领吴长庆的子侄,是自己的可靠力量。且当时能够处理好,壬午之乱的动乱情况,稳定局势。减少日军的干涉,减轻淮军压力。自身能力已经足够摆平朝鲜问题,自然极力支持。

三、朝廷需要平衡人

而朝廷为了不想投入太大的力量,又没有过度重视这一关键问题。既然袁世凯能够稳定局势,而朝鲜又请求中央支持。也就顺其自然,封袁世凯为朝鲜总督,全权处理朝鲜事务。既不花费精力,又能减少争端。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四、个人的自身应对能力

再有就是袁世凯的个人能力,对于局势的把握度,是他最成功的地方。朝鲜这次的事件,通过把握大院君的心理,利用其弱点,轻易下鸿门宴。让放松警惕的大院君轻易中计,被押往津门。

而当时的袁世凯并不占优势,兵力与叛军相当。而日军又虎视眈眈,想要介入牟利。可是就在谁都认为袁世凯成为现状,而放松警惕时,突然下手。导致日军难以干涉,就已经平定争端,而日本人被摆了一道。不得不说很高明。

袁世凯凭借什么,在朝鲜当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结语:正是因为袁世凯个人能力强,且当时闵妃集团需要他的武力支持,以及淮军势力的平衡,还有清廷需要人能够稳定局势,又有日本人的威胁存在。袁世凯才能够最终成为朝鲜的“太上皇”,也是危机压力下的各方政治平衡与妥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