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和意大利联手抗击疫情,其实在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段合作

近来,随着中国医疗团在意大利为祖国收获无尽感激和赞誉,中意友谊也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今天就来借这个热点,和大家谈谈抗战时期一段被人忽视的“中意合作”。

长期以来,大家对意大利的军事印象并不是很好,这主要是由于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战五渣”的缘故。

不过,凡事都有另外一些值得关注的不同层面和细节,值得今人细细品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全方位地深入理解历史真相。

中国和意大利联手抗击疫情,其实在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段合作

一战之后,意大利和德国这两个昔日的列强国家,也品尝到了被人鱼肉凌辱的滋味,国内民族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势力抬头,意大利强人墨索里尼率先创建了世界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在法西斯主义还没有全面露出它的凶恶嘴脸之前,这种势力还是以它的“强悍、有力、高效”,赢得世界上许多苦苦寻求独立和强盛之路的国家民族的“好感和向往”,中国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蒋介石就非常欣赏墨索里尼,所以,当时的民国政府第一个学习的对象,正是墨索里尼政权。蒋介石为此还不断派出使团前往意大利“取经”,之后也在国内成立了各种法西斯机构,军统的前身“蓝衣社”,就是其中一个硕果。

意大利军队虽然在二战中出尽了洋相,但奉行扩军备战的意大利法西斯,还是建立起了强大的军工,所以意大利的武器是中国最早热衷购买的。

早在军阀混战时期,张作霖就买过不少意大利武器,下到步枪、机枪,上到意大利的坦克。张作霖买的主要是小巧玲珑的意大利菲亚特3000轻型坦克,虽然看上去就像成人版的“碰碰车”,但还是能唬住不少落后的军阀。

中国和意大利联手抗击疫情,其实在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段合作

蒋介石则购买得更加全面,不仅买了一批同样“小巧玲珑”的CV35型轻型坦克,还买了民国最稀缺的战机:意大利双翼CR32型战机。

除了武器,意大利还曾经在洛阳开办过一家“中意合资”的飞机制造厂和空军培训学校。只不过,意大利人天性太散漫,不靠谱,生产的飞机质量非常差,学员技术也极低,所以飞行事故不断,以至于同时期来中国找机会的陈纳德看不下去了,讥讽意大利不是在“帮”中国空军,而是在“毁”中国空军。

民国政府一看的确不是事儿,就停掉了这个飞机制造厂和飞行学校,转而听从陈纳德的主张,从美国高薪招募飞行员。

意大利的飞机坦克虽然不受待见,但意大利的步兵武器还是为他们挽回了一点脸面,其中最出色的就是著名的“意大利炮”。

一提起“意大利炮”,中国人都会发出“会意”的笑声,抗战名剧《亮剑》中李云龙为攻打日军的平安城,急得大喊:“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观众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中国和意大利联手抗击疫情,其实在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段合作

其实,“意大利炮”还真不是《亮剑》的编剧无中生有的台词,在抗战时期,中国还真的有过一批非常神奇的意大利火炮,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战绩。

在抗战早期,民国政府曾经从意大利购买过好几种火炮,其中有射速极高的意大利20毫米防空机炮,打下过不少日寇的飞机。当然,最符合李云龙口中“意大利炮”特征的,还要数兼具打坦克和摧毁防御工事双重功能的意大利M1935战防炮。

这种火炮其实早在一战时期就非常有名,是奥匈帝国军队的一款47毫米的平射炮,打碉堡、打坦克都很在行,所以一战后意大利获得了它的生产线,这种火炮就成了意大利的专有火炮。

中国和意大利联手抗击疫情,其实在抗战时期,就有过一段合作

随着欧洲坦克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以反坦克为主的火炮,在欧洲本土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到了中国却仍然能打遍天下,当时日寇的所有型号的坦克(包括所谓的“重型坦克”),统统不敌这款火炮,一炮就能击穿!所以,民国政府买了一批,优先配给精锐部队,比如第23军的58师。

1938年武汉会做期间,58师驻守安徽乌沙闸江面,日军不仅派出飞机轰炸,而且数艘日本炮舰也开到江面上,轰击中国守军。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这时,振奋人心的一幕出现了:两个身负重伤的战士,面对日寇的炮舰,竟然拉出一门小小的M1935战防炮,不断操炮还击,硬是用这门打坦克的小炮,击伤了好几艘日军炮舰!

这两个普通的中国炮兵,也因此获得了大名鼎鼎的“青天白日勋章”。其实,这份功劳也应该算在那门意大利炮身上一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