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袁世凱作為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成為曆史上重要的一個人物。其不僅開啟北洋軍閥執政的時代,也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更是威逼清帝退位的亂臣賊子,堪稱一個多面性的人物。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其發家史卻是在北韓半島,才有以後的晉升之機,因而又因政治投機到位,才有後來權力的第一人。而在其沒有發迹前,為何能夠執掌北韓大權12年之久,成為名副其實的“太上皇”。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一、北韓政黨内鬥契機

袁世凱真正能夠的投身軍旅,還是在于叔父吳長慶的原因。而當時其擔任廣東水師作戰處參謀。當時北韓政權正經曆嚴重的内部争鬥,雙方形成以大院君為首的親日派集團,以及以闵妃集團為首的親中派。

而這其中還是因為當時的北韓國王,隻是名義上的君主,沒有執政權。導緻權力下放到,自己的父親與妻子之手。而他們二人之争,就是王位最高的上司權。為此雙方不惜由文鬥,轉化為武鬥。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北韓黨争的曆史,一直都存在。即使到滅亡時期,也不曾停止。而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争奪的問題,兩方的問題就是守舊與新派之間的權力交接。作為權力鬥争失敗者的大院君,不甘心權力丢失,而開始铤而走險,借助外力清剿政敵。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而闵妃集團是後黨勢力,也是外戚集團的代言人,想要擷取更大的利益。而當時她是代表北韓國王的名義,具有正統性,受清廷的認可。結果雖然赢得文鬥的勝利,卻沒想到大院君竟然叛國,借助日本的力量,暗中發動兵變。

而闵妃集團卻沒有意識到這問題,導緻事變後,權力被大院君勢力奪回。雖然是武力兵變,但由于背後日本的支援,也不怕宗主國清朝的責難。而闵妃當時是喬裝打扮出逃,進而向宗主國求援。這就是壬午之亂的由來,是父親與兒媳的争鬥。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當時北韓事變突然,清廷陸軍支援已難以快速平叛動亂。唯有水師能夠及時介入,為此朝廷調令廣東水師入朝戡亂。而吳長慶就派自己的侄子袁世凱,作為入朝第一支軍隊的負責人。

經過了解實際情況後,為了暫時穩住局面,先是堅定闵妃勢力的戰鬥意志,穩定内部勢力。其後則是安撫大院君叛亂的勢力,當一切都以暫時後,在突然發難。最終快速出其不意地解決問題。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闵妃正統勢力,重新執掌政權。而為了能夠穩定局勢,闵妃把編練新軍的管制權交于袁世凱。既是一種政治投靠,又是一種變相的武力依托。也就是闵妃集團怕局勢不穩,而自己勢力已經被兵變虛弱。為防止舊黨複辟,以及日本人幹涉,而把這一問題交給袁世凱處理。使其成為實質上的皇帝,獨斷北韓事務。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二、背後勢力支援

如果光有平亂之功,那也不能是以而執政12年時間。這一問題的關鍵還是因為其自身體系的原因,那就是淮系利益集團的支撐。當時李鴻章的淮系軍隊,已經撐起晚清的大半個國防線。

而遼東地區就是防禦圈範圍,北韓半島的安危問題,影響到淮軍的遼東安危問題。北韓半島是中日之間的緩沖區,日軍的侵略野心,通過這次的政變就能看出。為了安穩北韓局勢,唯有自己的人在此坐鎮,及時預警不利情況出現。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袁世凱是淮系正統核心将領吳長慶的子侄,是自己的可靠力量。且當時能夠處理好,壬午之亂的動亂情況,穩定局勢。減少日軍的幹涉,減輕淮軍壓力。自身能力已經足夠擺平北韓問題,自然極力支援。

三、朝廷需要平衡人

而朝廷為了不想投入太大的力量,又沒有過度重視這一關鍵問題。既然袁世凱能夠穩定局勢,而北韓又請求中央支援。也就順其自然,封袁世凱為北韓總督,全權處理北韓事務。既不花費精力,又能減少争端。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四、個人的自身應對能力

再有就是袁世凱的個人能力,對于局勢的把握度,是他最成功的地方。北韓這次的事件,通過把握大院君的心理,利用其弱點,輕易下鴻門宴。讓放松警惕的大院君輕易中計,被押往津門。

而當時的袁世凱并不占優勢,兵力與叛軍相當。而日軍又虎視眈眈,想要介入牟利。可是就在誰都認為袁世凱成為現狀,而放松警惕時,突然下手。導緻日軍難以幹涉,就已經平定争端,而日本人被擺了一道。不得不說很高明。

袁世凱憑借什麼,在北韓當了足足12年的“太上皇”

結語:正是因為袁世凱個人能力強,且當時闵妃集團需要他的武力支援,以及淮軍勢力的平衡,還有清廷需要人能夠穩定局勢,又有日本人的威脅存在。袁世凱才能夠最終成為北韓的“太上皇”,也是危機壓力下的各方政治平衡與妥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