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又是被氣笑的一天!
某些國家的人真的是把“無理取鬧”當成理所應當,不僅死不認賬還倒打一耙???

最近咱家冰墩墩不是一躍成頂流了嗎,就連他們自家媒體也開始進行報道:
果然,立馬就有人評論:
“白給都不要!我們這裡有更可愛的熊貓玩偶!”
而且越來越離譜的是:
“熊貓是我們國家1997年養的傳統動物!”
蚩尤:我當年騎的啥來着?
盼盼:1997年,我7歲了!
提醒一句,你們那兒的熊貓都是從中國租的,記得到期要還嗷~
就連十二生肖、旗袍,在他們口中也變成了:
“南韓非遺文化:十二指神”(PS:上面的漢字你們認識嗎?)
圖檔源于網絡
“南韓傳統服裝”
旗袍&十二生肖:晦氣!
有人指出來之後,他們還倒打一耙表示:
說旗袍是你們的就是你們的了?那越南的衣服也是你們的喽?貪婪!
羊隻想用錢老爺子的話回複
小夥伴應該知道,羊說的就是南韓。
畢竟南韓對中國文化“不問自取、占為己有”的行為,是存在許久的大問題。
PS:除了中國,日本也存在這方面的困擾。
是以隻要南韓和哪個國家杠上了,他們也會瞬間變成小櫻花來幫着怼南韓...
可南韓做出這種文化“偷竊+明搶”的行為後,自己非但不感到羞愧外,反倒還覺得驕傲,甚至認為其他國家的文化本身就是他們的...
原因到底是什麼?
羊今天就有理有據,盡量理智客觀、不帶偏見的來分析一下。(除非忍不住)
委屈求全太久,渴望強大
通過“幻想”進行“在野史學”研究
說個前提,大家都了解,在占地面積方面:
1韓=1/14東北=1/16新疆
古早時期,北韓位于中國東北門戶處,占地面積小、地勢狹窄、資源不豐富、人也不多。
是以從漢到元政權都依附于中原王朝,不是當藩屬國,就是直接被納入中國的版圖。
雖然期間有過動蕩,這片地區出現了對立的高句麗(高句麗≠高麗,是生活在中國東北至北韓半島地區的古代民族)、百濟、新羅三股政權。
其中高句麗的領土一度被擴大到北起吉林,南到三八線附近。
PS:是以現代不少南韓學者認為,高句麗就是高麗或南韓的先祖,是以中國應該把東北還給南韓。
但在唐朝時期,唐軍直接滅了領土面積最大的高句麗,并把被高句麗擴張占領的部分中原王朝國土收了回來。
而日本的野心是一直外露的,因為生活在島上,自古就一直有很大的危機感,總想來内陸,是以就把目光放在了面積大、安全的中原。
但他們想占領内陸就必須先打北韓。
以前好說,可到了甲午中日戰争失敗後,清政府别說幫北韓了,自己都自顧不暇。
是以日本逐漸占領北韓半島,對北韓半島開展了殖民統治,北韓人民也受到了日本的民族歧視打壓&洗腦。
與此同時,他們産生了極強且偏激的“民族自尊心”,不承認自己弱、渴望強大、受别人認可。
是以以申采浩為首的部分學者,就開始研究起了“在野史學”。(本質就是把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評書演義與真實的曆史混到一起)
這個學術觀點于北韓半島分為兩個國家後,在崇尚資本的南韓愈演愈烈,畢竟實在是太燃了,期望強大的南韓人根本拒絕不了!
羊給你們扒拉了點網友翻譯後的“在野史學”的觀點,大家看看就懂了
在檀君北韓之前(檀君也是個傳說中的生物,本體是熊),南韓還最早建立了國家“倍達國”和“桓雄國”。
早期的高句麗擁有中國華北地區,而百濟則擁有日本與中國東部沿海一帶。
是以,中國、日本都是古北韓帝國後裔,南韓人才是最早的亞洲霸主!
但因為這兩個國家後來被中日兩國聯手侵占(中日友好靠南韓的一張嘴???)。
并且把它們存在過的曆史文明痕迹也毀了,是以“本應存在1萬年曆史”的南韓,如今才顯得沒有文化底蘊...
是以,中日的文化是屬于南韓的,他們必須要拿回來...
雖然官方并沒有承認過“在野史學”中的觀點,但由于拒絕不了這種“宇宙起源”的洗腦包,是以民間對這個學派觀點的認可度逐漸提高。
是以看到以下言論,羊...隻想笑。
因為過度的民族主義産生,是以南韓人認為的自家除了擁有深厚底蘊的曆史&文化外,還期望污點清零。
像是轟動一時的南韓N号房事件,在南韓知名漫畫家筆下,加害者成了中國人,必須要把黑的洗成白的。
不過南韓也不是沒有正常人,但大家都懂得,正常人是吵不過XX。
像是由一衆專業的南韓曆史學家參與、經曆8年時間完成的《東北亞曆史地圖》。
就被李德一等南韓在野史學者扣上了“反韓”的帽子,理由是:
照搬了日本帝國主義學說和中國主張。
并且部分政府人員也認同在野史學家們的觀點,以至于它至今還沒能出版...
不僅如此,其他的正統史學也逐漸在被在野史學歪曲、打壓。
南韓正統史學者奇庚良,看到這一現象也分析了未來南韓可能出現的問題:
“南韓會成為國際笑柄,将會極大損傷國際學界對南韓史學界學術水準的評價。”
吃到“拿來主義”的甜頭
當然啦,單一的學術界“觀點”也不至于讓所有南韓人認可。
是以,南韓如今通過“拿來主義”可得到的利益&能夠滿足的自尊心,同樣也是重點。
而這一行為也是從古代就有了。
像是早在唐朝時期,北韓半島的新羅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政策。
新羅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在後期統一了北韓半島。
是以他們就把這些學到的、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進行改良,記錄成自家研究出來的。
發展到近現代,他們更是有了一套流程:
-利用拿來+結合後的流行文化提高本國文化輸出,使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提高國際認知度。
-拿來他國曆史文化後,再通過較高的國際認知度+搭配文化輸出,進行申遺,增加自己國家的底蘊和曆史、學術界地位。
先來說說第一方面。
大家都知道,南韓主要的文化輸出主力就是idol&k-pop。
而南韓早期的偶像文化其實就借鑒了日本的偶像文化,但南韓選擇的并非長時間養成系偶像模式,而是把時間進行縮短的練習生、選拔模式。
再結合上源于歐美流行的音樂形式,搭配南韓的“顔值主義”基操,填補了亞洲偶像文化青黃不接的時間段,是以發展速度那叫一個快。
而第二點的話,再給大家舉個例子:
南韓前段時間說的“幻想東洋風”,原本解釋的意思是,這種風格結合了中日韓古代文化、藝術。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有啥南韓文化藝術???
接着就開始利用了南韓偶像文化輸出優勢。
讓其他國家對“利于南韓混淆文化”的“東洋風”提升認可度
到了現在,因為“東洋風”标簽在國外影響力大了。
是以他們直接否認了從自家說出的“東洋風”,又一次改口稱它為“南韓風”
像是漢服也同樣,他們不光會把自家韓服和漢服進行拼接,也會讓韓劇裡的韓服逐漸向漢服靠攏。
加上南韓曆史極短,南韓人對他們的古代文化産物并沒有“尊重”意識,這種“改良”後的韓服更有美感,南韓人不會抵觸的同時還會加大宣傳&認可度。
宣傳得多了,外國人也就會逐漸存在“漢服=南韓”的概念。
到了一定時間,他們再以韓服的名稱對“漢服形式的韓服”申遺,成功幾率就會很大。
大家也别不信,畢竟他們已經成功過很多回了
南韓早前申遺的《東醫寶鑒》,就是糅雜了中醫文學《素問》、《靈樞》、《傷寒論》、《證類本草》、《聖濟總錄》、《直指方》、《世醫得效方》、《醫學正傳》、《古今醫鑒》、《醫學入門》、《萬病回春》、《醫學綱目》...
成功申遺的“大木匠文化”,其中也包含了中式家具靈魂——榫卯結構。
還有自貢彩燈、儒學書院...太多太多!
說到這,羊想到了早前看到過的網友評論:
南韓這隻是文化交流,而且他們也在宣傳發展着自己的文化啊...
呃,後悔當年沒回複。
現在羊想說:
老祖宗早在《弟子規》中就提到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文化是不該閉塞、需要交流,但交流的前提是要學會尊重他國文化主權;
發展自己國家的文化沒毛病,但也不能突破底線,把偷來的文化混淆概念後貼上自家标簽再進行發展!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
[2]《劍橋中國晚清史》[3]民族史—高句麗歸屬的争議
[4]《揭秘:南京大屠殺中最兇殘的北韓師團》
[5]僞史學與曆史法西斯主義
[6]部分南韓人為何到處篡改曆史?南韓特色“在野史學”,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