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期待下一出好戏!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12月举行的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为文艺生态提出了四字方向:山清水秀。什么是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央视新闻《相对论·跨年之问》第五问,记者庄胜春对话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老戏骨”韩童生和《觉醒年代》中李大钊的扮演者张桐。

张桐:“唯流量论”对演员的打击是摧毁性的

十七年前,张桐因电视剧《亮剑》成名,今年《觉醒年代》“破圈”,人们对他的称呼从“魏和尚”变成了“守常先生”。

作为演员,“流量”既让人向往,又是枷锁。张桐说,文艺圈内曾经有一段时间“唯流量论”,对于他们这样的演员来说,打击是摧毁性的。“我们将面临失业,因为没有‘流量’,就没人用你。”有朋友劝张桐买“粉丝”,但他并不认同。

如今,张桐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对从业人员德艺双馨提出要求,对未来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向也提出了要求。“现在只要是好作品,哪怕没有‘流量’明星,大家依然会喜欢。”

韩童生:艺术寿命有限 投入不好的作品等于“折寿”

因为疫情防控,之前的演员无法参演,66岁的韩童生出现在国家话剧院院庆大戏——《直播开国大典》的复排现场。他说,这样的紧急救场在行话里叫“钻锅”。

2022,期待下一出好戏!

不过,即便是这位刚刚获得国家话剧院“荣耀艺术家”称号的“老戏骨”,“钻锅”也会忐忑不已。背词、彩排……韩童生剧本不离手。“得尽最大努力,老演员拿不出一定水准,自己面子上都过不去。”

“‘老戏骨’的称呼,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记者问。

“意味着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理应比年轻演员创作得更鲜明、更生动。”韩童生回答,这个称呼是压力,更带来紧迫感。

韩童生表示,文艺工作者不能投机取巧,挑剧本的时候首先要过自己这道关,要考虑这个东西能不能接、值不值得接。“艺术寿命是有限的,投入一个不好的作品就是‘折寿’——折损演员的艺术寿命。”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田沁鑫:要体现中国人的思考、中国人的精神

《伟大征程》《故事里的中国》......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连续创作多部主旋律演出和作品,她认为不该因“主旋律”这三个字而自我设限。“创作主旋律作品应该从‘平地起’,这个人是什么样,这个故事是什么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什么样的风景。”

2022,期待下一出好戏!

关于人物塑造,田沁鑫谈起了《故事里的中国》的两位主人公。重新塑造焦裕禄时,田沁鑫的第一反应是:很帅,有个人魅力。“他喜欢文艺。有两件白色高领套头衫,总是换着穿。我告诉演员,一定要把个人魅力的这一面表现出来。”看到张桂梅的照片,她惊讶于校长的瘦弱,更感动于校长在艰辛生活中展现出的如梅花一般耐寒吃苦的精神,“有悲悯心,又有强大的自信力”。

田沁鑫说,自己对人格高尚的人充满敬意,在创作以他们为原型的戏剧时,每一次都会被感动。在逐渐形成的风清气正的文艺空气中,创作者得以放下很多包袱,专注于更纯粹地去表达、刻画人物。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我觉得要出‘高峰作品’,不能总在高原、甚至平原。‘高峰作品’就是专业性要强,‘国字头’的国家队水平要过硬。”在田沁鑫看来,中国的创作要体现中国人的思考、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社会组成、中国的文化思想。

点击视频,看更多内容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