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这样和孩子相处》

学习了很多育儿的理论知识,为什么与孩子依然难以相处?

听过了很多育儿专家的建议,但一到与孩子爆发矛盾时,沟通方法就全忘了?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一、

父母自身的原生家庭有问题

心理学的刘颋颋博士根据自己十余年的经验,在撰写的《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位有着严重暴力倾向的父亲,经常对自己家庭成员拳打脚踢。

后来他渐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主动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在和这位父亲交流时发现,他的内心住着一个非常惊恐、绝望、没有安全感的小孩。

而内心的这个小孩,童年同样遭受着他的父亲的家暴,他害怕自己被惩罚和抛弃。

所以在职场中,他表现的依然是那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孩,把自己的竞争性和攻击性全部隐藏起来,像一个好好先生。

而回到家庭中,他感受到了安全感,他觉得自己掌握了家庭中的权威,所以将自己压抑住的攻击性全部发泄在了家人身上。

家庭暴力就像散发着毒气的遗产一样,代代相传,却又忍不住对它的毒性上瘾。

每个人的内心就像是一座大房子,如果这座房子破败不堪,又不去修补,如何拿它来给自己的孩子挡风遮雨?

所以,育儿先育己,要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的环境,首先便是治愈好自己 。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二、

父母过度追求控制感

1.沟通态度强势傲慢

父母控制欲望太过于强烈,应该是大部分中国式家长的通病吧!

在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生的孩子就是属于自己的所有物,人总是天生对自己的所有物有着极大的支配欲望。

所以很多人不重视方式方法,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态度极度强势傲慢。

要知道,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他有自己的态度和思想,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

然而,父母还是选择了用傲慢的态度和自己的想法强势的压抑着孩子的思想和灵魂,这让一个孩子如何健康成长?

02

要求孩子听话

听话好像是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

孩子听话一定是好事吗?

让孩子听的话就一定是真理吗?

在《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提到过,孩子过于听话有这几个方面的隐形危害:

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

孩子变得不爱思考

家庭环境氛围压抑

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见

以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有的环境。

当今社会让人避之不及的“妈宝男”、“妈宝女”大多与这种教育方式有关。

曾经在看湖南卫视的一档离婚夫妻观察真人秀节目的时候,里面的嘉宾沈奕斐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孩子降生在世上的这一瞬间,他的原生家庭相对于他而言就是落后的。”

确实,社会整个大环境就是永不停歇的发展,当孩子出生的以后,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一步步的走出原生家庭,适应社会,走向独立。

而不是让他绝对听话,永远的把他困在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中,这样只会产生一代代一模一样的人,社会还谈何发展?

在此,引用作家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三、

育儿过程角色的缺失

1. 父母因工作原因的缺失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确实很大,高房价、高物价和孩子高昂的教育费用都像大山一样的压在身上,以至于很多父母不得不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为生活奔波。

但是究其根本,其实还是对养育孩子要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的概念。

以前跟人合租的时候,有时间就会跟我的室友聊天,她告诉我她家里虽然条件不太好,但是父母还是前前后后诞下了五个孩子。

没错,在那个计划生育严格实行的年代,生了五个孩子,就为了要一个儿子。

因为家庭条件不足以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很好的成长条件,姐姐们大都放弃了自己的教育机会,早早的步入社会。

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周围很多人都对生孩子有着莫大的执念。

问其原因,得到的也只是一句:“饿不死就行。”

好像父母单向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即使不用好好对待,那也是天大的恩赐一样。

要知道一个孩子生下来,他不止是礼物,他更是父母的责任;他是怀着对世界的期待而来的生命,而不只是父母用来传宗接代的工具。

所以,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决定生一个孩子之前再怎么谨慎都不过分。

2. 丧偶式育儿

前几天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则幼儿园孩子的视频,视频中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分别描述自己爸爸妈妈的爱好。

大部分孩子眼中的妈妈都是喜欢做饭、洗衣服、陪孩子玩;而爸爸的爱好都是出去玩或者在家玩手机……

这说明丧偶式育儿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似乎很多男士都着急想有个家,然后又不想回;

万分急切的想让妻子生孩子,然后又不想管。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孩子叛逆、抑郁或者难以相处?养育孩子太难?

最后,要想知道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议大家还是通读一下刘颋颋博士的这本《这样和孩子相处》,书中提到的“空间育儿法”很有创新性。

然而我更喜欢的是关于这书的一则评论:

与其说怎么样和孩子相处,不如说从心理学层面剖析家长的隐藏问题,可能家长自己都不知道它是个问题,然而却影响着孩子。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未来是怎样的一幅画,在于家长手中的那支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