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自丰田宣布用瑕疵零部件造车后,网络上有着不少的声音。

“不敢相信,一向追求完美的丰田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用瑕疵零部件造车,无疑会对品质大打折扣”;

“缺芯让丰田太难了,这可能是个暂时的过渡方案”;

“使用瑕疵零部件可能由来已久了,只不过这次选择了公开而已”。

确实,在丰田选择公开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车的那一刻起,众多消费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丰田形象开始了动摇。那么丰田的这一举动会不会成为车企们效仿的开始?用“瑕疵零部件”造的车,消费者该不该买?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01.

瑕疵品造车,把决定权交给消费者?

车质网一组真实的调研数据反馈,48.2%的人极力反对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车,认为这是对产品质量的藐视。30.1%的人认为需要在瑕疵零部件产品中明示,由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13.3%的人认为瑕疵零部件车流入市场,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风险。仅为8.4%的人认为不反对瑕疵零部件造车,但车价理应下调。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过去被当作报废处理的瑕疵零部件,如今重新启用了,说明了什么?疫情缺芯给丰田带来的打击太大了才出此的下下策。

丰田12月20日透露,将于2022年1月暂停日本国内5座工厂7条生产线的运行。半导体等零部件采购陷入停滞,比最近的计划将减产约2万辆。

从丰田公布的11月产销数据来看,11月份全球产量为965455辆,同比增长2.8%,四个月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其中丰田的产量为821329辆,同比下降0.8%,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可以说“跌跌不休”了。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缺芯带来的压力倒逼丰田使出瑕疵零部件造车的招儿,这无可厚非。但目前整个行业都在对抗缺芯,等待车市回暖的盛况。作为在汽车行业深居已久的老大哥,丰田的这一做法,无疑也会倒逼消费者为其买单。

02.

流入市场,将继续挑动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一则车质网投诉数据显示,2021年前11月质量问题投诉高达7.2万,同比去年上涨4.4%。而且就单纯质量问题投诉,近五年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踏实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对于购车,消费者的目的都是很明确的,需要用到才会买。而对于用车,涉及到机械、技术方面的问题,多半消费者都是一知半解的,更别说车子出了问题能进行很好的解决。在售后服务这块,消费者是弱势的。想必这也是连年来投诉递增的原因之一。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而恰恰因为很多消费者存在着汽车知识盲区,才被车企加以利用。丰田在宣称瑕疵零部件造车的时候曾表示过,对于那些容易看到的零部件,包括汽车外观都非常小心,但是其他东西,除非大家非常认真去观察,否则很难察觉到。

也就是说,瑕疵零部件造车并不能排除车子日后使用出现的质量隐患等问题。如果这些部件用到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电控等等这些核心硬件上,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又有谁能来负责呢?为其买单的也不过是消费者罢了,而且还是冒着存在危害生命的风险。

另一方面,对于消除质量投诉的问题并无帮助,反而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局面。使用瑕疵零部件是目前降本保供的好办法,车企日后的维修成本费用肯定也会不少。

03.

丰田率先试瓜,后续效仿不会少?

缺芯大环境下,车企也使出浑身解数应对。比如蔚来延迟交车,小鹏、理想先减配后补装等等。丰田的做法虽优化了成本,改善了收益,但在市场上并不能起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因为这可能会成为整个汽车行业新的“潜规则”,令其他企业效仿。

瑕疵品造车,让消费者决定买不买?这实在荒谬|51QC观察家

安全底线必须遵守。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车有可能在往后的日子里引发品牌信任危机。而且针对瑕疵零部件造出来的车长久耐用性如何,质保情况如何,保值率如何都需要车企在市场面前一一解答。

当前紧张的供需关系令车企陷入造车焦虑,对车企来说,以次充好并不是长久之计,对消费者来说,品质有所打折的产品更应谨慎对待。因此,对于瑕疵零部件造的车要不要买呢,你的心中有答案了吗?

真诚对待消费者,才是品牌的生命力所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