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房里留个小夜灯睡觉有什么好处?好处太多啦。
方便给宝宝喂奶、换尿布;便于观察宝宝有没有吐奶、溢奶、呛奶;利于自己使用吸奶器和上厕所。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基于不用开大灯从而不影响宝宝睡眠,可是,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光污染的这个问题,开始有一些声音说开小夜灯也会影响宝宝睡眠、身高,甚至性发育。
这又是怎么回事?小夜灯到底能不能开呢?今天聊聊小夜灯对睡眠的影响,下期我们再来聊聊对身高和性发育影响。
太长不看版
1. 应选择光强度低(3lx以内)的小夜灯,离床2.0m以上,摆放在低于床面的位置,不直射面部、不正对眼睛;
2. 当孩子小时,留个小夜灯方便又无碍,但长大后,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需要就关掉,需要的入睡后再关。
No.1
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有什么危害呢?
有光,才有了万物蓬勃生长。
通常情况,夏季在阳光直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0000~100000勒克斯(lux,法定符号lx,光照强度单位),阴凉处的室外1000~10000lx,夏季明亮的室内100~500lx,夜晚满月下0.2lx。
虽然光强度可以很强,却是不折不扣的自然光,并不是光污染,因此有光≠有光污染。
随着社会现代化,商场写字楼越来越灯火通明,车灯越来越亮,玻璃外墙越来越多,室内墙壁越来越白亮,移动终端屏幕越来越闪瞎眼。
这些人造光源引起的“白亮污染”、“人工白昼”、“五彩霓虹”、“不夜城”才会导致光污染,有损健康,伤害眼睛、影响情绪,甚至可诱发癌症。
No.2
怎么判断自己的城市有没有光污染呢?
美国医学会将夜间14 lx 以上或比正常夜间天空亮度水平高约10%的光强度定义为光污染。天文学统计显示,晴朗无云没有光污染的夜晚天空能看到约7000颗星星。
按照这个标准,在深圳、武汉生活过的我,同样晴朗无云的情况下连10颗星星都找不出来的,这个亮度就比正常夜间天空亮度高10%以上了,环境存在光污染了。
No.3
室内的光强度是多少?夜间需要那么亮的光吗?
依据我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起居室、餐厅的光强在100~300lx基本就足够了。普通白炽灯1w大约能发出12lx左右的光,有灯罩、距离2.0~2.5m时,3w灯泡能提供10lx的光。
睡觉时候留的小夜灯有多大强度呢?
亲测某宝、某猫、某东的小夜灯都有厚灯罩,灯泡均未直接暴露,功率在0.8-2w,光强度在2~5lx,少数3w的小夜灯可以人为调整亮度。很明显,小夜灯的光强远远低于国标,不属于光污染,放心!
No.4
光强度如何影响睡眠?小夜灯能不能开?
首先,人体的昼夜节律系统会在我们习惯性就寝时间前90-120分钟向松果体发出信号,使其产生褪黑素,随后困意袭来,最后进入睡眠状态。理论上只要有光存在,褪黑素分泌就会减少,从而影响睡眠。
但是避开光强度讨论光的影响都是耍流氓,都是不科学的。光强对褪黑素分泌影响如何呢?
首先有专家测量了晚上在昏暗光线(<30 lx)和中等亮度光线(与下面保持一致)(580 lx)下儿童(小学生)、成人的褪黑素浓度。
发现中等亮度的光线(580 lx)对儿童的褪黑素抑制作用显着大于成人,抑制率是成人的两倍,室内昏暗的光线(<30 lx)下也会显著抑制儿童褪黑素的分泌,却未抑制成年人。
对照国标,580 lx光强是不是太大了?不急,又有专家对比过更低的光强度。
深夜暴露于室内明亮光线(<200lx) 和昏暗光线 (<3lx)下褪黑素的分泌情况(睡前8小时开始暴露,连续5天以上),与昏暗的光线相比,睡前暴露于室内明亮光线不仅抑制褪黑素分泌,还导致99.0%的个体褪黑素作用延迟,褪黑素持续时间缩短约90分钟!
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 (85%) 受试者中,睡眠中暴露于室内明亮光线也可抑制褪黑素分泌达 50% 以上。
这些结果表明,室内明亮光线对褪黑素水平产生深远的全程的抑制作用,并缩短了褪黑素的持续时间。
因此,睡眠不开灯,开灯难睡眠。
请大家再次注意下光强度,上述提及的研究中有影响的光强度为580lx、200lx、30lx(当然还有更高光强度的研究,而一般室内光强很少达得到,所以就没有一一列出了),<3lx影响不大。
所以我们睡眠时应尽量把光强度控制在3lx以下,小夜灯的光强度大多在2~5lx,我们选择3lx以下的或是可人为调整亮度的小夜灯即可,对于睡眠影响不大。
但是开灯(起居室的大灯)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与其开大灯,不如留个小夜灯了。
No.5
不同年龄宝宝如何科学用灯?
新生儿宝宝、小婴儿们
还是先看看宝宝们的昼夜节律是怎样的,实际上我们高估了光线对于新生儿的影响。
对于新生儿宝宝而言,出生之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状态,无论白天和黑夜,每日可达14~17个小时。
另外3月龄内的宝宝褪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还没有建立起来,1岁内的宝宝虽有但不明显,随年龄增长,昼夜节律才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褪黑素日分泌总量减少,全日总睡眠时间逐渐下降。
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病房里,人造光源对宝宝们昼夜节律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反而是医护人员的各种“动手”及药物使用,如给宝宝查体、穿刺、插管、镇静剂、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等,对宝宝昼夜节律影响更大。
实际上家中的人造光源对宝宝睡眠影响也不大,与宝宝睡眠关系更大的是接触屏幕媒体、父母亲的精神压力、父母亲的作息等。
学龄期儿童
对于大孩子,小夜灯是否影响睡眠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孩子对于光线非常敏感,有小夜灯确实是会舍不得睡、睡不着、睡不踏实,从而延长入睡时间、影响睡眠质量。
有些孩子对于这种微弱的灯光已经熟悉适应了,开着小夜灯更有安全感,反而入睡更快,而在黑漆漆的环境下,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了各种“妖魔鬼怪”,陷入恐惧情绪,久久不能入睡;那对于这些孩子,还是留着引导梦乡的小夜灯吧。
综上所述,小夜灯当然可以开,只要正确地使用小夜灯就可以了,既方便照顾,又不影响孩子的睡眠。
与其跟小夜灯纠结,不如跟孩子一起尊重人体的昼夜节律,放下手机、拿开ipad、关掉电视、关掉电脑,一起规律作息,夜里好好睡觉,白天高质量陪伴。
参考文献:
1.Pankaj C Patel. Light pollution and insufficient sleep: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J] Am J Hum Biol.2019;31:c23300
2.Zeitzer J.M., Dijk D.J., et al. Sensitivity of the human circadian pacemaker to nocturnal light: melatonin phase resetting and suppression. [J] Physiol.2000;526,695-702.
3.Higuchi Shigekazu, Nagafuchi Yuki, et al. Influence of light at night on melatonin suppression in children.[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4V99N9:3298-303
4.Gooley Joshua J, Chamberlain Kyle, et al. Exposure to room light before bedtime suppresses melatonin onset and shortens melatonin duration in humans.[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V96N3:E463-72
5.Shinohara Hitomi, Kodama Hideya.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adian salivary melatonin levels and sleep-wake behavior in infants.[J] Pediatr Int.2011V53N1:29-35
6.Huang XiaoNa, Wang HuiShan, et al.Development of sleep/wake patterns in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12 months of life.[J] Zhonghua Er Ke Za Zhi.2009V47N7:499-503.
7.Morales-Munoz Isabel, Partonen Timo, et al. The role of parental circadian preference in the onset of sleep difficulties in early childhood.[J] Sleep Med.2019V54N:223-230.
8.Cremer Martin, Jost Kerstin, et al. Immediate effects of phototherapy on sleep in very preterm neonat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J] Sleep Res.2016V25N5:517-523.
9.Vijakkhana Nakul, Wilaisakditipakorn Tanaporn, et al. Evening media exposure reduces night-time sleep.[J] Acta Paediate.2015V104N3: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