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谈到解放战争中的起义将领,想必吴化文以及傅作义等人,大家都耳熟能详,在他们“投诚”后,我党不仅优待他们,还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建立彪炳功勋。

然而1949年,国军中将毕书文在“起义”后,非但没能捞到官职,反而还被陈毅元帅亲自下令枪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为何同样是起义将领,高树勋等人能“军功等身,光耀门楣”,而到了毕书文这里却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49年11月,毕书文在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起义,说是起义,其实也不过是见到国民党大势已去,想要借机保命罢了,由于他的身份贵为中将,甚至还一度获得了在我军军事学校深造的机会,有着后期任用的可能。

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这个罪恶深重的“三姓家奴”的过往被揭开,他直接被陈毅元帅下令逮捕。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为什么说他是三姓家奴

因为他曾先后服务于日本人、汪伪政府以及国民政府。

谈到毕书文就绕不开他的老上司郝鹏举,这两人可以说是革命路上的“墙头草”,谁能给他们好处,他们就往哪边倒。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势大、国内革命部队处境艰难,因此毕书文直接跟着他的老上司,大摇大摆地投靠了日本人,当起了汉奸。

而在为汪伪政府服务期间,毕书文先后担任了第1集团军科长、徐州专员以及伪淮海省“剿匪”总司令,“拿着鸡毛当令箭”,借着汪伪政府的名义,大摇大摆地迫害革命党人。

可毕书文的好日子很快就到了头,随着抗战胜利、汪伪政府倒台,他和郝鹏举的政治身份一时间变得极为敏感,而这个时候他们又恬不知耻的投入到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的怀抱中,当起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路军”的最高指挥官。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为什么投靠国军而不投靠共军

那是因为当时他们看着国军表面势大、赢面颇高。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国民党的军队不仅很快被我党打得节节败退,就连他们自己的部队都被剿灭一空。

站错了队怎么办?

毕书文、郝鹏举直接就地“起义”,借机保命。

由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将领非常多,而他们有些人也确实错误不大、可以改造,因此我党对于起义将领是较为宽容的,也正因如此,毕书文两人得以求生。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可他们贼心不死,后来居然又趁机投向了国民党,也因此在部队被我党全歼之后,郝鹏举做了俘虏。可他知错不改,最后在逃跑过程中被击毙。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郝鹏举被击毙了,毕书文却趁着当时局面混乱,逃过一劫,他趁机收拢残部,临时组建了一个“23师”,后来又将其扩充成军,也算是重新为自己获得了一些筹码。

可深知他秉性的蒋介石,怎么可能容忍他继续带队?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直接就找借口将他撤回了重庆,丢在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软禁”,随后派其他人接手了他的部队,而毕书文自然不甘就这么消失于人前,这才有了他后面的“光杆起义”。

从上述内容我们能看得出来,在毕书文这个名副其实的“三姓家奴”,其一生对革命毫无贡献不说,还多有拖累,虽然他最后的立场选择对了,向我党“投诚”,可是这也不过是他保全性命的惯有伎俩,可以说毫无诚意,因此,他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说到此处,可能依然有人会感到困惑,虽说毕书文是“三姓家奴”,对我党的革命事业也没什么实际贡献,可他毕竟之前也是一个名义上的“中将”,为什么陈毅元帅最后会下令将他枪毙呢?

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前面已经提到,那就是毕书文等人“降而复叛”,试图动摇我党的革命路线。

毕书文等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的下场就是我党最好的“反面教材”。

他们在向我党军队投降,侥幸保得性命后,非但不懂得感恩与报恩,反而是再度被蒋介石的反动国民政府所诱惑,最终再次投入到反革命行动中去,这在我党内部竞争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而他们这种反复变更、时刻动摇的立场,也是我党坚决不能接受的。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他们残害了我们内部的的大量同志。

在毕书文、郝鹏举两人率领部队向我党投降后,究竟是如何重新取得蒋介石的信任的呢?

这背后的真相让人心寒,那就是两人向国民反动政府上交了“投名状”!

这个投名状,就是我党的十多名军政干部。这十余位干部都是忠于我党的同志,而他们鲜活的生命最终就这么葬送在了毕书文等人、葬送在了国民政府手中。

毕书文和郝鹏举两人叛党本就是罪无可恕、不能原谅,更不用说他们为了表忠心,竟然向同志下手,视革命党人的生命如草芥。

可以说,也就是西南战役中,国军起义官兵太多,数量一度高达70万,这才让毕书文有机会鱼目混珠、逃过一劫,否则早在他起义的时候就该被我党枪毙,甚至他的投诚根本就不会被接受,因为他实在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那为什么是陈毅元帅亲自下令枪毙他呢?

其实这里有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在被毕书文迫害的十多名军政干部中,有一位就是陈毅妻子的胞弟,与陈毅夫妇关系密切。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说起来也是讽刺,在郝鹏举死的时候,毕书文非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是将他们的一贯作风“发扬光大”,不仅借机上位,还想将新部队作为筹码,从而在国,党和共党之间“反复横跳”。

而他这种卑劣小人的行径,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郝鹏举死去的短短4年后,他就步上了郝鹏举的后尘。

那其他向我党投诚的将领呢?

他们绝大部分都获得了尊重与荣耀,这是因为他们的确付诸于诚意,投身于共产主义革命事业。

以国军第一位起义将领高树勋为例

,他虽然也曾服务于国民党军队,还参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第三次“围剿”,可那是立场所致,不值一提。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在后来,他的结义兄弟石友三想要带领国民党部队向日军投降,得知此事的高树勋于悲愤中做出了抉择,直接命令士兵将石友三活埋在黄河岸边,可见其爱国赤诚。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党不断挑起国家内部斗争,高树勋对国民政府也愈发不满,以至于在1945年他直接率领部队向我军起义。

高树勋起义是有重要意义的,他不仅为我党增添了有生力量,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表率,为后来起义将领的投诚照清了前路。

更重要的是,高树勋并没有就此“躺在功劳簿上”,反而继续为我党的解放事业做斗争,也因此他在建国后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高树勋不是起义“个例”,同样也不是“特例”,像他一样向我军投诚的不在少数,而最后功德圆满的也大有人。

傅作义曾经是国民党华北地区“剿匪”总司令,他所设计的平津保三角地区防御曾给我军造成较大的麻烦,而他自己更是在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名列第31位,由此可见其在国民党的地位。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但就是这么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却在后来一力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为我党降低了极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在1949年2月,他还牵头完成了绥远起义,将整个绥远从国民党政府的节制中解放了出来。

由于其卓越贡献,所以在不久之后,傅作义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他本人更是以新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参加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

建国后,他不仅先后在国务院、水利部工作,还曾当选我国第4届政协的副主席,可以说是极受尊敬。

同样是起义将领,为何国军一中将起义后,却被陈毅元帅下令枪决?

在整个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不断有国民党将领向我党投诚,而这除了国民党不断势颓的原因之外,更是因为这些将领们逐渐认清了蒋介石、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真面目。

这些将领涉及范围极广,从尉官到将官,从参谋长到军长,从后勤部队到前线部队,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而这些将领选择加入我党、背弃国民党反动政府也说明蒋介石是真的失去民心,也为我们加快解放战争的进程提供了机会。

总的来说,我党对于起义将领是相当优待的,但是优待的对象却绝不会包括那些曾经背弃我党、迫害我党同胞的奸佞小人,对于这些人迎接他们的只会是我党的严苛军法以及钢铁纪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