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四起、人人自危的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旷世奇人:明明才20出头,却有着一身血气方刚的豪气。
他曾凭借着超凡的智慧和不俗的勇气为我党的军队赢来了日军的540箱炸药和194挺轻机枪
,为我军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华克之。
华克之
心系家国,“人间清醒”
他跟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蔡元培、吴稚晖都是至交,在金陵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已经被委任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部长这样的要职。凭借他的人脉和才能,
本可以在国民党阵营里居高位、享厚禄,一辈子纸醉金迷衣食无忧
。
但自从“四一二”政变之后,他就彻底看清了国民政府的黑暗腐朽,他甘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但他同时也意识到,
自己可以利用现有的职权跟他所拥护的共产党里应外合,以加速国民党反动派的灭亡。
于是与蒋介石决裂之后,他就在国民党内部暗暗结识了一群跟他一样的志同道合之士,在险如虎穴的敌营深处密谋着反蒋大计。当年大名鼎鼎的“晨光通讯社”便是他秘密组建的,本想刺蒋以成大业,却没成想重伤了另一汉奸汪精卫,成功地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升级。
后来水落石出后,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曾多次高额悬赏他,然而每次都被他化险为夷,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一次次对国民党挑衅和公开叫板。
这样一位“人间清醒”的仁人志士的事迹因颇具传奇色彩,被后世广为传颂,甚至在荧屏上也曾出现过他的身影。
有一部在1997年公映的电视剧名叫《潘汉年》,剧中的主人公虽然是潘汉年,但他身边有一个戏份不多但极其引人注目的角色,没错,那就是他的得力干将——华克之。
剧中他最长的一个镜头就是在欣喜地阅读着新四军寄来的感谢信,旁白里有这样一句话:“华克之同志:
你运来的炸药经试验后性能极好。194挺机枪也全是新的。
向你致以革命的敬礼!”这其实是根据真实事件百分之百还原的,是历史上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还要从抗战胜利日军投降说起......
日本战败,骗局开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了13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告终了。
然而让我党没料到的是,国民党竟然利用他们正面战场的先决优势,钳制住了日伪军,强令他们“就地维持秩序”,等待退居西南地区的国民党主力军队到来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城市,这样一来就把我军拉到了被动的地位。
知晓了这些情况以后的华克之自然是义愤填膺火冒三丈,当时的他已经在长三角地区抛头露面了许久,为了他的安全起见,组织上正决定把他调到江北的解放区。得知这个消息的华克之喜出望外,因为江北正是他家乡的所在地啊!
他当即决定,一定要带点“礼物”回家。
当前的上海正处于权利的交接环节,仓库中日军的军火堆积如山,华克之心想,送这个见面礼正好也给无耻的国民政府一个下马威。说干就干,华克之找到了他在上海市的工作关系人郑德升,通过他确定了自己的“猎物”——日本海军陆战队驻上海后勤基地司令官冈田少将。
华克之了解到,这个冈田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自从日本战败以来,他几乎每一天都在不甘中度过,不仅不愿意被遣返回国还整日妄图找到出路继续实行侵略。
关键是在抗战时期他也没少干监守自盗的事,他也曾多次找上郑德升,和他联手将军民两用的物资转运到上海的黑市上狠狠地捞过一把油水,所以冈田对郑德升也很是信任。
就这样,华克之锁定了目标,在对郑德升叮嘱一番之后,这场抗日战场上最大快人心的“骗局”就开始缓缓
拉开。
郑德升谎称
有一支势力对国共谈判极其不满,他们正在四处寻找日军中的“志同道合之士”,希望组建武装力量一起联手破坏掉国共谈判。
而此时的冈田,恰好有这样的担忧,眼见重庆百姓对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逼得国民政府只好假惺惺地连发三封公开电报邀请毛主席来渝共商受降大事,这一举动不仅欺骗了沦陷区的日伪军,
连日军方面也觉得中共早晚会进入“联合政府”,因此国共谈判在他们看来是一次巨大的危机,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未来“赤旗”在日本的蔓延。
而郑德升的这番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于是他就恳求眼前的“老朋友”想想办法,代他向第五战区的反动派们传个话,热切希望与他们合作。
看到眼前的情景,郑德升满心欢喜地回去向华克之报告了“战果”。然而沉稳的华克之却并没有急于收网,
深谙心理战术的他先是吊足了冈田的胃口,然后穿上了从黑市淘来的国民党中将军装、勋表,把出租车牌也换上了黑市搞来的特殊牌照,装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气势前去会见冈田。
多年潜伏国民党高层的华克之对国军高级将领的作派可谓是相当熟悉,一番沟通过后,冈田对于他的身份深信不疑,并当场表示愿意全力援助他的“光荣伟业”!
华克之一看就知道,鱼已经完全上钩了。于是开始暗示他,虽然大家热情高涨,但苦于势单力薄,没有强大的军火力量做支撑,所以......话还没说完,冈田就已经:我滴明白了,他双手奉上了一份清单,华克之结果一看,心里大喜:
竟有整整10万支步枪,数百万发子弹!

军火
如果这批军火能运送到新四军同志们的手中,足够我们武装20万的将士们!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同志们都能够更新自己的装备了,届时我军的力量将会大大增强,敌我双方的力量甚至有可能就此得到逆转。
不过很快,华克之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军火器械所的看守人得知他们是来取走军火,立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不行!没有冈村宁次长官的手令,或是重庆政府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转移军火!
”
冈田知道自从投降以后,他和所有的日军士兵就都成为了俘虏,他这个长官就没有威信和权势可言了,因此他的手下才敢对他这么“轴”。
他也明白这种大规模盗用军火的事一但被抖出来,自己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因此也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辙了。
大失所望的华克之只能决定先回到上海,再做其他打算。但走之前为了不露馅,也为了不给郑德升找麻烦,他还是极力安抚了失落的冈田。
可没成想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感动了冈田,身陷绝境的冈田抱着试探性的态度问了华克之一句:“
我自己掌管的军火库里还有一些炸药,应该能派上一点用场,你们要吗?
华克之听罢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当然要!想当初我军无力购置大量的军火物资,所以好多手榴弹都是自己用黑火药自制的,火药又是相当稀缺的战略物资,为了保证数量就得减少每个手榴弹的火药量,因此其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
倘若能成功搞到大量制式炸药,对我军兵力充实可谓是大有裨益!
回去之后,华克之立马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陈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陈毅将军相当重视,甚至特意调遣联络员来到上海,暗中协助他完成炸药的转移。
看到冈田仓库里炸药的存量之后,华克之更激动了,他恨不得立刻抱着这些炸药立马飞回我军。
但现实是进驻上海的各方势力越来越多,他们都想分一杯羹,因此也就更难从这混乱的狩猎场上把所有的军火都安全转移了。最后郑德升用尽浑身解数,才搞来了五辆美式道奇卡车,看着眼前无奈的现实,悻悻的华克之心想,算了,怎么着也比竹篮打水一场空要强啊!
道奇卡车
于是,在联络员孙明的安排下,几名地下党员乔装打扮成了司机和随从,跟着华克之堂而皇之地开进了静安寺成都路口的仓库。冈田也是诚意满满,一早就在那里和属下一起恭候着他们的大驾,见车一来,他们还热情地亲自把炸药往车上搬。
当时,这个仓库的隔壁就是国民党空军驻沪临时办事处和中央社,中途也有人因为这浩浩荡荡的阵势前来询问。
但气宇轩昂的华克之凭借着自己的气势和身上的行头,对对方的问话对答如流,硬是把这两个“邻居”都唬住了,还以为只是国民党接收敌军器械。
于是现场就有了这样一幅画面:日军士兵们在旁边汗流浃背地搬运着炸药,华克之在同冈田惬意地交谈,一番“推心置腹”之后,冈田又一次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了,一咬牙一拍大腿,
好!好人做到底,华桑,我这里还有194挺崭新的轻机枪,只要能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这些统统都是你们的!
轻机枪
这没有料想到的“赠礼”着实让华克之一行人更是喜不自胜,唯恐节外生枝的他们连忙联系郑德升,好说歹说让他又找了两辆大卡车,把这194挺机枪装上了车。
接下来华克之就按照孙明先前指定的计划,亲自押送着这7辆卡车星夜兼程前往八十公里以外的金山卫渡口进行交接,
一路上关卡重重,暗哨密布,但镇定自若的华克之毫不胆怯,凭着伪造的军方证件和自己的机智镇定一一蒙混过关。
最后十公里,惊险激战
眼看行程只剩下短短的十公里了,当卡车行驶到张堰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批自称是“忠义救国军”的国统军队拦下了他们,还坚持一口咬定,你们所说的第五战区根本不是日本的受降区,现在还公然押解这么多的武器军火进行转移是不合规定的,除非出示“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员马志超的手令,否则谁也别想从这儿过!
马志超
眼见对方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华克之判断敌我双方的力量之后,立即击毙了敌军的一名头目,然后率领着其他同志们驾驶着卡车强行闯过了关卡。然而谁也没料到的是,吃了瘪的“忠义救国军”们不吃这个亏,立即召集所有人,也不知道在哪找来了一辆卡车,架起了机枪就开始对着我方进行扫射。
我军战士们心想,
拼火力?那你们可是正好撞到枪口上了!七辆卡车中最后面的两辆正好就是运送机枪的卡车,两车的同志们纷纷一跃而起,熟练地拆箱、装弹、对准了后方的敌人们,在迅猛的火舌之下,所有的敌人都被我军一举歼灭!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华克之的交通员李虎不幸壮烈成仁了。但除此之外,再无一人牺牲或者受伤,这场令人拍手叫绝的博弈终于取得了大快人心的胜利!我军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新中国的成立,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辈们呕心沥血抛洒血汗的努力,也凝结着无数像华克之这样为党为国的杰出人士非凡的智慧与忘我的付出。
我们在传颂他们传奇般经历的同时,也要向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那份热忱与坚毅致敬,为了新中国冉冉升起的红日,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做了什么样的付出,他们都是好样的!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看官们还可以点点关注支持一下呦~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