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谈沉迷游戏

《孩子的品格》(它的副标题是“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作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彭凯平教授。

彭凯平教授对千千万万家长都痛恨的游戏如是分析: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游戏本身是人类的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如果你觉得打游戏浪费了时间,那父母在电视前看了六个小时的连续剧,难道就没浪费时间吗?

这是一样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责备孩子的时候,不是因为他在放松、打游戏娱乐,而是因为打游戏娱乐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打游戏,解决的是打游戏的负面影响。

而这个负面影响有哪些?

1.时间过长。

2.伤害眼睛。

3.伤害身体。

4.耽误学习。

那么,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孩子既可以打游戏,又不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控制时间。

所以我觉得,家长们可以允许孩子打游戏,但是时间不能过长,这就是一个可以跟孩子协商、交流的规矩。

所以,“管教”其实不只是“管”,也要“教”。“教”就是应该让他意识到,这个家的规矩是什么。

第二,就是不让打游戏影响孩子学习。

如果孩子打游戏没有影响学习,我觉得这不是问题。

但是如果影响了学习,孩子成绩下降,这时候家长就一定要控制孩子打游戏的行为,因为打游戏产生的兴奋感已经影响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打游戏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发现提高身体健康的方法。

总而言之,控制打游戏的负面影响是关键,而不是控制打游戏的行为。

有些人甚至还错误地把孩子打游戏的行为跟电击的惩罚结合起来,不仅方法不对,而且也没有科学根据。

最重要的是,这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的阴影。

打游戏的行为好像没有了,但其他的负面影响还存在。

所以我还是觉得,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应该允许孩子打,但是不能过量、过度,不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要告诉孩子:我们管你不是不让你快乐,而是因为这种过度的快乐会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理论分析得非常到位,可以让焦虑到六神无主的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当然,对于心理疾病的孩子,家长应该考虑灵活应用,在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和孩子友好协商。

当然,更根本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唤醒孩子热爱生活的心,自动自发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那么,虚拟世界的快乐和荣耀,就自然会变得索然无味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