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意无条件投降,消息一出,反法西斯同盟人民举国共庆,盼望已久的和平终于来到了。相对于这边的欢喜,日本国内却是一片哀呼。这片哀呼中,充斥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死性不改,充斥有日本普通民众对天皇事业的怨怒。但,更多的是对这次投降时间的不满,对罔顾人命性命的不满。

二战时期,日本的狠毒不仅是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民,还在于其自身的毒辣统治。突破三观的武士精神,让他们宁肯刨腹自尽,也不得“苟且于世”。每一次的战争,没有胜利,便只能让他们以死谢罪。1945年8月25日晚上9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日本陆军少尉铃木实,留下一封遗书以后,就自杀身亡了,这一年他才21岁。
他在信中留下了无法尽孝双亲的自责,留下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同时也留下了他对原子弹爆炸时的心理阴影。这场爆炸是结束他生命的罪魁祸首,他的脸,手,身体都因为它烧伤了。为了彻底摆脱这种身体上的疼痛,他走上了自杀这条路。与铃木实遭遇相同的日本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是从战场上活了下来,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手里。
然而,如果日本裕仁天皇早日从日本民众的性命出发,从看清战场局势的那一刻其就投降的话,这一切就可以不用发生。当太平洋战争进入收尾阶段时,当原子弹爆炸在日本上空时,战争的走向就已经非常明目了。面对日军的灵顽不灵,同盟军为它提供了多处台阶可下。然而,一向注重胜负欲的日本,直接漠视了另外两个法西斯轴心国的下场,无视波茨坦公告的宣布。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守着自己的事业,用超于50多万人的日本民众的性命,来换取几个月的战场嚣张。
无辜死于战争的日本普通民众,只知道日本发动侵略之战是因为天皇的野心。却不知道,50多万人的无辜惨死,也是为天皇的一己之私买了单。他们不会明白,原子弹打不趴,苏联军队吓不倒的日本裕仁天皇,为何会在1845年8月14日B29战机在日本国内投下大量传单后的第二天投降。只有那些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日本民众,才知道,因为美军揭露了裕仁天皇的不投降的真相,是贪恋于,掌握国家大权的感受。当一切真相被揭露以后,害怕民众造反的天皇,不得不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