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民国才子吴宓抛妻弃子苦追的对象,最后嫁给大她28岁的熊希龄

说起毛彦文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会觉得很陌生,但是说起吴宓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吴宓是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吴宓穷追不舍的梦中情人毛彦文,但是在吴宓把毛彦文追到手,正准备谈婚论嫁之时,吴宓又改追求其他的女人。

此举令毛彦文一气之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几岁的熊希龄,这熊希龄就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

在熊希龄去世之后,吴宓又开始重新追求毛彦文,但是毛彦文始终不为所动。

1949年,毛彦文去了台湾,1999年,在台北去世,享年101岁。

我们这一期为大家讲述一下民国名媛毛彦文的爱情故事。

她是民国才子吴宓抛妻弃子苦追的对象,最后嫁给大她28岁的熊希龄

01▼

毛彦文,于1898年生于浙江省江山县一个富有的乡绅家庭。

由于父亲的开明,毛彦文早早就接触了新式教育,而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令毛彦文很早就在学习方面崭露头角。

从小学到大学是一路开挂,1916年更是以浙江省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转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就读。

毛彦文可以说是才貌双全,而且善于交际,所以更是被推选为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的临时主席。

她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作为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毛彦文在对待爱情方面更是有胆识有魄力的新女性。

毛彦文9岁的时候,曾和父亲朋友的儿子订过娃娃亲。但是等到毛彦文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时候,男方家担心女方日后变卦,催促结婚,正当男方家准备迎娶她进门的时候,她却偷偷地逃跑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此前,她已经和她的表哥朱君毅私定了终身,许下了月下之盟。

话说这朱君毅也是一位高材生,早在1910就考取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生。

并于1916年留学美国,192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

那吴宓又怎么与毛彦文相识的呢?

说来也巧,这朱君毅和吴宓在清华读书时期,两人是同桌好友,两人关系非常密切,朱君毅经常会将毛彦文写给自己的情书给吴宓看,吴宓每每看完之后,就感慨万千,羡慕不已。

吴宓也对这个才情四溢的姑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心中也对这个女生产生了情愫。

这也为吴宓日后穷追毛彦文埋下了种子。

她是民国才子吴宓抛妻弃子苦追的对象,最后嫁给大她28岁的熊希龄

02▼

1922年,朱君毅学成回国,这下子可把毛彦文高兴坏了。

本来想着就能和心心念念的表哥在一起了,可是,这时候的朱君毅竟然不同意和表妹结婚了。

理由是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好,对于这个理由毛彦文是死活不能接受的。

所以她就拜托朱君毅的好友吴宓从中牵线,恳求朱回心转意,但是朱君毅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执意不肯结婚,所以毛彦文也没有办法,只能作罢,十年的感情也就付诸东流。

彼时的吴宓,对毛彦文的失落全然没有在意。反倒是暗自窃喜,因为这又让他燃起了心中的爱情之火,所以他就开始猛烈地追求起了毛彦文。

话说彼时的吴宓已经结婚,可谓是无巧不成书,这吴宓的老婆竟然是毛彦文的闺蜜好友。

1918年,在美留学的吴宓接到以前清华读书时的另一个同学陈烈勋的来信,他想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做老婆,在信中说自己的妹妹曾经就读于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自己的妹妹心高气傲,找对象的标准很高,但是看见过吴宓写过的诗和文章,非常羡慕,愿意嫁给吴宓。

信中说的吴宓是心花怒放,怦然心动啊,所以吴宓就迫不及待地想见见这个女生。

1921年,吴宓回国,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陈家,在陈家见到了未曾谋面的陈心一,两人相见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相对。

说来也巧,这一天,毛彦文恰巧来陈家与陈心一道别,自己要去北京读书。

一来二去毛彦文就与吴宓相熟了,吴宓还托毛彦文询问过陈心一的家庭情况,让她在他与陈心一之间牵线做媒。

但是吴宓对陈心一并没有多少好感,他的内心一直在毛彦文和陈心一之间徘徊。

03▼

1921年,吴宓与陈心一结婚,两人相处了七年,最后还是没能逃离分手的命运。

彼时的陈心一已经为吴宓生下了三个女儿,但终究没能守住丈夫的心。

她知道她丈夫心里一直心心念念的是她的闺蜜毛彦文。

对于吴宓来说,毛彦文至始至终都是他的梦中情人。

吴追毛时,每次写信,总念念不忘说某年从朱君毅处读到她的信而渐生爱慕和幻想。

难怪活到一百余岁的毛彦文,耋耄之年对吴宓的评价依然是:"书呆子!"可见吴宓的情商真的不是很高,说话不中听。

虽然毛彦文排斥跟吴宓在一起,但是吴宓一直是穷追猛打,终究还是让毛彦文动了心。

但吴宓终究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又想得到毛彦文,又怕结婚之后不和谐。

1931年3月,吴宓赴巴黎进行学术交流。他一反以前温情脉脉的样子,将电报发到美国,措辞强硬地令毛彦文放弃学业,迅速赶往欧洲,与之完婚,否则各自分手。

后来毛彦文来了巴黎。

吴宓又不想结婚了,改为订婚。满腔热情而来的毛彦文大为狼狈,原来是对方费尽心机追求她,她松口了,对方又变了卦。毛彦文哭着说:"你总该为我想想,我一个30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出发点即是错误?"

这次巴黎论婚作罢后,吴宓与毛彦文从欧洲归来。毛彦文留在上海,一直在等待吴宓迎娶。

但终究是吴宓花心,1933年,吴宓居然又恋上了卢葆华,这真是让毛彦文苦不堪言。

毛彦文觉得吴宓实在是太花心,这种丈夫根本就不值得嫁。

而彼时的毛彦文正在被一个叫熊希龄的老爷子猛烈追求,最后毛彦文居然在熊希龄的轰炸下,于1935年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熊希龄,两人结婚三年之后,熊希龄去世。

她是民国才子吴宓抛妻弃子苦追的对象,最后嫁给大她28岁的熊希龄

而彼时的吴宓竟然又重新纠缠起了毛彦文,真是滑稽之极,但毛彦文终究是没有答应吴宓的追求,此后也是独身一人。

1949年,毛彦文去了台湾,1950年前往美国发展,在美国待了12年之后回台湾定居,直到1999年在台北去世,享年101岁。

欢迎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