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北洋政府的第五任内阁总理(1913年7月31日-1914年2月12日),也是第一位民选总理,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是民国名人。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熊希龄

一、少年神童,22岁中举。

1870年7月23日,在湘西凤凰古城,一个婴儿特别大声地啼哭着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据说当时三四条街之外都听得见,而且异香扑鼻。

这个熊孩子就是熊希龄。

6岁开始熊希龄进了私塾,别的孩子一年才能念会的《三字经》,他只用了四天时间就背得滚瓜烂熟,连老师都大为叹服。

14岁时熊希龄考中了秀才,22岁他参加湖南省乡试高中了第19名,一朝誉满三湘。

光绪二十年(1894年)熊希龄高中二甲进士,钦点为

翰林院

庶吉士。

二、甲午战争湘军惨败于日本,血气方刚的熊希龄五内俱焚,他毅然投笔从戎,而后积极加入了变法维新。

湘军主动要求入朝与日本作战,结果却是惨败,这让熊希龄痛心不已,于是投笔从戎。

熊希龄被张之洞委为两湖营务处总办后,看到旧军队里的积弊和腐败,提出了改革军制的《军制篇》,可惜没有人理他。

于是,熊希龄加入了湖南维新运动的阵营,与

谭嗣同

等在长沙创办

时务学堂

并出版《

湘报

》,为开启民智。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熊希龄、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

不过因为《湘报》的激烈议论不为保守派所喜,最后他被迫离职。

1896年8月因为先期进京的

的推荐,光绪帝电诏熊希龄入京觐见。

熊希龄满腔热血地准备进京,可是因为在路上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突发痢疾,最终没有进京而回湘治病。

就是如此之巧,耽误之间,9月

戊戌变法

失败,光绪被幽禁、在京参与变法的谭嗣同等六君子杀了头,熊希龄却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不过他也受到“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谭嗣同被杀

三、转办实业,成就卓著;组一流内阁,却黯然下台。

维新变法失败后,熊希龄受到常德府太守朱其懿、湖南巡抚赵尔巽(继任的

端方

)等人的赏识,改办实业。

在此期间,他开办了湖南瓷业、采矿、内河航运、设备制造局、枪炮制造等业务,推进了湖南的洋务运动的开展。

此后,熊希龄先后担任过奉天农垦总办、清朝的造币总监、奉天盐运使等要职。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熊希龄在奉天

民国第四任内阁代理总理段祺瑞之后,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

不过天真的熊希龄还不知道,他的内阁很快就要下台了,因为袁世凯要实行的是总统制而不是内阁制,袁世凯最后是想当皇帝的。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北京、天津和上海的新闻界开始炒作熊希龄“

热河行宫盗宝案

”,最后熊希龄被迫辞职。

四、此后熊希龄专心慈善和教育事业,毛主席在香山住过的双清别墅,就是熊希龄当然创办香山慈幼院的办公室。

袁世凯当了皇帝后,需要熊希龄等各方面的名人来“捧场”,就用尽办法让熊希龄从湘返京,袁世凯马上授予他中卿,加上卿衔。

袁世凯死后的1917年京津大水,冯国璋任命熊希龄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创办了香山慈幼院。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熊希龄与慈幼院的孩子在一起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双清别墅

熊希龄还发起成立了慈善救济组织

世界红卍字会

,自任为世界红卍字会会长。

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因劳累过度,在香港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69岁。

五、梅开三度,老夫熊希龄与少妻毛彦文的三幅结婚对联。

熊希龄结过二次婚,婚后育有一子二女。1931年8月,他的第二任朱其慧因病去世,这一年熊希龄61岁。

不过熊希龄人老心不老,一次他到上海出差,认识了复旦大学的女教师毛彦文。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66岁的熊希龄向33岁的毛彦文求婚,成功!

毛彦文时年三十多岁,貌美才高,刚刚离婚。熊希龄见到毛彦文之后一见钟情,主动向毛彦文求婚。

熊希龄的名声、学问和道德无人不知,再加上熊希龄的女儿和毛彦文的同学极力撮合,于是两人很快结婚。

当过民国第五任总理、66岁的熊希龄,对33岁的毛彦文一见钟情

据说结婚时现场有三联非常幽默,特抄录下来,以供欣赏。

第一联曰:

“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妻九十九

白发双双,红颜对对,白发红颜眉齐眉”

第二联曰: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做大姐夫”

这自然是毛彦文的同学兼闺蜜写的了。

第三联曰:

“雄(熊)心不已

茅(毛)塞顿开 ”

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成语组成对联,对仗十分工稳,其中的妙处,请慢慢体会。

结束语:这就是熊希龄,一个努力做事又很有趣的人。毛主席如此评价他:一个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