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更有甚者,许多家庭整家参加革命,有多位亲人都在中国革命事业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可谓是满门忠烈。今天,向大家介绍老家的一位革命家项英妹妹和妹夫的英雄事迹。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距离老家不远的湖北江夏舒安祝庙村响水桥项家湾,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株四五十年的香樟树立在小广场旁,枝繁叶茂,格外显眼,这里几幢普整洁干净,宁静质朴的通民居房子前,立着一块花岗岩的纪念碑,上书“项英故里”四个鎏金大字,这便是著名的革命家项英的出生地。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项英原名项德隆,1898年5月出生在村子里,他的祖父因会种花、植盆景,由乡下搬到了武昌城涵三宫落户,以种植花卉为业,当地人曾称他家是“项家花园”。项英的父亲项天卫是县里管理钱粮簿册的职员,项英母亲夏氏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项英排行老二。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项英七岁入小学读书,期间他苦读且善思考,勤于练习小楷毛笔字,有时会帮助父亲抄写钱粮簿册,可是在他十岁的那一年,父亲染重病去世,夏氏给人洗衣、纺织,收入微薄,家境恶化,项英放弃读书开始工作,先是与妹妹项德芬经常拾柴、捡破烂补贴家用。后来进入武昌城模范大工厂(纺织厂)当学徒。三年满师后,成为厂里的正式工人。此时,妹妹项德芬也成为一名纱厂工人。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项英学徒期满后,成为一名熟练的纺织工人。项英每日回家后不忘学习,逐渐接受新思想,具有与普通工人不同的广阔视野,艰辛的工人工作促使他意识到社会的不公。项英开始自发地从事工人运动,当时,项英经常化名“夏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入党后便把化名与本名合起来为“项英”。他的妹妹项德芬在项英的影响下,也入了党,投身于工人运动中,成为一名女革命者。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此后的轰轰烈烈革命斗争中,项英成长为工人运动的先驱,始终战斗在一线,得到大家的认可,后来组织上派他在上海、武汉两地从事工运工作。成为红军的一名高级干部。这个时候,项英的妹妹项德芬也跟着哥哥来到上海工作,随后在哥哥的介绍下,介绍给一同从事工人运动,后来在中央秘书处,还担任交通局长的同事陈学西,随后项德芬成为他的妻子。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陈学西烈士

陈学西,谱名陈镛,又名陈学熙、陈学夕,字昌西,号歧音,化名余昌生、余长生,浙江临海市古城街道人,他少时勤奋学习,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后转入上海南洋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在校期间开始接触先进思想并入团,“五卅”运动爆发,他在上海与同学一起参加反帝游行,上街演讲,散发传单,鼓动工人、市民起来推翻军阀统治,打倒帝国主义。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后来,陈学西在上海入了党,并受组织派遣到杭州工作。“四一二”政变后,赴武汉,在中央秘书处工作,期间随同领导人率工农代表团和学生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并在这里召开的六大上任大会秘书处记录科记录员,负责大会及各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与整理。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陈学西故里,也是他开始革命斗争的地方

通过在苏联的学习回国后,与项英一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领导工人运动,同时,还担任过向忠发的秘书和中央交通局局长,不幸的是有一次进入地处上海静安寺路一家酱油店总工会秘密联系站所在地,准备与同志接头联系时被捕,被国民党布置的暗探盯梢,随即被捕,后经组织多次营救后获释。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当时由于在上海危险,于是,陈学西与项德芬夫妇与其它领导人一起,从上海出发,辗转汕头、闽西进入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期间,后来,陈学西被组织任命为中央政治局秘书科科长,项德芬也在红军总部从事译电工作。陈学西与项德芬夫妇在苏区工作期间,为了加强苏区的经济建设,配合中央苏维埃政府对贪污浪费现象的检查整顿,他们与中央机关的许多干部发起勤俭节约、反贪污反浪费活动。还参与中央苏区扩红运动,深入各村寨,动员群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不久之后,蒋介石对赣南闽西一带的中央苏区的“围剿”越来越厉害,加上对苏区的封锁进一步加剧,上级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由于陈学西此前一直在上海工作,而且在苏联学习和参加重要会议,为此,上级决定派他携款赴上海苏联领事馆,接洽对红军部队的军用物资的采购及援助事宜。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陈学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毅然前往,准备经广东汕头转运中央苏区。不幸的是,赴上海途中在福建汀洲,途经敌人包围圈的封锁线时,遭到敌人重兵袭击,陈学西与随行人员全部壮烈牺牲。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向其亲属颁发了烈属证。1953年,中共台州地委追认陈学西为革命烈士。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陈学西的妻子项德芬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之后,也与哥哥项英一样,留守苏区打游击,是项英的公差兵,也就是保姆,同样留守苏区打游击的瑞金泽覃乡泽覃村老红军、老苏干张桂清回忆:当年项德芬20多岁,经常在工作之余来到哥哥项英家里,主力红军长征的时候,她还带着项英的不到三岁的孩子“小狗”送到当地老表家,孩子抱走的时候叫“妈妈”撕心裂肺,久久难以忘怀。随后,张桂清与项德芬,还有黄长娇、黎莲秀、朱招娣等女游击队员一起,跟随汀瑞游击队打游击。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1935年春,游击队活动的安治乡大塘村一带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张桂清开始和项德芬等一次通过封锁线时,队伍被敌军发现,几名女游击队员按照队长指示的方向拼命奔跑,一口气跑出四五里远,突然一个趔趄,她连打几个滚后栽在了坑里,爬起来已是一脸血水,额头上被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吓得同伴们哇哇乱叫,连忙去找草药。

项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红军干部,可惜妹夫牺牲,妹妹留守苏区失散

张桂清晚年为红军烈士守墓

张桂清受伤之后,依然与游击队员们辗转在这一带绵延几百里的大山,牢牢被敌人围住,连山雀也飞不过去。但他们所在的汀瑞游击队仍然在深山密林里战斗着。敌人白天疯狂扫射,没有发现什么,晚上就放火烧山。山火烧了一天一夜,她和战友们终于逃出了火海,转移到另一个山头,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她往下一瞧,只见一片林海,在林海间露出两间茅屋。她决定下山打探消息,顺便搞点吃的。她竭力向前爬,最后她实在爬不动了。她只好闭起眼睛,心一横,往山下骨碌碌地滚下去……到山下时,她已昏死过去。张桂清活了过来,但这支游击队被打散了,从此,项德芬也不知死活,最后只能说是失散,不知所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