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革命戰争年代,無數先輩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奮戰,前赴後繼,在革命事業的道路上譜寫了壯烈的篇章。更有甚者,許多家庭整家參加革命,有多位親人都在中國革命事業的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可謂是滿門忠烈。今天,向大家介紹老家的一位革命家項英妹妹和妹夫的英雄事迹。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距離老家不遠的湖北江夏舒安祝廟村響水橋項家灣,整個村莊掩映在綠樹叢中,一株四五十年的香樟樹立在小廣場旁,枝繁葉茂,格外顯眼,這裡幾幢普整潔幹淨,甯靜質樸的通民居房子前,立着一塊花崗岩的紀念碑,上書“項英故裡”四個鎏金大字,這便是著名的革命家項英的出生地。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項英原名項德隆,1898年5月出生在村子裡,他的祖父因會種花、植盆景,由鄉下搬到了武昌城涵三宮落戶,以種植花卉為業,當地人曾稱他家是“項家花園”。項英的父親項天衛是縣裡管理錢糧簿冊的職員,項英母親夏氏生了兩男一女三個孩子,項英排行老二。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項英七歲入國小讀書,期間他苦讀且善思考,勤于練習小楷毛筆字,有時會幫助父親抄寫錢糧簿冊,可是在他十歲的那一年,父親染重病去世,夏氏給人洗衣、紡織,收入微薄,家境惡化,項英放棄讀書開始工作,先是與妹妹項德芬經常拾柴、撿破爛補貼家用。後來進入武昌城模範大工廠(紡織廠)當學徒。三年滿師後,成為廠裡的正式勞工。此時,妹妹項德芬也成為一名紗廠勞工。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項英學徒期滿後,成為一名熟練的紡織勞工。項英每日回家後不忘學習,逐漸接受新思想,具有與普通勞工不同的廣闊視野,艱辛的勞工工作促使他意識到社會的不公。項英開始自發地從事勞工運動,當時,項英經常化名“夏英”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入黨後便把化名與本名合起來為“項英”。他的妹妹項德芬在項英的影響下,也入了黨,投身于勞工運動中,成為一名女革命者。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此後的轟轟烈烈革命鬥争中,項英成長為勞工運動的先驅,始終戰鬥在一線,得到大家的認可,後來組織上派他在上海、武漢兩地從事工運工作。成為紅軍的一名進階幹部。這個時候,項英的妹妹項德芬也跟着哥哥來到上海工作,随後在哥哥的介紹下,介紹給一同從事勞工運動,後來在中央秘書處,還擔任交通局長的同僚陳學西,随後項德芬成為他的妻子。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陳學西烈士

陳學西,譜名陳镛,又名陳學熙、陳學夕,字昌西,号歧音,化名餘昌生、餘長生,浙江臨海市古城街道人,他少時勤奮學習,中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複旦大學,後轉入上海南洋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在校期間開始接觸先進思想并入團,“五卅”運動爆發,他在上海與同學一起參加反帝遊行,上街演講,散發傳單,鼓動勞工、市民起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後來,陳學西在上海入了黨,并受組織派遣到杭州工作。“四一二”政變後,赴武漢,在中央秘書處工作,期間随同上司人率工農代表團和學生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紀念活動,并在這裡召開的六大上任大會秘書處記錄科記錄員,負責大會及各委員會的會議記錄與整理。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陳學西故裡,也是他開始革命鬥争的地方

通過在蘇聯的學習回國後,與項英一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上司勞工運動,同時,還擔任過向忠發的秘書和中央交通局局長,不幸的是有一次進入地處上海靜安寺路一家醬油店總工會秘密聯系站所在地,準備與同志接頭聯系時被捕,被國民黨布置的暗探盯梢,随即被捕,後經組織多次營救後獲釋。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當時由于在上海危險,于是,陳學西與項德芬夫婦與其它上司人一起,從上海出發,輾轉汕頭、閩西進入中央蘇區。在中央蘇區期間,後來,陳學西被組織任命為中央政治局秘書科科長,項德芬也在紅軍總部從事譯電工作。陳學西與項德芬夫婦在蘇區工作期間,為了加強蘇區的經濟建設,配合中央蘇維埃政府對A錢浪費現象的檢查整頓,他們與中央機關的許多幹部發起勤儉節約、反A錢反浪費活動。還參與中央蘇區擴紅運動,深入各村寨,動員群衆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上級的好評。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不久之後,蔣介石對贛南閩西一帶的中央蘇區的“圍剿”越來越厲害,加上對蘇區的封鎖進一步加劇,上級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由于陳學西此前一直在上海工作,而且在蘇聯學習和參加重要會議,為此,上級決定派他攜款赴上海蘇聯領事館,接洽對紅軍部隊的軍用物資的采購及援助事宜。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陳學西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項神聖而艱巨的任務,毅然前往,準備經廣東汕頭轉運中央蘇區。不幸的是,赴上海途中在福建汀洲,途經敵人包圍圈的封鎖線時,遭到敵人重兵襲擊,陳學西與随行人員全部壯烈犧牲。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向其親屬頒發了烈屬證。1953年,中共台州地委追認陳學西為革命烈士。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陳學西的妻子項德芬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之後,也與哥哥項英一樣,留守蘇區打遊擊,是項英的公差兵,也就是保姆,同樣留守蘇區打遊擊的瑞金澤覃鄉澤覃村老紅軍、老蘇幹張桂清回憶:當年項德芬20多歲,經常在工作之餘來到哥哥項英家裡,主力紅軍長征的時候,她還帶着項英的不到三歲的孩子“小狗”送到當地老表家,孩子抱走的時候叫“媽媽”撕心裂肺,久久難以忘懷。随後,張桂清與項德芬,還有黃長嬌、黎蓮秀、朱招娣等女遊擊隊員一起,跟随汀瑞遊擊隊打遊擊。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1935年春,遊擊隊活動的安治鄉大塘村一帶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張桂清開始和項德芬等一次通過封鎖線時,隊伍被敵軍發現,幾名女遊擊隊員按照隊長訓示的方向拼命奔跑,一口氣跑出四五裡遠,突然一個趔趄,她連打幾個滾後栽在了坑裡,爬起來已是一臉血水,額頭上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口子,吓得同伴們哇哇亂叫,連忙去找草藥。

項英的妹妹和妹夫均是紅軍幹部,可惜妹夫犧牲,妹妹留守蘇區失散

張桂清晚年為紅軍烈士守墓

張桂清受傷之後,依然與遊擊隊員們輾轉在這一帶綿延幾百裡的大山,牢牢被敵人圍住,連山雀也飛不過去。但他們所在的汀瑞遊擊隊仍然在深山密林裡戰鬥着。敵人白天瘋狂掃射,沒有發現什麼,晚上就放火燒山。山火燒了一天一夜,她和戰友們終于逃出了火海,轉移到另一個山頭,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她往下一瞧,隻見一片林海,在林海間露出兩間茅屋。她決定下山打探消息,順便搞點吃的。她竭力向前爬,最後她實在爬不動了。她隻好閉起眼睛,心一橫,往山下骨碌碌地滾下去……到山下時,她已昏死過去。張桂清活了過來,但這支遊擊隊被打散了,從此,項德芬也不知死活,最後隻能說是失散,不知所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