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于1891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岁遵从父亲意愿参军入伍,并进入军校学习。在一战期间,隆美尔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曾率领3名士兵击败20名法军,俘虏5000余人。战争结束后任军校教员、教官,在职期间著有《步兵攻击》一书,正是这本书隆美尔才进入希特勒的注意范围之内。

1940年隆美尔成为装甲师长,1941年被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军长,正是他出色的指挥才能,北非战局才被其扭转乾坤。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在希特勒的逼迫下服毒自杀。很多德国指挥官不管是生是死,在战后都遭到了清算,但隆美尔却是个例外,甚至盟军都对隆美尔赞赏不已,这是为何?
首先,隆美尔坚守一条底线,那就是不屠杀无辜。二战时期的德军其实有两种编制,一种是隶属于国防部由正统军官组成的国防军,从法律层面看,这支军队只忠诚于国家而非元首。另一种军队就是我们熟知的党卫军,这支部队是由希特勒曾经的冲锋队演变而来,他们只忠于元首,二战时期德军大部分战争罪都是党卫军所犯。隆美尔就是国防军军官,他曾多次公然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屠杀命令,还给希特勒写信,为犹太人说话,他认为战争就是战争,不能把战争以外的东西牵扯进来。
其次,隆美尔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隆美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在一战和二战都表现卓越的指挥官,从一战到二战,隆美尔所有的功勋都是靠自己一枪一炮打出来的。1940年隆美尔成为第七装甲师师长,在闪击西欧的过程中,隆美尔始终冲在最前面,这支部队被法国人称为“魔鬼之师”。
最后,隆美尔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隆美尔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他尊重对手善待俘虏。1941年英国派59人刺杀隆美尔,行动代号“脚蹼”。但此次行动缺以失败告终,最后仅有两人逃出。隆美尔知道后,对英国突击队的勇气非常尊敬,并为刺杀小队队长凯斯中校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将葬礼和墓地的照片邮寄给了凯斯的家人。
在诺曼底登陆战前夕,盟军一位名叫伍尔德里奇的士兵刚刚结婚就被德军俘虏,抱着必死之心的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竟在战俘营中被好吃好好的招待着,事后他才知道原来俘虏他的军队指挥者是隆美尔,虽然希特勒多次要求隆美尔杀掉这名俘虏,但隆美尔还是顶着重重压力将之释放,战后伍尔德里奇亲自找到了隆美尔的儿子登门细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