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导 言

“刨根究底”是人的本能,特别是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某项疾病后,父母在经历震惊、茫然的过程后,就开始向内、向外追寻:为什么?!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我们的ADHD家长互助群就曾有妈妈提问: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这样?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对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基本共识认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复杂疾病。

我们尽可能的收集到世界上关于ADHD的病因权威解释,并分为先天因素篇与后天影响篇,试图给所有焦虑求索的家长们最全面的解释。

#01

遗传与基因因素

ADHD是一种主要由基因决定的神经功能障碍。一项针对ADHD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表明,ADHD与多种遗传变异有关[1,2,3],即具有遗传倾向。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比如父母有ADHD,那么孩子患ADHD的概率就高;比如同卵双胞胎同患ADHD的风险高达80%~90%;比如亲属有抑郁、酒瘾、品行问题或反社会行为,孩子多动的情况也要高于一般家庭。

荷兰奈梅亨大学医疗中心的芭芭拉·弗兰克教授和她的同事针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发现了二、三十种明确的多动症基因,比如亢奋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然而相关的基因有成百上千种,而目前已知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那么孩子的基因“注定多动”,还有办法吗?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当然有了!基因并不是独裁者,而是参与决策者,所以不是说有此类多动基因就会导致孩子多动症。

这个锅,基因不背!多动症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因素,并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家长们可以记住一个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02

孕产期因素

多动症的很多神经发育异常就是在妈妈的孕产期发生的:

01

孕期

母亲怀孕期间,吸烟摄入的尼古丁以及饮酒摄入的酒精,都可以造成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现明显异常。怀孕期间不但直接吸烟对胎儿发育有影响,而且怀孕后周围人群吸烟会导致孕妇被动吸烟,也会增加儿童出生后行为问题的出现概率。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再来看看,怀孕期间饮酒对多动症的影响。饮酒母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甚至是多动症。母亲怀孕期间的饮酒量也直接与4~7岁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问题的危险程度相关。

除烟酒影响外,孕期病毒感染、营养不良、服药、X线照射、宫内窒息等都会导致婴儿脑损伤,从而导致ADHD的产生。[4]

产期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分娩异常可能引起婴儿神经发育异常。就拿剖腹产举例,为什么现在医院都鼓励大家顺产?因为剖腹产的孩子没有经过产道对大脑前庭组织的挤压刺激,长大后可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不过,顺产或剖腹产的选择以妈妈的个人健康为前置条件,如果真的需要剖腹产,请不要强求顺产。

此外,非正常分娩(产程过长、晚产、早产)等均可能引起神经发育异常,使儿童出现多动和行为问题。

#03

大脑异常

临床医生通过神经影像学比较A娃和普通小孩的大脑成像,发现A娃的大脑前额叶、基底神经节以及胼胝体与普通小孩不同,这些部位的血流量和葡萄糖的代谢也比普通小孩要低。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而前额叶负责协调和执行大脑的各个部位之间的活动,比如持续的注意力、自我控制、对于未来的计划等等。当前额叶足够兴奋时,孩子就能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如果这个区域未充分激活,那孩子就会表现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

另外,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家认为大脑的部分神经递质分泌不足同样可能导致ADHD的症状,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

洋洋洒洒一千多字,仅是汇总了当前世界范围内所有专家学者的对导致ADHD的先天因素的现有研究与说法,家长朋友们应该也能感受到,我们孩子的“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背后,有着复杂、难以定性的原因。

【先天因素】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多动症?

对于已经确诊A娃的家庭,我们希望看完后不要去懊悔“要是当初……就好了”,把握当下,孩子更需要父母现在的干预陪伴;对于正在孕育新生命的家庭,我们希望阅读后可以规避孕期与产期风险。

除先天因素外,A娃之所以是A娃,离不开成长环境的“塑造”,我们下一篇“后天影响”见。

参考文献:

1.Thapar A: Discoveries on the genetics ofADHD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findin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m J Psychiatry2018; 175:943–950;

2.Demontis D, Walters RK, Martin J, et al:Discovery of the first genome-wide significant risk loci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at Genet 2018; 51:63–75;

3. Satterstrom FK, Walters RK, Singh T, et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havea similar burden of rare protein-truncating variants. Nat Neurosci 2019;22:1961–1965;

4.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0/181016142422.htm

本文经由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李韵、主治医师黄怡颖

审核发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