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油:现在从一开始就站在10000大关上

以下是我们对植物油价格的了解:

豆油的弹性来源于:高基差下的收敛期和豆粕下落后的跷跷板效应。

豆类的逆转势必给豆油的天花板带来压力,但豆粕的下降打开了豆油的潜在上升空间。

未来10-11个月大豆到港量持续不足,支撑豆油基数差异,在基差相对强劲的环境下,我们仍然难以看到植物油拐点下降。

豆油:现在从一开始就站在10000大关上

资料来源:氟氯化碳农业研究

压榨行业的电力限制和未来大豆的到来将成为10月至11月油脂的重要支撑

我们预计,10月至11月平均每月到货量为687万吨后,9月份运往香港的大豆仍只有约720万吨,平均每月缺口为100万吨,是后期基础市场的重要支撑。目前,华北市场出现了豆油回升的紧张局面,其实可以提一下,华北地区的基价已经涨到700多,华南地区预计会涨到750,高基差的局面可能会再持续一个月。

豆油:现在从一开始就站在10000大关上

马来西亚棕榈油库一遍又一遍地来回移动

棕榈油市场的强劲取决于印度出口需求的增加,预计到今年年底,出口需求将从200-210万吨降至160万吨。马来西亚的需求受到印度的推动,印度9月份植物油进口飙升至140万吨以上,以支撑价格。随着10月份出口疲软,我们再次受到印度进一步减税的支持。最新的SOPPOMA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0.2%。

根据我们对这些地区的了解,8月至9月印度尼西亚的强降雨严重阻碍了加里曼丹中部和东部的产量,9月份的产量环比下降了10%。

豆油:现在从一开始就站在10000大关上

原木混杂能源革命的变化:油比重回升

根据产能时间,市场尚未完成原木的全价定价主题,在石油巨头和大粮商支持的减排目标和税收抵免方面已进入可再生柴油产能扩张布局,据了解,2021-2024年在建产能超过40亿加仑/年, 几乎是现有容量的五倍。

关于生物燃料对豆油需求的猜测已成为价格起飞的爆发点。大豆油主要用于生产生物质柴油燃料,除了众所周知的生物柴油外,还包括可再生柴油燃料。与生物柴油相比,可再生柴油不受混合比例的限制,原料多样,除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外,包括农作物秸秆等纤维素原料,具有较强的减碳效果,成为未来生物质柴油的发展方向。

在产能初期阶段,预计投入仍以豆油为主,这将是未来美国豆油进一步进一步进入仓库的主要驱动力,植物油需求主题也将对美国大豆压榨提出更高的需求,但随后美国豆油需求量上升, 不能兑现成豆粕的效益,反而有较大程度的分化。国庆节假期刚过,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油粕离别上,美国豆油上涨4%,美国豆粕下跌5%。

理性人的思维并不高,但有意思的是,"在音乐停止之前,让舞蹈"成为现实世界超理性的象征。我们预计,随着长期植物油需求方的释放的有利释放,多头头寸的油品比率仍然较好,甚至有望刷新此前的高点。

李洪简评论:

继马掌油站5000小目标之后,今天连豆油也触及了10000——一个大家都以为会到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达到的位置。在全球供应链收紧和疫情引发的淡化的背景下,供需不匹配和流动性泛滥导致许多大宗商品退出今年的反弹。虽然不像有色、黑、化工等品种,但金融属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也被认为是最先兴起的。工业原料价格的上涨也可以传到下游,但国家调控的粮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给行业内很多企业带来了麻烦。

压榨企业经历了半年大的亏损,只是在缺乏豆类和电力限制下炒作才获得正利润,但产量仍然有限;

虽然在音乐停止之前努力跳舞很重要,但市场不仅在事实和数据的两个维度上进行交易,而且在情感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度进行交易。但这种打鼓游戏反过来可能还是会成为一股退潮,知道谁在裸泳的经典案例中,这次强烈建议做很多油脂在我看来不是很合适,至少基本面已经不能给出继续看涨的依据,金钱和情绪是难以控制的。利润无疑是最好的驱动力,对于这其中我们应该经历过上半年国内植物油的巨额进口,进口限制仍然可以购买供过于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钱不眠不休。

全球大豆产量增长,在利润强劲的带动下,棕榈油产量只是时间问题,油价不太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为应对疫情而释放的流动性也面临着通胀压力下收缩的预期,这取决于哪个倒霉的鸡蛋将获得最后一根棍子。极端市场驱动的价差和价格也难以逃脱极端,包括油比,大豆棕榈价差,套利到极端。

我们仍然建议低参与油粕比例的长,植物油1-5套和05豆掌做扩展。单边空头不会持久,国内需求不够强劲,不足以构成关键的负面因素。

本文摘自CFC农产品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