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油:現在從一開始就站在10000大關上

以下是我們對植物油價格的了解:

豆油的彈性來源于:高基差下的收斂期和豆粕下落後的跷跷闆效應。

豆類的逆轉勢必給豆油的天花闆帶來壓力,但豆粕的下降打開了豆油的潛在上升空間。

未來10-11個月大豆到港量持續不足,支撐豆油基數差異,在基差相對強勁的環境下,我們仍然難以看到植物油拐點下降。

豆油:現在從一開始就站在10000大關上

資料來源:氟氯化碳農業研究

壓榨行業的電力限制和未來大豆的到來将成為10月至11月油脂的重要支撐

我們預計,10月至11月平均每月到貨量為687萬噸後,9月份運往香港的大豆仍隻有約720萬噸,平均每月缺口為100萬噸,是後期基礎市場的重要支撐。目前,華北市場出現了豆油回升的緊張局面,其實可以提一下,華北地區的基價已經漲到700多,華南地區預計會漲到750,高基差的局面可能會再持續一個月。

豆油:現在從一開始就站在10000大關上

馬來西亞棕榈油庫一遍又一遍地來回移動

棕榈油市場的強勁取決于印度出口需求的增加,預計到今年年底,出口需求将從200-210萬噸降至160萬噸。馬來西亞的需求受到印度的推動,印度9月份植物油進口飙升至140萬噸以上,以支撐價格。随着10月份出口疲軟,我們再次受到印度進一步減稅的支援。最新的SOPPOMA資料顯示,10月上半月棕榈油産量環比下降0.2%。

根據我們對這些地區的了解,8月至9月印度尼西亞的強降雨嚴重阻礙了加裡曼丹中部和東部的産量,9月份的産量環比下降了10%。

豆油:現在從一開始就站在10000大關上

原木混雜能源革命的變化:油比重回升

根據産能時間,市場尚未完成原木的全價定價主題,在石油巨頭和大糧商支援的減排目标和稅收抵免方面已進入可再生柴油産能擴張布局,據了解,2021-2024年在建産能超過40億加侖/年, 幾乎是現有容量的五倍。

關于生物燃料對豆油需求的猜測已成為價格起飛的爆發點。大豆油主要用于生産生物質柴油燃料,除了衆所周知的生物柴油外,還包括可再生柴油燃料。與生物柴油相比,可再生柴油不受混合比例的限制,原料多樣,除植物油和動物脂肪外,包括農作物稭稈等纖維素原料,具有較強的減碳效果,成為未來生物質柴油的發展方向。

在産能初期階段,預計投入仍以豆油為主,這将是未來美國豆油進一步進一步進入倉庫的主要驅動力,植物油需求主題也将對美國大豆壓榨提出更高的需求,但随後美國豆油需求量上升, 不能兌現成豆粕的效益,反而有較大程度的分化。國慶節假期剛過,我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油粕離别上,美國豆油上漲4%,美國豆粕下跌5%。

理性人的思維并不高,但有意思的是,"在音樂停止之前,讓舞蹈"成為現實世界超理性的象征。我們預計,随着長期植物油需求方的釋放的有利釋放,多頭頭寸的油品比率仍然較好,甚至有望重新整理此前的高點。

李洪簡評論:

繼馬掌油站5000小目标之後,今天連豆油也觸及了10000——一個大家都以為會到來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就達到的位置。在全球供應鍊收緊和疫情引發的淡化的背景下,供需不比對和流動性泛濫導緻許多大宗商品退出今年的反彈。雖然不像有色、黑、化工等品種,但金融屬性較強的農産品品種也被認為是最先興起的。工業原料價格的上漲也可以傳到下遊,但國家調控的糧油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給行業内很多企業帶來了麻煩。

壓榨企業經曆了半年大的虧損,隻是在缺乏豆類和電力限制下炒作才獲得正利潤,但産量仍然有限;

雖然在音樂停止之前努力跳舞很重要,但市場不僅在事實和資料的兩個次元上進行交易,而且在情感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次元進行交易。但這種打鼓遊戲反過來可能還是會成為一股退潮,知道誰在裸泳的經典案例中,這次強烈建議做很多油脂在我看來不是很合适,至少基本面已經不能給出繼續看漲的依據,金錢和情緒是難以控制的。利潤無疑是最好的驅動力,對于這其中我們應該經曆過上半年國内植物油的巨額進口,進口限制仍然可以購買供過于求,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錢不眠不休。

全球大豆産量增長,在利潤強勁的帶動下,棕榈油産量隻是時間問題,油價不太可能無限制地上漲,為應對疫情而釋放的流動性也面臨着通脹壓力下收縮的預期,這取決于哪個倒黴的雞蛋将獲得最後一根棍子。極端市場驅動的價差和價格也難以逃脫極端,包括油比,大豆棕榈價差,套利到極端。

我們仍然建議低參與油粕比例的長,植物油1-5套和05豆掌做擴充。單邊空頭不會持久,國内需求不夠強勁,不足以構成關鍵的負面因素。

本文摘自CFC農産品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