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清初的印坛,程邃之后大约50年,在福建莆田出了一位篆刻名家,叫林皋,他是工稳印风的承接点,因为他的印风上面承接明末的汪关,后面开启清末的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在李刚田主编的《篆刻学》中,他在篆刻史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李刚田《篆刻学》中的明清流派图)

你看,林皋的位置就在汪关与赵叔孺、王福庵之间,现代中国印坛,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一路工稳印风盛行,是基于这种印风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它安静,眉目清楚却又不事花俏,且带有强烈的工艺、装饰属性,而且它多以朱文为主,适合用于鉴藏印(包括藏书印)、斋馆印(因为它不至于污损图书和收藏品)。既然是流行印风,就是市场的选择,那么,作为篆刻学习者,这种印风是必须深入研究的,于是,到了清初这个时间段,我们必须把林皋的印拿来细读一读,比如这方“青山绿水共为邻”: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林皋和他的“青山绿水共为邻”)

林皋(1657一1726以后)清初篆刻家,字鹤田,一字鹤颠,后又更字学憩,原本福建莆田人,后徙居常熟,其印风受汪关和沈世和影响。实际上,他的代表作是“杏花春雨江南”,如图: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林皋和他的“杏花春雨江南”)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拿来临摹,但我们认为,“杏花春雨江南”这方印虽然名气很大,其精彩程度地远不如“青山绿水共为邻”,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这是一方“细朱文印”,这很准确,如果说成“元朱文”或“圆朱文”则不准确,因为这方印虽然是细朱小篆,但它的章法却揉合了汉印的章法,没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笔“接边”(这是元朱文印的特征之一),印面文字的稳定全赖文字本身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完全不依靠边框的帮助。

严格来说,这方印的边框只是起了框住印文和团聚印文的作用,增加了印面的印章属性而已,这与“元朱文(或者圆朱文)”的章法有差别。

不接边,但每个字又站得稳,靠什么呢?

1、靠文字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我们可以把这些“坐标线”挑出来,并做出它的延长线,实际上,这些水平线和垂直线给文字的稳定提供了“网状坐标”,如图: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精确的纵横坐标线)

我们看,成为纵向坐标的是“青”字上部的“生”部的中竖,“山”字的中部两竖,缘字“糸”部的中竖,右边“彖”头部两竖、底部一竖,“为”字中心一个短竖,“邻”字“火”部中竖、“邑”部下部短竖……也就是说,只要遇到需要完全垂直的竖线,哪怕是一条短竖,它也是完全的垂直,直上直下,与竖边框完全平行,与横边框完全垂直;同理,所有能够做到完全水平的横线,哪怕是短短的一横(比如“青”字下部“丹”部的中横),它也是完全水平,与横边框完全平行,与竖边框完全垂直。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坐标网”。在这个坐标网里,每一笔都精确妥帖,丝毫不错。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陈巨来治印墨稿》封面)

后世的陈巨来先生设计印稿时(见《陈巨来治印墨稿·前言》),这些坐标线,依靠折叠印稿纸的折痕来实现,有些初学者,初学印稿设计,甚至用坐标纸来打草稿,就是这个原因。“工稳”,就是工整,稳定,其基本要求,就是位置精确!否则,就谈不上“稳”,“工”也无从谈起。

2、靠文字内部部件之间的咬合,靠字与字之间的揖让。印面文字的安稳与重心团聚、稳定,还来源于文字内部部件的咬合,也来源于字与字之间的揖让关系。印面上下结构的字,必然上下连接或榫卯咬合,比如“青”字上部的“生”与下部的“丹”是连接在一起的,“共”字上下部也是连接在一起的,“缘”字的左右是连接在一起的;“为”字的上下部分是“咬合”的,“邻”字的左右两部分也是“咬合”的;当字是独体字,就与其他字之间互相揖让,比如“山”字的头部上顶到了“青”字底部的空隙,而“水”与上部的“缘”,下部的“共”也互相穿插、揖让。甚至“水”字的横向拉长,“缘”字也有向左、向右伸出的部分,都与左右相邻文字互成穿插之势,使印面三列文字紧紧团聚为一体。

读印:林皋“青山绿水共为邻”,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连接与咬合穿插揖让的细节)

这是一方多字印(词语印大多数是多字印),多字印要注意章法,以上所说的咬合、揖让、穿插是必备手段。

这方印作需要注意的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充分利用了文字的象形因素。即“山”骨高耸与“水”脉横流。中国汉字的起源,最早来源于象形和会意,象形就是“画成其形,随体诘诎”,所以,“山”是高耸的三个山头连在一起,“水”字就像水面的波纹,小篆虽经文字改造,象形意味大大丧失,但很多字依然保留有象形的痕迹,在创作篆刻作品时,这是可以利用的审美素材,比如这方印里的“山”和“水”,实际上就完全保留了它的象形意味。“山”字就像高山,“水”字就像流水,这也正是印面词语“青山绿水共为邻”的意趣所在。

林皋的高明在于,他把“水”字横向安排,成了横流之水,既连通了印面文字,又形成“水流”的意像联想,他把“山”字向上高耸,既在印面右下部留出大面积空白,使印面疏密对比明显,同样也形成“高山”的意像联想。

这方印的“工艺装饰性”其实也很重要,我们以后读陈巨来的印时会专门再说,这方印,暂时就只说这么多。

(【布丁读印】之8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