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提示:今天,研究刀伊入寇和元日战争,不管是日本学者还是中国学者,更多都是停留在军事的层面上,鲜有提及这两场战争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印象。也就是说,两场战争促成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他们对“神风”(台风)的崇拜。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回答是有过,至少有过两次。

一次是刀伊入寇;一次是元日战争。

刀伊入寇,鲜为人知。“刀伊”意即东夷,是朝鲜半岛高丽国对高丽北面及东北面外族人的蔑称;“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因为这次入侵事件在中国的史料里基本没有涉及,而日本的史料将它记得很清楚,所以,也就有了日本记载角度上的“刀伊入寇”的名称。现在,我们的一些史料工作者将此次事件称为“刀伊入侵”,虽然与日本的记载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这里面的“情感因素”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刀伊入寇是日本史上第一次正式遭外国势力入侵,日本记载的具体来源是当年日本太宰府向日本朝廷上报的解文,及日本平安后期的诗文书札集《朝野群载》。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时间是:1019年。这一年是我国宋真宗天喜三年、日本宽仁三年。

具体经过是:三月二十八日,一个拥有五十余艘船的船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对马,快速攻占了对马、壹岐两岛,杀死壹岐守藤原理忠,并将岛上居民全部杀光。看得出来,生活在岛屿上的日本人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想到外来势力全入侵他们,甚至没有搞清入侵者是谁,所以,也便无从谈起防卫与抵抗。四月七日,刀伊军由北九州筑前怡土郡丝岛登陆。由于措不及防,相邻的志摩、早良诸郡郡司地头们乱作一团,连组织防御的行动都没有,纷纷逃离庄园。刀伊军每攻下一地,便在掠夺物资之后,将房屋烧毁,之后才大摇大摆地离去。

因为是“大摇大摆”,所以,处理俘虏手段很残暴:刀伊军将其中的老人和儿童就地处死,然后把精壮青年用船运走,充作奴隶。

这之后,地方豪族才组织起了一次反击。即一个叫文室忠光的地方豪族,趁一支刀伊军不备,率部反击,射杀刀伊军数十人。这次反击也让刀伊军改变了入侵的方向,第二天将掠夺方向转到了那珂郡的能古岛。九日早晨,刀伊军迎来了一个叫大藏种才的人抵抗,大藏种才率手下十余人用弓箭将刀伊军射退,随后的一天海上起了风浪,刀伊军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而这也让日本人回过了神。

女真士兵

十一日,天未亮,日本太宰府秘密派遣早良郡、志摩郡的守军前往守备船越津码头。第二日,战事再开,豪族首领财部弘延单骑至刀伊军驻地辕门前弯弓搭箭,射杀刀伊军四十余人后返回本阵。这让刀伊军多少有些慌张,再加上远道而来,军心涣散,很难组织起力量再次进攻,只好选择海路退回。

日本太宰府军乘胜驾船三十余艘追击,刀伊军逃往肥前松浦郡。但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肥前松浦郡已有了战斗的准备,当地豪族集结乡里迎击刀伊军,射倒刀伊军数十人,迫使刀伊军再次逃到海上。刀伊军在沿海游弋数日,见海岸处处戒备森严,在船越津码头的太宰府军也严阵以待,已经没有进攻并取胜的可能,只好选择撤退。至此,持续十余日的“刀伊入寇”事件结束,日本人通过审问俘虏才知道来犯者不是高丽军,而是叫做刀伊的异族,并根据地理方位的确定他们是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

忽必烈画像

元日战争是指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

战争的背景是,蒙古帝国消灭金朝以后,负责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于1260年在中原即位称帝。同年,高丽元宗向其称臣,高丽成为其东藩。1264年忽必烈定鼎燕京,以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于两年之后要求高丽派使者奔赴日本,希望与日本“通好”,甚至想让日本投降,和高丽一样称臣,但日本人不干,甚至拒见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忽必烈由此发动了战争。

第一次战争忽必烈派出了三万多人的兵力,第二次动用的兵力约有十万人,战争规模要比第一次大得多。但两次战争的结果均是失败,而且,在两次战争中,均有不少船只因为台风而遭到损毁,不少元军被溺死。今天的历史学家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两点:1.元军不适应海战;2.元军的战船有问题。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不适合海战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明显,我们不多说。战船的问题大约是这样的:当时,元军让中国南方沿海的汉人和朝鲜半岛的高丽人负责造船,而其统治者又对南方沿海的汉人和朝鲜半岛的高丽人进行了残酷压迫,导致两地对于造军船的事很反感,结果是不但造出的船质量有问题,而且故意使用错误的船型,造成了船只极易被台风损毁,而蒙古人对此又一无所知。

两次战争之后,忽必烈于1286年试图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时在南方发动的对越南陈朝的进攻受挫造成国力匮乏而作罢。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今天,研究刀伊入寇和元日战争,不管是日本学者还是中国学者,更多都是停留在军事的层面上,鲜有提及这两场战争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两场战争促成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他们对“神风”(台风)的崇拜。

熟悉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在前面的文字里,我们提到女真人入侵壹岐岛时杀死了藤原理忠,但藤原家族在当时的日本耀眼,当时的代表人物叫藤原隆家。刀伊入寇之后,日本朝廷对太宰府权帅藤原隆家等有功之人进行了封赏,使藤原隆家成了击退了刀伊入侵的人物,成了日本最初的击退了在日本领土登陆的敌军的人物,并以武艺闻名于世。

藤原隆家

9世纪初,日本兵役改行“健儿制”,导致服兵役成为贵族的专制,以致军队素质一落千丈。正于此时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干脆让这些农民专门负责保卫工作,一些寺庙、神社也组织了“僧兵”。但这种形式其实是各自为阵,战时很难组织在一起,像是一盘散沙。刀伊入寇让日本本土第一次受到来自大陆的武力威胁,其后,日本人那种各自为战、单挑独斗的战斗状态逐渐减少,进而形成了以选士制为基础的军团军制,各军团在统领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军队整体的防御能力与战斗能力无形中被加大了。

虽然,此前日本史籍上不缺少个人英雄主义(武士)的事例出现,但军团军制的武士才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武士的产生,也就是说,武士在这里才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才成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同样地,虽然“武士道”这个名词在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家统治德川幕府就已经出现,但被赋予“道”的真正精神,也应该是这个时候。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到了元日战争时,日本武士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了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但显而易见的是,元日战争让“武士道”又多了一面旗帜——“神风”——元日战争过后,日本幕府找到了继续统治国家的借口而不是将权力交给天皇,日本人也因为这场战争开始崇拜“神风”,认为自然界总有强大的力量保佑他们的国家,这使得“武士道”的“道”多出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旗帜不可能没有意义,正是在“神风”的感染和昭示下,日本的武士们才在后来更加勇猛,并且极端和残忍起来的。

现在,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这两次入侵,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改变了日本“武士”甚至日本的命运。

中国人入侵过日本吗?有过2次,让日本“武士”崇拜起了“神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