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你要是不捣乱,等妈妈忙完,就带你出去玩”;

“你要是好好吃饭,妈妈等下就给你买糖吃”;

“你要是好好学习,妈妈就给你买你想要的玩具”;

“你要是听话,妈妈就更爱你”

……。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喜欢运用“讲条件”的方式来和孩子达成交易,这样的方法既好用又省心,妈妈和孩子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看似“双赢”的背后,真的百利而无害吗?其带来的潜在心理影响,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都喜欢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听话”和“买糖”是什么关系,妈妈希望孩子听话、孩子希望得到一颗糖,通过交易的方式来满足孩子和妈妈双方的需求。表面看起来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形成的概念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讲条件会把孩子引入一种“误解”的思维

孩子的思维很简单,当你运用讲条件的方式来跟他交流时,他立马就会对条件内的事物进行一个自然排列,并列出来哪个东西好哪个东西不好。

“你要是好好学习,妈妈就会给你买玩具”,本来孩子学习就是他分内的任务,你这样和他做等价交易,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好好学习是“很困难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学习如果是件好事干嘛要用玩具来交换?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讲条件会给孩子留下负面影响:他们会觉得妈妈关心我、爱我都是“有条件的”

有的时候,家长跟孩子做条件交易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希望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其实这样的方法不仅不会带来长久的正面影响,反而还会在孩子的内心造成负面影响。

孩子会觉得,妈妈爸爸关心我、爱我都是有条件的,不然为什么他们要跟我说“我听话,他们才会爱我呢,是不是我不听话他们就不爱我了”。

讲条件太多,会让孩子把本该做好的事变成需要家长的威逼利诱才能做好的事

本来孩子听话、好好学习这是他们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家长总是拿各种条件去和他们做交易,就会让孩子把本该做好的事变成需要家长的威逼利诱才能做好。这样的教育方式无形中就把孩子引入到了一个不学习、不肯吃苦、没有上进心的性格。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家长总是和孩子“讲条件”,会给他们的性格带来3个不利的影响

孩子爱计较、爱讨价还价,你让他做点什么事他都要和你说一说“做这件事的条件”,背后的原因就是出于“家长平时喜欢跟孩子讲条件的后果”。然而讲条件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远远不止这些。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物质

家长如果经常拿物质来和孩子“讲条件”,会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潜意识:“我喜欢的东西都要满足家长的需求才能得到”,一开始可能只是一颗糖果,慢慢就会变成一个玩具、一件衣服甚至更贵的东西。孩子也会在家长“讲条件”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物质,无法自拔。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孩子会变得爱计较、爱讨价还价

当孩子得到了某个奖励是通过和家长讲条件获取的,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容易、付出了很多。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懂得下次再有交易时,自己是不是可以和家长讨价还价,要求妈妈给自己买更喜欢的物品来达成交易。

一旦家长没有底线地遵从,孩子就会变成非常爱计较、爱讨价还价、一点亏都不肯吃的性格。

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讲条件”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作为父母你要求他做什么都给他提条件,那么下次他也会有样学样把这种行为带到社会中。和同学交朋友要条件还价、别人跟他提点要求他也要斤斤计较,家长经常性“讲条件”无形中就在把孩子的思维性格往一个不好的方向引导。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不希望孩子爱计较、讨价还价,家长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和孩子讲条件是治理他们不良行为的错误做法,更不要指望通过讲条件来达到长期的激励效果,反而还对他们的性格品行发育不好。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一个爱计较、讨价还价的人,那么家长平时需要在教育上讲究一定的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不要用家长的爱去和孩子做交易,父母都爱孩子,但是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爱”,他们很容易会把“你说的爱的交易当真”,结果以为你不爱他、或是你的爱是有条件的。给孩子一份“无条件”的爱,这样的爱不是溺爱,而是温柔有边界的爱。

温柔是指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可靠感;边界是指不是孩子有任何需求都无条件满足,只有合适且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原则上的事坚决不能妥协。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学会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

孩子虽小,但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个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法,千万不要把大人的思想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现在没有经济能力能够独立,只能依靠着父母,但是他们的人格和精神却是独立的。如果你希望将来的孩子能够大方得体、品行端正,请记住,给予他们尊重。

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

“你希望孩子做到某件事,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做、不肯做、磨磨蹭蹭的”。面对这种情况,讲条件并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你应该让他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想先和小伙伴玩。

那你就给他个选择:你是要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半个小时还是先和小伙伴玩一会再写作业?如果你选择先和小伙伴玩,那你可能会错过晚饭时间点,可能就没有晚饭吃。这个选择权利给到孩子,让他自己做决定,既能起到一定的督促效果,又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愚蠢的家长,就是这样跟孩子谈条件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育儿知识以及经验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