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前几天,听到了一个噩耗,一位相处得很不错的同事,不幸离开了。现在的心情,犹如万箭穿心,她是那么的乐观开朗,年仅36岁,非常的能干,然而,她离开的原因,竟然是“累S了”。

真的不敢相信,平时有说有笑,上个礼拜还在一起聊天,三天以后,她却因为生病,早早地离开了我们。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真的无法接受!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以前,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谈论“生命的意义”,没有想到生命真的是如此脆弱吗?

这位同事,平时工作,非常的认真积极,所以也会有熬夜的习惯吧。时间长了,她的身体也出现一些小毛病,但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前段时间,她做了一个小手术,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可是,没有过几天,就看见她去上班了,她确实是怕耽误工作,有非常强的责任心。

除此之外,同事在家庭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总是会为孩子精心地做一些美食,经常熬夜陪孩子写作业,为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可以看出来,她对孩子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

同事在我们面前,总是表现得很积极乐观,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别人,却把痛苦留给了自己。

同事是典型的“好员工”“好妈妈”,自己承受了太多太多,唯独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尤其是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恨不得做“超人妈妈”,替孩子“分忧解难”。

但是,同事的离开,让我明白,要想做一个好妈妈,首先要学会“偷懒”,让自己“轻松”起来。

只有自己好好地活着,才有能力去爱孩子,才有机会去拥抱世界。

1

会“偷懒”的妈妈,帮助孩子独立

孩子从出生开始,妈妈们就开始像个陀螺一样从早忙到晚,自己身兼数职,厨师、家庭教师、保姆等,硬把孩子养成了“巨婴儿”。

美国的教育家詹姆斯博士曾说:

“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当你做满了90分,孩子只有10分;

电视节目上,有位妈妈正在喂8岁的儿子吃饭,原因竟然是,妈妈害怕孩子自己用筷子不安全,竟然亲手喂孩子吃饭。结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还不会用筷子。

这位妈妈平时对儿子,简直是“百般呵护”,帮孩子穿衣服,帮孩子刷牙,帮孩子收拾书包等,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自理能力。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其实,妈妈为孩子做那么多事情,表面上是妈妈太能干了,实际上,会削弱孩子的能力感。让孩子不得不依赖妈妈。

要想培养一个独立自强的孩子,妈妈要学会偷点懒。

“懒”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贬义词,并不是说,妈妈可以什么都不做,而是选择恰当的方式,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尝试”!

微博上有一位“懒”妈妈。她有两个儿子,她分享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两个孩子从1岁开始,就学习自己吃饭。3岁的时候,可以独自穿衣服、整理衣柜,还会帮助妈妈扫地。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这位妈妈,平时特别“懒”,自己做饭的时候,会让两个孩子帮忙洗菜,虽然孩子们做得不好,但是,她从来都不会批评他们,而是让孩子不断练习。

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妈妈给儿子买了一个闹钟,告诉孩子提前一天定好闹钟。等到起床的时候,妈妈不会主动叫醒他们,而是,让孩子们独自起床。

有时候,铃声过了,孩子们还是没有起床,妈妈会扮演成大灰狼,来敲小兔子的“门”,每次孩子们都会,高兴地配合妈妈。

如今,两个孩子的自理能力都很强,自己叠衣服,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写作业,总之,孩子们自己能干的,妈妈都不会去插手,简直就是一个“懒妈妈”。

这个妈妈,表面上很“懒”,但是却成就了孩子,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独立。

2

会“偷懒”的妈妈,帮助孩子更优秀

波妈有个朋友,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小名叫美美。

她的女儿,今年7岁。有一次,朋友带女儿去参观了一场钢琴演奏会,女儿被钢琴演奏家,深深地吸引。于是,她和妈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以后,也要当一名“钢琴家”。

面对女儿的“理想”,朋友非常开心,并支持孩子。于是,她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女儿还让妈妈给她报了钢琴班。

美美刚开始,非常的积极,每天回家都会主动弹钢琴,可是时间久了,她就感觉弹钢琴枯燥无味。所以,开始找各种理由,想放弃“钢琴梦”。

朋友看见美美的现状,心里有点着急,不过她没有“强迫女儿弹钢琴”。而是,在吃饭的时候,故意和她的老公说,“咱们女儿弹的钢琴有很大的进步呢,看来这孩子还挺有耐心的。”

朋友还专门在美美面前,“假装”自己不认识“五线谱”,请教女儿如何学习五线谱,美美看见自己的妈妈还要让她“教”,顿时有了兴趣,开始认真学习钢琴。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后来,美美在她妈妈的不断鼓励下,越来越喜欢弹琴,还参加了学校的各种演出,并且被学校的老师点名表扬。

美美现在不仅喜欢弹钢琴,也喜欢和小朋友交往,并且性格变得开朗乐观,更加自信起来。

朋友虽然在女儿学习钢琴的时候,经常“偷懒”,没有时时刻刻监督着孩子,表面上,她什么都没有做,实际上,她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妈妈。

朋友利用“无痕引导的方式”,让“没有耐心的女儿”,渐渐喜欢上钢琴。

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妈妈,看到孩子“不争气”时,就会喜欢唠叨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厌烦,甚至会产生逆反的情绪,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路。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父母逼着孩子学钢琴,结果孩子为了逃避钢琴课,直接从楼顶上跳下去,酿成悲剧。

所以聪明的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懒得去唠叨”,孩子才能变得更加自律和优秀。

3

会“偷懒”的妈妈,帮助孩子更幸福

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过: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所以说,妈妈的情绪是家里的体温计、晴雨表。

现如今的妈妈们,为了家庭和孩子,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圈子”,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似的,在日常生活中,等待妈妈的是做不完的杂事和琐事,恨不得自己变成超人。

当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助妈妈做家务的时候,许多妈妈会认为孩子碍手碍脚,索性自己来做,渐渐妈妈做得越来越多,孩子也不再主动申请干活。

妈妈承受太多的压力,就会变得焦虑起来,时间一久,妈妈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孩子也会变得的小心谨慎。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一个焦虑抑郁的妈妈,必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敏感自卑的孩子。

妈妈只有先爱自己,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温暖孩子,给予孩子爱和力量。

妈妈应该学会适当地“偷懒”,家务活不想干,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自己不想洗碗,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不想整理衣柜,可以暂时不去整理;屋子有点乱,可以让爸爸一起帮忙。总之,妈妈要学会“愉悦自己”,这样的妈妈可不是真的“懒”,而是学会“呵护自己的需求”。

这会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让孩子明白,自己属于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相应的家务,而不是理所应当由妈妈自己来承担所有的家务。

作为妈妈有义务将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给孩子全心全意的爱,但如果以“大包大揽”的方式去培养孩子,不仅会让自己身心疲惫,抑郁焦虑,势必会让孩子变成“弱能儿”。

所以,妈妈只有学会适当的“偷懒”,才能让孩子变得幸福!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同事的离开,真的让人很痛心。希望她在另外一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别让你的一“声”再见,变成一“生”再见。 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希望天下所有的妈妈,好好地爱惜自己,好好地保重身体,好好地度过每一天!

36岁的她离开了我们,原因竟然是“累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