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历史终将会远去,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多达30万,泯灭人性的“三光”政策让日军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还有细菌战、毒气战等等,这些屈辱的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后人应该铭记这血的教训,努力建设伟大富强的祖国。

为了提醒后人不要忘记战争的硝烟,每年电视台都会播放一些抗战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且不论有些影视剧是否失实,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日军中总是有大佐这个人物的设定。

在中国有句话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位有血性和斗志的中国军人都以叱咤风云的将军一职为奋斗目标。

可是日军不一样,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当大佐,这是为什么呢?日军的“大佐”等于我军的什么军衔呢?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日军的大佐军衔

军衔制是一个国家的军队步入正规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成立之初就有过实行军衔制的想法,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依次是在重庆谈判之后,但是这两次因为局势的多变都没有实施。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将士,也为了使我军快速地步入正规化,经过一系列的筹谋,1955年我国第一次在全军实行军衔制,授予了十大元帅等军衔。

在我国军衔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责和使命,每一位被授予军衔的人都是经过了战功、能力、资历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十大元帅也好,十大将军也好,每个人的战绩都可以写一部传奇的个人传记。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在我国,想要获得高等级的军衔,靠的是实力,以十大元帅为例,他们凭借都是自己的能力才,所以在中国,每个士兵都有当将军的可能。

日本军队的军衔制也经历过几个时期的变化,在二战时期日本的军衔分为四个大的等级,分别是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

准士官是最低一级是士兵,没有再分具体的小等级,其余的三个较高等级又分别分为大、中、少三个小级别,而大佐就是佐官中的最高级。与我国的军衔相比较,日本的大佐基本上跟我国的大校军衔差不多。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按理说大佐连最高级别将官的序列都没有进入,为什么二战期间的日本士兵都将大佐当做奋斗的目标呢?难道他们没有更大的追求吗?

当然不是,二战期间的日本军人抱着效忠天皇陛下的誓死决心侵略中国,对于日本天皇来说,也是有忠心和抱负的士兵,他们不想当少将或者更高级别的领导,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基本的现实。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职业天花板

日本在古代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军人干预政治。从中国的南宋到清末,日本一直处在幕府的统治之下,称之为幕府时期,幕府曾经是一个权力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机构。

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这三个幕府左右日本天皇的时间长达600多年,即便后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天皇也重新执掌了大权,可是根深蒂固的幕府在日本军中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

幕府这个曾经掌握了日本军权和财权几百年的机构,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心甘情愿地退出日本的历史舞台,所以在二战时期他们依旧在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能够在日本军中担任将官的都不是一般人物,不管他们的能力如何,个人背景绝对都是不可撼动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的军人分为两种,一种叫职业军人,一种叫非职业军人。职业军人就是指那些专门受过军事训练和教育的军人,而且还只能是日本的军事院校,他们才有资格做高级的军官。

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没有读专业军事院校的能力和机会,所以对于非职业军人来说,不管他们的能力有多强,出身就决定了他们的天花板。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日本军人不会发出这样的呼喊,他们已经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了,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都限定在了大佐这个目标上。

除了通过个人的奋斗很难实现将官的理想,可大佐这个职务的实权对于普通的日本士兵来说也是具有绝对的诱惑力的。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实权派的大佐

前文提到了,日军的大佐在二战期间跟我国的团级干部职务差不多,但是我国一个团的编制是一千人左右,最高不超过两千人,可是一个日本大佐所带领的连队人数则多达四千到五千,大佐实际指挥的部队人数跟我国的一个旅长相差无几。

大佐除了可以当联队长,也可以当作战参谋,无论是哪个职位,都拥有对部队的实际指挥权。

只有要实际的权力在手中,哪怕是个大佐,也比拥有少将军衔但是没有实际军权的人要风光。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再者来说,日本的将官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世袭的,这些人未必有真才实学,即便是到了战场上可能还不如大佐的作战指挥人能力强,日本统治者自然也是知道这个实情的,所以大佐虽然职位不如将官高,但还是比较受重视的,尤其是在打仗的一线,依靠的还是大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经常有“大佐”这个人物设定。

据数据统计,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抗日军民一共击毙了83名日军大佐,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当时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二战日军将“大佐”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军队中军衔越高肯定是人数越少,而“大佐”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多,实权又比较大的军衔,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能够通过奋斗来实现的。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军队晋升机制也是明显的存在弊端,扼杀了很多士兵的可能性。

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军什么军衔?日军宁可不当少将,也要争大佐

小结: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可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并没有覆灭,这一些年也一直蠢蠢欲动,作为每一位中国人民,都应该谨记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不能再重蹈覆辙。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为了能争当大佐,做了很多血腥残暴的屠杀事件,日本的大佐跟我国的大校军衔差不多,可是日军大佐的实权却让他们宁可不当少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