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代表日记】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

【代表日记】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

编者按: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4日至17日在京举行,广大文艺工作者代表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论述的重要精神,共议共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新篇章。上海百余位作家文艺家代表参加此次盛会,我们邀请上海作家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甫跃辉,在北京记录他首次参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昨晚看昭通学院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入围稿件,直到凌晨三点多才看完。昭通是苦寒之地,不说跟全国比,就是在云南十六个地州里,昭通也算是生活比较艰难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小说家。在发现和推动作家走出去的过程中,昭通学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早上起来,好不容易醒了困,集体坐车前往北京饭店会议中心,今天上午的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听张宏森书记作《中国作协九届全委会报告》,二是听邱华栋老师作《关于修改〈中国作家协会章程〉的说明》。触动我的地方挺多,比如前者有一句“新时代文学要心怀天下,放眼全球,向人类的悲欢,世界的命运敞开胸怀,以平视的目光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自然是任何一个优秀写作者都应该要求于己的。

【代表日记】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

而后者最触动我的,是提到在新的《章程》里增加了第十五条,“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延伸手臂、扩大覆盖,加强文学公共服务,开展文学推广和普及,推进文学志愿服务,促进全民阅读,夯实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社会基础。”我前面说到的昭通,就是无可争议的文学的基层。

我自己也生长在基层,是和昭通遥遥相对的西南边疆保山。保山虽远离文化中心,但仍有不少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远的可以说到明朝,杨慎因为“大礼议”被贬保山(时称永昌),现在看《永昌府文征》里那段时间的诗文,杨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保山文学的大幅发展。而现在,就我所知,像很多基层一样,保山仍然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第十五条增加后,若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将让这些最基层的写作者直接受益。最基层的写作者受益,亦是当代文学生态的整体受益。

因为上海代表团和云南代表团都住在酒店十楼,他们在电梯那边,我们在电梯这边。我们总是在电梯口碰到,有云南朋友开玩笑说,你走错方向了,快回我们这边来吧。也有久闻其名的前辈,是这次才得以见面的。比如哈尼族诗人哥布、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鲁若迪基老师是今天认识的,他说,我们都知道你,一个云南人在上海。被老家人惦记,是挺温暖的事,而反过来,惦记故乡,惦记“基层”,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正是文学不变的主题之一。这让我想到鲁若迪基的《选择》:

“天空太大了/我只选择头顶的一小片/河流太多了/我只选择故乡无名的那条/茫茫人海里/我只选择一个叫阿争伍斤的男人/做我的父亲/一个叫车尔拉姆的女人/做我的母亲/无论走在哪里/我只背靠一座/叫斯布炯的神山/我怀里/只揣着一个叫果流的村庄”

【代表日记】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
【代表日记】惦记那些低处的土地

甫跃辉与云南作家纳张元、李达伟、吕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