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赚了点儿稿费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就断然抛弃你太太和孩子,你还有脸来我们家吗?”。

上世纪80年代,一位文化名人来找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的张仃喝酒,没想到的是,连人家的家门都没进去,便被张仃的太太陈布文一顿臭骂,然后砰的一声,把门儿给关上了。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陈布文的举动,让这位文化名人尴尬不已,从此再也没敢去张仃家,只是令陈布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事情,在几年后,竟然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50年的相濡以沫,竟换来丈夫的背叛,1985年,心灰意冷的陈布文选择绝食而亡,1年后,丈夫另娶新欢。

陈布文,江苏武进县人,父亲是晚清秀才,思想开明,这让陈布文得以接受文化教育,后来还考入常州学堂,对于文学,陈布文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天赋,13岁时,在《女子月刊》发表的文章获得一等奖。

后来,陈布文又陆续发表作品,因文笔酷似鲁迅,让人大吃一惊,只是当时的她并不知道鲁迅是谁,还是在老师的提点下,开始读鲁迅的文章,从此成为鲁迅的追随者。

然而,在那个年代,女人早早嫁人是常态,即便是才女,也不例外,16岁时,家里给陈布文物色了一门亲事,这让陈布文很不喜,于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她选择离家出走,独自来到南京,靠着卖文艰难生活。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就在陈布文到达南京前后,因为给地下刊物《潮水》编排设计而被抓捕的辽宁黑山青年才俊张仃,在同学们的保释下出狱了,出狱后,经老师张恨水介绍,来到南京,在《中国日报》、《扶轮日报》发表漫画。

他的《春劫》、《同志》、《乞食》等作品,都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意味,深深吸引了陈布文,很快,二人便相见,并且一见钟情,在玄武湖畔租了个小房子,过起了清贫而又安乐的生活。

成婚之时,张仃20岁,陈布文年仅17岁。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张仃、陈布文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文笔出众的陈布文,成为一名记者,并且很快成为鲁迅研究会的秘书,可谓风生水起。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相比陈布文,张仃混得就不怎么样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偶像是毕加索,走的路线是抽象派,他的绘画,并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甚至还被扣上丑化革命形象的帽子。

这一切,让陈布文很是担心,于是,瞒着丈夫,偷偷求人让他进了鲁迅艺术文学院,让他当了一名教师,可即便如此,张仃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1940年,张仃把女儿留给陈布文,只身一人去了重庆,直到1941年,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才重回重庆,在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从事创作。

张仃回归不久,整风运动开始,他早年间坐牢的事情,成了罪过之一,被污蔑为叛徒,遭到批判,见丈夫受辱,陈布文不顾一切,为丈夫辩驳,也因此,被强制管制。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这次风波过后,张仃放弃了作画,而是开始了美术设计,并且很快获得认可,新中国成立时,张仃还受邀前往北京设计国徽、纪念邮票等等,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解放之后,张仃的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担任实用美术系主任,忙的不可开交。

看到这一幕的陈布文,是欣慰至极,于此同时,她再次决定,为了丈夫和孩子们,急流勇退,牺牲自己的事业,因为,此时的张仃、陈布文,已经有了6个孩子。

当然,这一决定,对陈布文的前途,影响也是极大的,毕竟,当时的她,已是周总理的机要秘书。

回归家庭的陈布文,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夫教子中,学识渊博的她,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对对子、猜谜语、讲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对文字和写作的兴趣。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虽然孩子有大有小,但对他们,陈布文都是一视同仁,只有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才会稍有倾斜,她的孩子们,对她都极为敬重。

琐碎的家庭生活,并未磨灭陈布文对文学的热爱,闲暇之余,她也会提笔写一些文章,因为没有发表,被她称作“抽屉文学”。

很快,时间来到1966年,中国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张仃也未能幸免,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问他的《苍山牧歌》为何把傣族姑娘的脚画成水肿,又问问他的《大公鸡》为何看上去那么好斗,也有人问他的《向日葵》为什么要插在“骨灰罐”里,《油灯》里为什么没有灯油。

在无限的“上纲”上,那几年,张仃几乎九死一生,而陈布文始终不离不弃,陪伴在张仃身边。

1974年,张仃因病获准回京,夫妻二人住在香山农舍养病,日子这才相对好过了一些。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1979年,张仃在北京举办了“平反”展,他创作的焦墨作品首次亮相,人生也迎来了第二春,无论是名声还是威望,都大大提升。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许多像张仃一样的老友们,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时候,陈布文也发现,好多人变了。

比如,有一次,一个老友来家里做客,跟陈布文吹嘘自己的老伴儿是院长了,怎么样怎么样的,陈布文一听就火了,她直截了当道:“你是什么夫人是你的事儿,如果再说这种话,就立刻走人……”。

紧接着,便是文章开头那位抛妻弃子的文化名人,上门来找张仃喝酒,被陈布文痛骂的事情。

无论顺境逆境,陈布文始终坚守本心,安安静静生活,可谁成想,功成名就后,自己的丈夫也变了。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1985年的一天,陈布文看到一封信,这时候,她才知道,丈夫已经移情别恋,而这个女人,竟然是自己已经相识40余年的灰娃。

灰娃,原名理昭,陕西临潼人,在她12岁时七七事变爆发,在表姐的安排下,灰娃来到延安,进入儿童艺术学园,也是这时候,她与张仃、陈布文夫妇相识,年长10岁的张仃,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后的岁月中,灰娃有过两段婚姻,但都未能长久,浩劫期间,张仃、陈布文夫妇对她,不仅在语言上给予慰藉,还在行动上予以保护。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认识40年的老朋友,竟然成了第三者。

看到信后,陈布文曾质问张仃为何背叛,张仃的回答,让她如坠冰窟:“在她那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

从17岁嫁张仃,陈布文陪伴张仃50年,生育6个孩子,却换来这样的结局,这让陈布文如何接受?

陈布文:17岁嫁张仃生6子女相伴50年,丈夫移情别恋,她绝食而亡

最终,她选择以绝食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陈布文死后1年,灰娃嫁给了张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