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明朝不像唐朝那样,任用大量胡人作为将领。除了边疆的土司首领外,很少有胡人担任明朝的武将。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明末的大同总兵满桂不但是个蒙古人,而且尽忠职守,奉旨前往北京勤王,英勇战死在天子的脚下。

满桂到底是汉人,还是蒙古人,一直是个疑团。明史上说他是蒙古人,而他对崇祯说自己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世代是宣府前卫的军人。满桂对皇帝当然不敢撒谎,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一家是早期归化的蒙古人,并且一直是明朝军户。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不管他是不是蒙古人,满桂对明朝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刚刚从军时,满桂武艺高强,每战获有斩获,只是他喜欢赏金多过当官,直到快30岁时,才升到总旗官。这个官差不多相当于排长,手下50人。

明朝中后期,蒙古和女真都经常袭扰边境,战事频繁。满桂升得慢,花了十来年,才升到百总、千总、守备。不过,这样的好处是,满桂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又学会了如何与领兵的文官打交道。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萨尔浒大败后,明朝十多万野战主力被歼灭,许多将领战死。为了弥补军官的损失,朝廷选拔了一批年轻将领,调到辽东前线。满桂年轻虽然不轻,但官职不高,且打过不少胜仗。先后被督师杨镐、王象乾、孙承宗看中,很快升到了副总兵,离总兵只剩下一步之遥。

这得益于满桂非常符合这些文官心目中理想的武将形象:粗豪、耿直、勇猛,身先士卒,敢打敢拼。不像那些将门世家那样,喜欢打滑头仗,经常阳奉阴违。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满桂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和其他明将最大的不同是,他从不怯于和八旗军正面交锋。孙承宗把他当成一只拳头部队,总是用在关键的时候。

在修建和保卫宁远城时战斗中,满桂屡次出击,杀伤大量蒙古人和八旗军,保住宁远城,挫败了八旗军夺取宁远的企图。满桂因为这次宁锦大捷被升为总兵官,这是明朝武将能够做到的最高级别。天启皇帝还赐给他尚方宝剑。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随后,满桂被调到大同担任总兵。大同是明朝九边中的一个重要隘口,满桂一上任就下令加强戒备,重修烽火和堡垒系统,把原先松弛的防线重新稳固了起来。

公元1629年,八旗军突破长城防线,深入京畿要地,威胁到北京城。崇祯皇帝慌忙下令各地总兵勤王。满桂接到命令,立刻率领五千骑兵赶赴北京城。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满桂是最早到达北京的勤王军队之一。此时八旗军风头正劲,一发现满桂,便利用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满桂毫不畏惧,领兵直攻到北京城下,城上守军发炮进行支援,只是双方军队混在一起,炮弹还误伤了满桂和他的军队。

崇祯皇帝接见了满桂,赐他尚方宝剑,让他统领勤王军队。但是,各路勤王部队行动缓慢,满桂经过数次大战,兵力越来越少。在太监的催逼下,满桂不得不亲自领兵在北京城永定门外二里处扎下营盘。

明朝一大将,史书说他是蒙古人,奉旨勤王,战死在天子脚下

八旗军趁此机会,切断满桂与城里的联系,向他发动猛攻。满桂虽奋力血战,无奈兵少,寡不敌众,在天子脚下的北京城英勇战死。一直有传说,满桂是被友军的箭射死的,射箭的是关宁军。

崇祯皇帝听到噩耗极为伤心,大明失去了这位忠勇的大将。与其他勤王军相比,满桂从不以自身安危为念,与八旗军接连血战,这样的勇将实在太少了。

参考文献:《明史·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罪惟录·满桂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