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诚、随意、也给人力量,这是80后孙睿的《酥油和麻辣烫》

12月6日晚,作家、编剧孙睿走进人民文学出版社直播间,为读者带来新书《酥油和麻辣烫》的创作分享,并与作家、编剧全勇先,评论家丛治辰一起展开文学对谈,与读者互动,反响热烈。

作家孙睿,祖籍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多部,四部被《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选载。中短篇作品发表于国内各大文学期刊,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选载,入选各类年选小说集。

小说集《酥油和麻辣烫》今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集由八部中短篇小说组成,均以都市、当下生活为背景,写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真诚、随意、也给人力量,这是80后孙睿的《酥油和麻辣烫》

左起:从治辰、孙睿、全勇先

在活动中全勇先表示,小说集中第一篇小说叫《酥油和麻辣烫》,女主人公给他的感触很深。孙睿写的是都市女青年与一个西藏青年的情感碰撞,女主人公是那种漫不经心,大大咧咧的性格,但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敢,其实是一个现代都市人的勇敢。全勇先说,从开始这个人查出癌症,她如何面对这件事,一直到经历过一段情感的波折,最后把孩子生下来,这里有一种很圆润的东西,让他很感动。

全勇先认为,孙睿的小说不是设计出来的,跟他踢球一样,信手拈来。他说,孙睿的小说里也有真诚,也有随意,也有他的漫不经心,这一点跟他踢球的风格是统一的。

孙睿表示,《酥油和麻辣烫》这个故事最初是想拍一个公路片,一个都市女性上路了,她内心水深火热的在挣扎。她上路以后慢慢把自己内心很多像麻辣烫一样沸腾的、焦虑的、焦躁的东西平息掉,最终找到像酥油一样洁净的、明亮的、明确的生活方向。孙睿说,公路片是电影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类型,也是非常讨好或者讨巧的类型,因为人遇到事就想要上路。上路干吗?是想改变命运、找到真。同时这又是文学要做的事,所以利用公路这个动作,让她去完成心灵之旅。

丛治辰则认为,这部小说集的剧本感确实很强,很多情节具有镜头感。小说这个文体如果在今天还能不断发展壮大,依然存在生命力的话,恰恰是因为它庞大的容纳力。当小说跟评戏、京剧同台时,它会从那里吸收很多东西。今天看到的很多明清话本,其实跟戏剧舞台是有很复杂的关系。到了印刷时代,小说又是一个样子,它跟诗歌、跟话剧都有一些互动。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小说不跟镜头语言互动,倒是很奇怪的。70后里面最早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徐则臣,在读大学的时候就讲过,他的小说其实从电影当中吸收很多东西,他写小说时脑子里是有镜头感的。丛治辰相信,即便不像孙睿和全勇先这样从事电影工作的人,只要是现代人,就一定跟巴尔扎克不一样。所以这种镜头感进入小说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做得好不好。

另一方面,这个小说集特别打动他的地方在于,孙睿像很多今天的小说家一样写了失败的故事,写了失败青年。但很多人写失败青年是一味地颓废下去,主人公最后都是要变颓废的,是要消失掉的,是要躺平的,或是要变成社会泡沫的。可是孙睿总是在小说当中给人力量。从治辰指出,孙睿的好多小说到最后特别有劲儿,一句句地顶上去,结尾像欢乐颂般的哀嚎,让他一下觉得这种小说太棒了。而这种感觉又是太奇怪,太复杂了,跟他以前的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这种小说是只有今天40岁的孙睿才能写出来的。

真诚、随意、也给人力量,这是80后孙睿的《酥油和麻辣烫》

《酥油和麻辣烫》出版后,同时也受到了各界关注。演员吴刚表示,多年前演过孙睿小说中的人物,那是一个性情幽默、充满生活趣味的父亲——当然身边也少不了一个叛逆的儿子。多年过去了,听说孙睿也当了爹,我猜:他应该也从一个企图颠覆世界的青年,变成一位用幽默和乐观化解生活困顿的80后父亲了吧!这是他的新作品所呈现出的面貌,希望日后能再演个他写的“爷爷”。

演员刘琳表示,和既是小说家也是导演的孙睿有过短暂的合作,能感受到他的创作注重细节,在人物情感上下足功夫。尤其是故事出乎意料的反转,透出他创作的灵动与深情。

作家石一枫认为,孙睿以青春小说成名,近期的中短篇小说则体现了一个成熟作家的品质。对于生命、生活的理解独辟蹊径,宽厚之中保持了深邃的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贴近现实的笔触写出抽象的况味。

编剧王小枪则提到,十几年前和孙睿就认识了。那时候我们二十多岁,大家都叫他“老孙”。现在他真的朝“老孙”方向发展了,主人公身上多了“沧味儿”,叙事也更老练。老孙爱用第一人称叙事,加上他的姓,总给人一种“俺老孙”的感觉。可这些“俺老孙”们都不是神通广大的人,而是在泥潭中挣扎的人,仿佛佛祖在考验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赐予他们自救的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