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作者丨叶丫丫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3. 将时间具象化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跟我们在时间问题上讨价还价,是因为他们还小,对于时间的概念把控能力还不足。

明明说玩10分钟就走,可孩子偏偏玩了10分钟还要再玩10分钟,是因为他根本不明白10分钟究竟有多长,在时间的流逝中,他根本没法提前做好立刻停止玩耍的准备。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父母的具象化引导。

这一点,我身边有一位宝妈西西,就做得特别棒:

跟孩子一起去商场玩,她会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如果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3次,就告诉我们到回家的时间了,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好孩子哦!”

在孩子同意之后,他们出发来到商场。

铃声第一次响,她会提醒孩子,再响两次我们就回家啦,第二次响起,也会提醒。

就在这样一个铃声反复响起的过程中,孩子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也一步步做好了自己将要回家的心理准备,最后在约定时间到来的那一刻,就不会难以接受。

你看,同样一件事,把一个小时换成“铃声响3次”的说法,孩子就变得没那么抗拒了,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时间观念,何乐而不为呢。

04

看似只是“能否让孩子多玩10分钟”这样的小事,但其实折射的是我们父母,在应对孩子讨价还价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同一件事的不同应对,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未来,孩子的命运和成就也会大不相同。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只要方法得当,就绝对不会让父母失望。

与所有父母共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