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微信

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99周人起源

话接上回,经过盘庚后期到武丁早期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加上家马和战车的普及,商王国的国力恢复强盛。此后,商军先后征讨亘方、失方、宙方、基方、?方,恢复了对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的控制。

控制运城盆地后,商王国重新打通了商王畿(河内)与关中的通道,关中东部的亲商方国,以及驻守在骊山西麓的商族人,不用再绕道崤函,可以直接通过运城盆地与王都联系。

不过此时商王国还不能全面反攻戎狄,因为关中的亲商方国正在受到外敌的威胁,需要商王国的大军来帮忙解决。

这个外敌,位于泾河中游、关中盆地与陇东高原交界处,甲骨卜辞称之为「周方」。

这个周方,就是200多年后(从武丁中期算起)灭掉商朝的周王国前身。

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男性始祖可以追溯到「弃」。「弃」是由「有邰氏」的女子姜源踩到巨人(天神)的脚印,而后感孕而生的。作为周人追溯的始祖,「弃」善于经营农业,被陶唐氏的君主封为农官,称作「后稷」。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读过前文的应该知道,「后」是夏族人对君主的称呼,相当于「王」,「稷」则是粟米的上古名称,也是「江山社稷」中的最后一个字,代指农业。

「后稷」死后,不窟成为周族人的首领。根据《史记》记载,在不窟末年,夏王朝衰落,不窟的农官职位被废弃,他率领族人逃往到戎狄之间。此后,周族人经历鞠、公刘两代首领,重操农业,在「豳」地定居。

此后,周族人在豳地又经历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公亶父九代首领。公亶父在位时,戎狄侵扰豳地,周族人在亶父的率领下,迁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迁居周原后,周族人得以避开戎狄侵扰,从容发挥他们的专长,开垦农田,部族实力很快恢复,公亶父也因此被周人追封为「太王」。

太王之后,周族人在周原又经历季历、文王两代君主,再后面的事情,就是武王灭商,也就为我们大家所熟知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

关注

的是,如果周人始祖真的如传说中那样,生活在帝尧的年代,那么到商周之际,则是跨越了整个先夏和夏商时代,共1100多年的时间。

在这1100多年的时间,夏王国经历了17位君主,商王国经历了31位君主,共计48位君主,而周部族则仅仅只经历了14位君主。按照时间平均来算,周族人的每位君主在位时间平均达到70多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周族人经历了漫长的无文字时代,部族首领的世系仅仅靠口口相传,也就漏掉了很多。这种说法比较笼统,当然也就能比较笼统的解释这个问题。

另一种说法认为,周族人的首领后稷,并非是帝尧时代的人,而是夏朝末期的人。周人得天下之后,把自己的始祖往前提前了几百年。后稷的儿子不窟继位后,夏后氏政衰,也正是夏亡商兴的时代。不窟逃亡到戎狄之间,也正是因为商族人西征,周人不甘于被商人统治。

还有一种说法,与第二种说法大同小异。小异的地方在于,这一说法认为弃的确是帝尧时代的人,但后稷并非是人名,而是首领称号或者官职名称,从帝尧到夏末,后稷的职位经历了好几代周人首领。

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因为缺乏考古证据,我们只能说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过即便不窟是夏朝末期的周人首领,从商初商王国西征到商国灭亡,也有450多年的时间,商朝在这段时间经历了14代25位商王,而周族人只经历了13位君主。

显然,周人的这13位君主世系之间,也漏掉了不少君主。

不管是上述的哪种情况,不窟处在夏末商初时代是大概率的。不过对于周族人最早的领地——邰地所处的位置,还有争议。

一种说法认为周人祖地之邰,位于现在的关中中部偏西,现在西安市西部的武功县一带,那里古称斄县。一种说法认为,邰地位于现在的山西汾河盆地(河东),根据是后稷是帝尧的臣属,而河东地区又有很多后稷的传说,如稷山、稷亭等地名。

两种说法孰真孰假,考古可以稍微佐证一下。考古发现,先周文化(泾河中下游的郑家坡类型文化)中有一类陶器的器型,与夏时代的河东型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中的部分陶器非常类似。可以确认,周族人中有一部分人人群来自于晋西南地区。

但是同样的,先周文化也有几类陶器,分别来自于晋陕高原北部的朱开沟文化和关中西部的刘家文化,这就无法肯定周族人中的「王室贵族」是否来自于晋西南了。

不过,后来的历史给了新的佐证。武丁的曾孙武乙时代,商国人多次征讨一个叫「召方」的方国。召方与商王畿所在的河内地区距离很近,可能位于山西中部地区。召方在商国的打压下,被迫往西迁徙,投靠了与他们同姓的周国。文王后期登上历史舞台、最终成为燕国始祖的召公奭,就是召方的贵族后裔。

因为召方曾经距离商国比较近,受到商文化的影响很大。比如商人习惯使用的以天干区分的日名,甲乙丙丁之类,作为召方后裔的燕国王室,在分封到燕地的初期,依然还在使用。比如青铜铭文里出现的「召伯父辛」等。

也就是说,召国与周国同为姬姓方国,在夏末商初之际,商人西征,姬姓部族一分为二,一部分逃到关中北侧的豳地,泾河流域中游,一部分逃到山西中部,距离商王畿很近。这样一来,最早的姬姓部族,最大的可能就是来自两地之间的晋西南地区了。

如果再结合上文提到陶器器型的关联,那么周人的王族起源于晋西南的可能,就非常大了。而周人传说中的祖地——邰,位于晋西南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推论和前文「商国西征」一节中的描述就吻合了。

公元前

151

0年左右,商王大庚在位时期,因为中原地区和平安定,商贵族人口增加,对食盐、青铜原料的需求增大,因而西征汾渭盆地,目的在于控制中条山和秦岭的铜矿与锡矿,以及运城盆地的盐池(解池)。

在商族西征的过程中,生活在晋西南的姬姓部族不愿臣服商族人,因而一分为二,迁离故土。北支召方一系,逃亡晋中一带,南支周方一系,逃亡关中盆地。

最终,商族人征服了关中东部地区,周人在首领不窟的率领下继续逃亡。此时的关中西部是刘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领地,周人只能沿着泾河往西北迁徙,进入到泾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豳地位于今天的彬州、旬邑县一带,是陇东高原与关中盆地的交接处。这里西靠千山,东依桥山,两山之间有一段台原地区,地势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适宜农业耕作。在上古时代,人烟稀少,这里东西两山分列,山谷之间野猪成群,周人便创造了很形象的「豳」字来指代此地。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如果我们对豳地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话,那么提到诗经,很多人就应该有印象了。诗经里有一句经典而著名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风》部分。而《豳风》,就是西周时豳地居民创作的诗歌。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回到豳地,这样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无论是南面以农耕为主业的姜姓部族,还是北面半农半牧的戎狄部族,应该早已占据这里,又怎么会留给周人呢?

恰恰就在于,豳地处在陇东高原(当时称作大原、太原)戎狄和关中西部姜戎的交界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两者中无论是哪一方占据此地,都会对对方形成巨大的压力。频繁的争夺此地,导致久而久之,两者都把此地当作缓冲地带。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周人作为逃亡的部族,势力非常弱小,占据豳地后,并不能对南北两个大部族形成威胁,反而强化了原先的缓冲地带的作用。就这样,到不窟的孙子公刘时代,周人就在这片方圆不到五十里的山谷平原扎下根了。

根据常理判断,公刘应当处在商王太戊时代(公元前

144

7年-公元前

139

3年之间)。此时的商王国西占汾渭盆地,南占江汉地区,东拓豫东南和淮西,面积扩大到3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省),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超过500公里,是真正的千里之国。

而此时的周国,面积仅仅只有一两千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东西、南北都不过

三五

十里,是五十里之小国。

周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山西还是陕甘?

那么,这样的小国,又是如何在200多年后的商王武丁时代,对商王国的西部方国形成威胁,并引起商国的重点

的呢?

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