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宴会上的较量,日军处处比高低,吴佩孚一出场,日军气势一下没了

1937年6月6日,宋哲元以冀察绥靖公署的名义,在中南怀仁堂宴请日本华北驻屯军联队以上的军官,而中国出席的军官,则是29军驻北平部队团以上的军官。那时,两军表面和平相处,暗地里都在整军备战。日本方面更是频频举行军事演习,向中国军队示威。

宴会上的较量,日军处处比高低,吴佩孚一出场,日军气势一下没了

此时,宋哲元邀请日军参加宴会,除了向外表明中国军队爱好和平的姿态,更是想借着宴会杀一杀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当时出席宴会的除了29军的一些军官,宋哲元还邀请了北平社会名流吴佩孚等人。吴佩孚虽然是军阀,在对日态度上,一直很强硬,在民族大节上毫不含糊。

宴会开始,宋哲元致祝酒词,日本方面顶替土肥原贤二出席的,华北特务机关的松室孝良致了答词,大意都是说中日世代友好,应该继续友好下去。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虚假的套词,但还是热烈鼓掌。

酒至半酣,一名日本军官唱起了日文歌曲,尽管中国军官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是在气势上绝对不能输给日本人,日本人唱,我们也唱,唱得比他的声音还要响亮,还要有气势。何基沣旅长立即站在桌子上唱了一曲《黄族歌》。

宴会上的较量,日军处处比高低,吴佩孚一出场,日军气势一下没了

何基沣旅长歌声刚落,一个日本军官又唱起了日本歌曲。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在唱什么,但是双方都在嘶声歌唱,都想将对方比下去。日本军官的歌声刚刚停歇,38师副师长李文田立即接口唱了一段京剧黑头。京剧黑头,铜锤花脸,威势赫赫,气贯长虹。日本人一看比不过,就两个人来唱,一个站在桌子上,一个站在桌子下。

37师师长冯治安悄悄来到董升堂旅长身边,暗示他出去打套拳。董升堂,是红军将领董振堂的大哥,两兄弟功夫都非常了得。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董升堂离席,站立中央,他身躯高大,如山峰兀立。突然,他伸拳踢腿,虎虎生风。日本军官不会中国武术,就拿着一把倭刀出场了。

宴会上的较量,日军处处比高低,吴佩孚一出场,日军气势一下没了

李致远旅长看到后,就悄悄叫来传令兵,速速去拿自己的柳叶刀,这把柳叶刀,是用最好的钢打造的。日军一把倭刀还嫌不够,又有两把倭刀出场了,围着董升堂虚张声势,肆意挑衅。董升堂大怒,取来一把大刀,横劈竖砍,威风凛凛,三把倭刀不敢再近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恰好此时李致远的柳叶刀送来了,李致远持刀在手,围绕着日军表演了一套地趟刀法,日军不得不步步后退。

接着,双方开始比瀼酒量,一碗接一碗地喝,用的是吃饭的小碗。军官们有能喝的,也有不能喝的,但大家热情高涨当时想着,就是喝死了,也不能输给他们。

唱歌比不过,练武比不过,喝酒还是比不过,日军开始比塞,看谁能变态。一名日本军官赤膊上阵,把裤带绑在额头,把点着的香烟,口中叼三支,鼻孔中塞两支,两只耳朵各一支肚脐眼上按一支,同时吸同时吐。

宴会上的较量,日军处处比高低,吴佩孚一出场,日军气势一下没了

比唱歌可以,比武术可以,比喝酒也可以,但是和日本人比变态,那是不可以的。29军的军官置之不理。日军看到29军不接茬,就铺张纸,拿杄笔,开始比书法,29军踊跃迎战。你写一张,我写张,争得不相上下。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吴佩孚出场了,他是当时的大书法家。他握笔在手,气沉丹田,龙飞凤舞,一挥而就,铁马金戈,一气呵成。日本人看着老头的书法作品,垂头丧气,连继续比下去的勇气也没有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