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防线被破,军长决定反攻,他语重心长地说:亡省之痛,刻骨铭心

1938年1月,津浦南段日军发动攻势,定远,蚌埠相继失守。李宗仁急调于学忠率第51军驰赴河北岸布防。第51军是东北军,虽然只有113和114师两师,但部队抗日情绪强烈。

防线被破,军长决定反攻,他语重心长地说:亡省之痛,刻骨铭心

2月10日,3000日军从临淮美方面晏公庙西强行渡河,攻占淮河北岸重坂子、王庄、前坂子等村庄,第114师师长牟中珩、第342旅旅长李周雪临前线指挥,全体守军展开反攻,战斗从上午10时开始,至下午3时左右。经过数次冲锋,将全部失陷村庄夺回。

11日晨,敌13师团集中主力再次强渡淮河,向第114师、113师阵地发起猛烈攻击。第114师阵地多处被敌突破,部队伤亡二千余人。全师预备队已尽数使用,全体官兵已两昼夜未食未眠,未能收复失去的阵地,被迫转移到沫河口、四铺之线,继续组织抵抗。第113师阵地也受到日军攻击,小蚌埠隅已反复争夺四五次,守军第674团官兵伤亡殆尽,团长张儒彬受重伤,小蚌埠遂陷人敌手。

防线被破,军长决定反攻,他语重心长地说:亡省之痛,刻骨铭心

第51军防线被撕破,战局十分危急,于学忠分析战势,决定趁日军过河部队立足未稳之际,展开总反攻,夺回失去的阵地。于学忠重新调整,部署部队,组织反攻。

他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布置反攻,作战前动员。于学忠语重心长地向部将们说道:“只有更坚决地抗战下去,才可以生存,和平妥协,结果总是灭亡。我们东北几年来的亡省之痛,刻骨难忘。唯有死战,才能报效国家。一寸山河,一寸血肉。我们在正面血拼硬战,使敌人的进展,延迟了一小时, 即可使我后方的阵地多一小时的强固起来。”

提起家乡,积压的仇恨一下爆发了,全军官兵皆热血鼎沸,决心与仇人拼个你死我活。官兵们纷纷表态,誓与敌军决一死战。

防线被破,军长决定反攻,他语重心长地说:亡省之痛,刻骨铭心

2月13日凌晨,第51军展开总反攻。军长于学忠和第113师师长周光烈和114师师长牟中珩及4位旅长,均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并限令各部必须夺回失去的阵地。经过八小时血战,迫使临淮关方面的日军退回淮河南岸,第114师阵地全部夺回。小蚌埠方面反攻持续了一天,渡河日军被第113师部队两翼包围,战斗异常激烈。

恰在此时,援军张自忠第59军赶到,接替第51军防线。伤亡严重的第51军撤离火线,转移到宿县南西寺坡-带休整,由第59军全面负责淮河防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