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挤时间不如安排时间

    和一位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交流,谈到德鲁克、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这位管理者突然说:总有人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吗,不是,时间是安排出来的。

    管理者最常说的话,是自己很忙,时间不够用。这种说法,既是实情,也是借口。说是实情,是因为管理者要面对很多问题和工作,一天24小时,大大小小的事情确实不够分。说是借口,是因为每天来来去去、生生死死的人多了,但是地球仍在转动,太阳照常升起,人类一样延续。

    管理者说自己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主观原因,精神上有自我满足的需求。忙,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一个在办公室喝茶聊天、随叫随到的闲散人员,很难得到朋友和同事的尊重。而一个要事缠身、上趟厕所都显得奢侈的人,谁还能小看呢。

    另外一个是客观原因,时间安排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更不容易做好。夸夸其谈容易、慷慨激昂也容易,但是要坐下来老老实实完成时间管理三部曲:记录时间、分析时间、安排时间,反而不容易。时间管理本身很简单,十多分钟就能讲清楚。最难的是必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立竿见影的张活累活,聪明人往往会半途而废。

    大家都明白,越是重要的事情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而且最好是一整段的时间。时间太零碎,大脑总在不同的场景中来回切换,这种工作方式效率肯定高不了。德鲁克说,如果某位经理人认为自己能在短短的15分钟内,可以和部下沟通所有的计划、方针和绩效问题,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如何拥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呢,靠临时去挤,肯定挤不出来,只能靠事先安排。完成了三部曲的前两部:记录时间,分析时间,管理者明白了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些地方,也清楚了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下一部就是如何安排时间了。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整段说明:

    整合时间的好方法有很多。有的管理者会一周拨出一天或者几天时间在家办公;有的管理者会每周专门拨出两天时间,用于处理会议、检查和研究问题等日常性工作,而将其他几天的上午都留出来处理重要事务。尽管如何整合零碎时间的方法非常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时间的使用方法。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要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可支配的零碎时间。如果事后发现其他事情占用了这部分时间,他们就需要重新审查自己的时间记录,并将那些耗时又低效的活动砍掉。

    时间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修行,一种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修行。安排不好时间,战胜不了自己。这样的管理者,就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是说不上多么多么强大吧。

上一篇: 时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