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襄公的理想

作者:文化视域

宋襄公有一个理想:

成为王者,反周复商的一代王者。

宋国不是周天子同宗姬姓国、也不像姜太公的齐国一样因功封国,她的开国君主是商汤后裔、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将商的发源地商丘分封给了微子启,让他们各自祭祀先祖。

商朝灭亡后,在殷商旧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预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宋襄公认为,自己就是预言中的这个王者。

《三字经》说“汤伐夏,国号商,六百年,至纣王”。民国初年史学家、南阳人董作宾依历法推算,认为商代的时间应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台湾史学界采用董说,将之写入台湾教科书中。不过,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约前1556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亡国,国祚精确来说是510年。

史书上没有记录宋襄公出生年代。公元前650年,宋襄公继位。无论按后世的哪种算法,此时距商朝灭亡都不是完整的500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表计算差得更远,只有396年,即使加上宋襄公继任国君前的年龄,也不会是500年。

当然当时的人也很会计算四时更替冬来暑往。总之,不管别人信不信,宋襄公反正是相信了:500年之期已到,自己就是那个肩负殷商复兴使命的王者。

预言中的“五百年”可能只是虚指,所以,如果真的以此为据来断代,确定当时殷商已灭亡500年,真是有可能“过错了年”。

既然想当中兴王者,当然要与亡国的末代君主划清界限。

宋襄公有许多迷之行为,以前读史老是看不明白。这次试着把他和商纣王对比着读,突然就有些明白了:商纣以不仁失国,他是偏要扛起仁义大旗的。

首先是让国之举。

宋襄公名兹甫,是宋桓公嫡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顺理成章应是继位之人,这是没有疑议的事情。可是他在桓公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再看纣王。纣王子辛有两个同母哥哥,生这两个哥哥时,他们的母亲还不是后,生子辛时,才被立为正妻。就因为这个缘故,大臣们推举他为太子。子辛的长兄就是后来的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

你商纣王不让太子之位,我让!我的太子之位还是堂堂正正毫无争议的呢。

当然,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目夷坚辞不受,他又没疯,想从名正言顺、颇有仁义之名的弟弟手中抢位子。无奈,他避逃去卫国一段时间。

宋襄公一辈子高举着仁义旗帜,愈是人多、愈是事大,这旗帜举得越高。

终于到了泓水之战。

宋襄公的理想

有人评论说这是春秋时期最让人看不懂的一场战争: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弱楚强。目夷、也就是《子鱼论战》中子鱼,此时担任大司马,提出趁楚军渡河的时候,发动袭击,宋襄公不同意;楚军渡过泓水后,目夷再次提出发动攻击,宋襄公又不同意,要等楚军摆好阵势再进攻。结果,宋军不敌强悍的楚军,大败。

宋襄公的近卫全部战死,他的大腿也受了伤,第二年就死了。

毛泽东曾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其实,宋襄公在仁义旗帜下,也曾做成过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在世时,因宋襄公素来追随自己且有仁义之名,曾嘱咐宋襄公照顾太子昭。

公元前642年冬,齐桓公病重,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相互争斗,居然把齐桓公活活饿死,桓公的尸体放了六七十天生了虫子,也没有人去收尸,最后公子无亏争斗成功继承王位,太子昭逃往宋国求助。

与齐楚相比,宋国不过是二流小国,但是宋襄公为了遵守约定,联合卫国、曹国、邾国,四国联军攻入齐国,公子无亏被齐国贵族所杀,公子昭继位,是为齐孝公。

正是这件事让素有大志的宋襄公自信心爆棚。他觉得,诸侯盟主之位自己也是可以想一想了。

会盟和战争是春秋时期诸侯称霸的两种手段。公元前639年,宋襄公邀请各国诸侯在盂会盟,以确立霸主地位。宋襄公不带兵卒参加会盟,在会上宋襄公欲以霸主自居,遭到楚成王反对,他索性带兵扣押了宋襄公,后来还是在各诸侯的调停下,宋襄公被释放回国。为雪耻,宋襄公在第二年起兵攻打楚国的盟国郑国,楚国攻宋救郑,最终在泓水重创宋军。

素负仁义之命的宋襄公有时也很残忍。

盂之盟之前的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曾在曹南召集诸侯会盟,当时只有曹、邾、滕、鄫四个小国同意参加。会盟非常不顺利,滕国国君迟到,鄫国国君借故不来。宋襄公当场下令扣押了迟到的滕国国君。鄫君闻讯后心生恐惧,还是赶来参会。结果刚一到会场,宋襄公就命令邾君把鄫君押到睢水郊外杀掉来祭祀天地。

苏轼就骂宋襄公假仁假义,是王莽之流,“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周公制周礼,从那时起,中国就废除了“人祭人殉”制度。无怪后人觉得宋襄公此举残忍。但宋国是商后裔,商朝重视人祭人殉。春秋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一心想复兴殷商的宋襄公无视周礼,杀死鄫君祭天,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彰显他的复商决心,唤醒殷商遗民的民族意识。

多说一句。鄫国由夏朝后代所建--一说在今天的南阳方城,方城还被视为“曾氏祖根地”--后被商灭,商亡后又归属周朝。鄫国是夏朝遗民这一点,恐怕也是宋襄公痛下杀手的原因。

然而此时实施周礼已数百年,目夷就曾站出来劝阻,说祭神不用人祭,要德施于天下韬光养晦收服人心,但宋襄公不听。当时的诸侯国几乎都对宋襄公的做法极为不满。

泓水之战前,目夷曾劝说这个傻弟弟:“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祭祀用古法、遵行教条而僵化的仁义之礼,宋襄公最终没能扭转乾坤,在“天之弃商久矣”的大背景下,做成他心心念念的“王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