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这是史说星语的第270篇原创文章

话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饿死之后,中原便出现了一段无霸主的真空,自然便有人跃跃欲试,宋襄公和楚成王竞相走到台前。今天笔者就跟你聊一聊宋襄公,他能成为世人公认的春秋霸主,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宋襄公最先在诸侯中闻名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太子,起因是他想把宋国国君之位让给他的庶兄目夷,并且美其名曰是“仁义之举”,由此他开始在世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等到他登上君位,成为宋襄公的时候,他依然高举“仁义”的口号,行使仁义之事。比如他曾答应过齐桓公,要帮助齐国太子吕昭坐上齐国国君之位,当齐国发生内乱,吕昭前来求助的时候,宋襄公义不容辞,两次出兵攻入齐境,最终助吕昭登上君位,称齐孝公。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当然,宋襄公能够信守承诺,出兵助吕昭,他是有自己考虑的。因为齐桓公去世,中原无霸主,而他正有此打算,他要效仿齐桓公那样盟强扶弱,说白了,他就是想接替齐桓公的班,跃居其他诸侯之上,成为诸侯之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称霸中原。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既然要学,就得实际付诸行动,他曾扣押了滕宣公,还联合卫、邾、曹、滑搞起了联盟,有不服的,就出兵攻打,比如曹国。由此,中原地区便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宋国为首,卫、邾、曹、滑等诸多小国组成的联盟;另一个是以楚国为首,陈、蔡、郑等诸侯国组成的联盟。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如果看一眼地图,便可以看出,虽说他们分属两大联盟,实则宋襄公一党基本都是些小国家,光一个楚国的土地就几乎等同于他们联盟的国土了,即使不说国土面积,仅看楚国一党的国力就比宋襄公要强上几分。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但是宋襄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并没有将国力和武力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而是仍然高喊他“仁义”的口号,组织一场场联盟会议,并且毫不避讳的以盟主自居,完全忽略了楚成王那张臭脸。殊不知,却给他自己埋下了祸根。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鹿地会盟的时候,宋襄公一意孤行定下了下次会盟的地点在盂地,并且还放出话来,说“谁都不能带军队前往,要做一场君子之约”。既然他喊出了这个口号,自然便要遵守,目夷曾劝过他带上军队,以防万一嘛,结果被宋襄公果断拒绝了。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果然,在盂地会盟的时候,宋襄公和楚成王争当中原霸主,而发生了争执,不料楚成王一声令下,会盟地周围立马涌现出了一大批楚兵将其团团围住,并且将宋襄公五花大绑押回了楚国。宋襄公堂堂一代霸主,此刻却做了楚成王的阶下囚。可谓,丢人丢到了姥姥家。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至于后面的故事,笔者这里先简述一下。宋襄公当了阶下囚没多久,在鲁僖公调解之下,楚成王便将宋襄公放回了宋国。再后来因为郑国倒向楚国,而宋襄公气不过,发兵攻打郑国,接着楚国出兵救援,宋、楚两军在泓水交战,由于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他自己受伤不说,还害得宋军大败而归。次年,宋襄公便久治不愈,不治而亡。

一代霸主,竟沦为阶下囚,都是自己作的

宋襄公虽说最后称霸失败了,但是也算填补了齐桓公死后中原无霸主的空白,所以,他也算得上是一代霸主。然而后来他与楚成王争霸失败,则完全是自己作的,他先前是因为“仁义”而名声大噪,这样就造成了一个误区,这让宋襄公以为,仅靠“仁义”便可成为中原霸主,而忽略了国家势力和军事实力才是根本前提。没有强有力国家经济和强悍的军队作为后盾,任何图霸都只是虚幻。本来完全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宋国,在宋襄公手上,被搞得乌烟瘴气,自己还因此丧命,这完全都是他自己作的!

你如何看待宋襄公

评论区交流一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