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作者:慢话诗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以杜甫为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属于不同的两首诗,前一句如春风拂面,后一句似铁角争鸣,你不能因个人喜好而随意认为哪一首境界更高。

诗如此,词也一样。词是用来唱的,起调一般偏低,第一句就飙高音十分罕见。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者慷慨激昂但不一定起调就是高音。后者风送轻愁,余音袅袅。只是风格不同,境界无从比较。

即便是疏狂诗仙李白,也写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婉妙深幽。只要是读来让人流连忘返,精神愉悦,心灵净化,就是有境界的好作品。例如秦观的这首被誉为他本人压卷之作的《浣溪沙》,就写得十分精妙。全词如下: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题解:

《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做词牌名也是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

注释:

1. 漠漠轻寒:漠漠,弥漫不散。轻寒,薄寒。

2. 晓阴:清晨的阴霾。

3. 无赖:令人不悦,生厌。怨憎之语。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云:“无赖春色到江亭”,指心情百无聊赖。

4. 穷秋:指九月。南朝鲍照《白纻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赏析: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在一丝寒意中上了小楼,一大早阴云密布,令人不悦,春天仿佛秋天一样,永远也到不了尽头。烟霭淡淡,流水悠悠,画屏幽幽。

上片通过写景渲染出料峭春寒,哀愁如秋的萧索情绪。起句“漠漠”二字将全词笼罩在一个挥之不去的愁绪中,初春被“轻寒”浸身,在兴味索然中独自登楼,赏春变成伤春,皆因一切美好都会随漠漠轻烟而消失殆尽,每一个春天都不会永远停留。

登楼远望,却见阴云不散,笼盖四野。作者用了一个“上”字,将景色从室内转入室外,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但是,因为有“似穷秋”的“晓阴”,读者并没有看到初春的万物生机,而是无边无际的忧愁聊赖。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无聊之际,回眸却见画屏上的山水画《淡烟流水图》。这一幅山水画和环境描写如此贴合,似乎刚刚临摹完,笔墨未干。眼前景和心中愁咫尺呼应,像是淡淡轻烟,又如潺潺流水,拂之还来。

韩愈在《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中说:“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韩偓《惜春》诗说:“节过清明却似秋”。都是在描述春天的薄寒阴凉,让人心情郁闷不舒。

紧接着由楼内写到楼外,楼内轻寒楼外阴,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起调舒缓宁静,如微风送歌,气若游丝却声声相连,不知不觉引入下片。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柳絮因风起,如花飞舞,自由自在,恍如梦境,细雨如丝编织成一帘清愁,悠远无边。几枚银钩悠闲悬挂在缀满珠宝的帘子上。

用“飞花”将上片的实景勾勒转到下片的似梦幻景,衔接自然巧妙,又用一组对仗句,“丝雨”对“飞花”,“愁”对“梦”,含蓄轻婉,饶有余味。这一句被梁启超赞为“奇语”。比唐代诗人崔橹的“湿云如梦雨如尘”,更胜一筹。

《宋词赏析》中评价此句之“奇”,说:“第一,‘飞花’和‘梦’, ‘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作者以“飞花”“丝雨”喻“梦”和“愁”,将花和雨赋予人格象征,写法新奇独特。最后一句中的“闲挂”二字,十分娴雅动情。卷上珠帘才会挂上银钩,如今银钩闲挂,表明珠帘已经垂下,小楼上看风景的人似乎又返身入屋。人已入静,情感似乎还有余波,在夜幕下煜煜生辉,摇曳生姿,并随着“闲”字悄然入梦。

下片融情入景,动中有静,诗情浓郁,画境含情,清人陈廷焯称之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

作者秦观,字少游,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和老师苏轼一样,对新法存有不同看法,被视为元祐党人,数次遭贬谪。秦观的诗、词、文极为工丽精巧,尤其以词著名。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秦观的词,字工句丽,音律规范,清幽凄婉,典雅流畅,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曾在《满庭芳》首句中说:“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前八个字,对仗工整,用字如炼,将身世之感寄托于香艳词,不落俗套,自然浑成。

特别是“抹”和“连”两个动词的运用,把天地之间壮阔的景象铺陈出来,非常有镜头感。所以秦观就有了一个雅号“山抹微云君”。

秦观这首《浣溪沙》,笔意不离情和景,有时间轴,有空间感,视角错落有致,景色远近不同,“晓阴”句是大笔泼墨,“闲挂”句就是工笔细描。眼前景是飞花飘零,心中情如“细雨如丝”。

秦观一首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的压卷小令,读之如飞花入梦

作者写词层次递进,井然不乱,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词境,这不是作者不是闲情寄笔,而是将外部景物、外在情感、内在性情逐一唤醒。虽看不到主语“我”,却在无我之境中感同身受,被明代沈际飞赞誉“夺南唐席”。

这首词兼具音韵美、诗意佳、画境幽,有很高的艺术性。有学者认为在秦观《淮海词》中,长调应推《满庭芳》(山抹微云)为冠,小令则似应以这首《浣溪沙》为压卷了。

#2021加油带头人#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