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作者:军史钩沉

在黎城的一座古老的院落里,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将军接见了风尘仆仆的王定南。

刘、邓很满意王定南这些年在“军运”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对他这次远程跋涉带来高树勋的亲笔信更是慰勉有加。在听取了王定南的汇报后,对高树勋的思想、处境也问得很详细。

刘、邓深感在即将爆发的“平汉战役”中,高树勋的新八军将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刘伯承司令员习惯于一边踱步一边思索,邓小平政委却是神情专注地听着。

如果高树勋在这场战斗中仅仅是懈战,那仅能减弱敌人攻击力;如果能率部起义,就能加强我军的攻击力,置国民党另外两个军(三十军、四十军)于死地!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能策动高树勋起义么?他不是一名小卒,也不是一般官佐,而是位拥兵数万的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

如果假以时日,慢慢做工作,也许能说动高树勋,如今平汉路上军情紧急,必须尽快促成这事!时间短促,在高树勋军中的共产党员又少,这事很困难呢!

刘伯承司令员声音平缓地把当时的严峻局势告诉了王定南:“蒋介石已调动了几十万军队,准备向我各个解放区进犯。第一战区胡宗南的两个军,已在同蒲路南端集中,准备北上;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的3个军已汇集新乡一带,高树勋的新八军也在内,其意图现在虽然不很清楚,但可以断定是来抢夺抗战果实的!”

这使王定南颇为紧张,没想到离开高树勋那里才20来天,局势却变得如此复杂,他一时间没有了主意,只能静听刘、邓的吩咐!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邓小平政委把策动高树勋起义的问题明确提出,说:“你来得正好,我们也准备做这项工作。为了打退蒋介石的进攻,使蒋介石政治上陷于孤立,必须在国民党军队中开辟新的战线,首先要争取受蒋介石排挤、歧视的非嫡系部队,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国民党将领站到和平、民主的旗帜下来。党中央、毛主席要求在这工作上迅速做出成绩。所以,你要赶快回到新乡去,做好高树勋的工作。”

王定南向刘、邓报告:在高树勋新八军潜伏的地下党员除了他和他的妻子唐宏强外,从前和党组织有关系,如今还倾向革命的有高树勋手下的两个团长田树宵、周树一等人。

邓小平当即决定:由王定南、唐宏强、田树青、周树一4人建立“争取高树勋起义的党的工作小组”,指派王定南任组长。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1945年10月中旬,王定南带着刘伯承司令员给高树勋的亲笔信和刘、邓派给他一起工作的路展、辛良智两同志离开太行山,返回高树勋那里。

这时高树勋的新八军已由南召移驻河南新乡,与孙连仲的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汇合;驻在这里的还有马法五的三十军、鲁崇义的四十军,新乡城内外的大小村落和街道都驻着军队,军车来往警戒森严,完全是出击前的临战状态。才经历了8年战乱的新乡老百性,见战火又将蔓延,更是惶惶不知所从。

军队还要北上,高树勋深知步步都要触雷,正焦急地等着王定南呢!出去两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回来?兵荒马乱,不会出事吧?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这天,王定南一身风尘地回来了。高树勋从内室急步迎出来,一把抓住王定南的手,声音低而急促:“这里是十一战区长官部,你不宜在此久留,你太太住在城外一家商号,你们马上到她那里去。我回头去,咱们再详谈。”

高树勋派了几个卫士把他们送出城外。当天下午,他也冒雨来到王定南的住处。

一进屋,他就情急地问:“见到彭将军了吗?”

“此行不辱君命!”王定南含蓄地回答。他从高树勋这焦急神态,看出他正处于困境中。

待副官卫士退下,周围没有人,王定南才压低声音说:“彭德怀副总司令早已调回延安,我这次见到了陈毅、刘伯承、邓小平三位将军。刘伯承司令员还有一封亲笔信给你呢!” 他认真读完了刘伯承司令员的信,深感欣慰,也觉得有了支持。此时军统中统特务遍布新乡内外,高树勋自然在被监视之列。他又连看了几遍,才惋惜地把这封珍贵的信烧掉。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孙连仲十一战区所属的3个军(新八军、三十军、四十军)已奉令北进,违令拖延、把部队拉走都不可能,稍一动弹,蒋介石就会加以制裁,怎么在北上途中脱离内战保存实力呢?高树勋颇为难。

王定南也坦率向他指出:“这是蒋介石的阴谋,你如果和八路军打,不败也要损伤兵力,他们以后更好收拾你;如果你被八路军消灭了,正中他们的下怀。”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高树勋表示,他早已明白,不会上这个当,他和王定南反复商量后,提出了一个准备利用蒋介石已加封他为“冀察战区总司令”官衔之便,率领他的新八军和河北民军从新乡沿平汉路北进,把所经过地区的国民党零星部队和伪军,统统强行改编带往冀察地区,使那些地方成为不设防的城乡,以便共产党八路军进驻。到达长城一带后,再公开和共产党合作。

王定南他们也觉得新八军如今和十一战区长官部以及三十军、四十军挤在一起,是难以活动,也只有在北进途中相机行事,只是事关重大,他们作不了主。王定南又和路展、辛良智拿着高树勋给刘伯承司令员的信,再进太行山,前往涉县的赤岸村去向刘、邓和李达请示。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为了拦击沿平汉路北上的国民党军队,以杜义德为司令员的冀南纵队,以宋任穷为司令员的冀鲁豫纵队已向平汉路集结,太行军区七分区(司令员张廷发)、八分区(司令员黄新友)的部队也已经在漳河南北布防。

王定南在国统区看到了军队集结战云密布的情景,在这里又看到八路军和支前民兵络绎不绝往平汉路移动的情况,使他深感大战迫在眉睫,更要加速争取高树勋部起义的工作。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他在涉县塔岗村,找到了军区的同志,请他们尽快把高树勋的意见转呈刘、邓首长。

刘,邓研究后,同意高树勋这一建议,但是只允许他按我们指定的路线走,不准带别的部队。

王定南又急匆匆赶回去向高树勋复命。

高树勋听说刘、邓同意他的请求,很高兴。决定率部沿平汉路北进,他到石家庄命令日军缴械后,继续北行。他希望八路军从后边把国民党部队拦住,让他的新八军好单独活动……

王定南又按照高树勋的意见,用密件向太行报告。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但是,蒋介石的部署却是命令十一战区的3个军(新八军、三十军、四十军)齐头并进,并严令“立即北进,不得有误”。

高树勋只好率领他的新八军和那两个军一起,在10月14日从新乡开拔。

这就破坏了刘、邓规定的只许高树勋一个军北上的原则。

王定南也很焦虑。他随着高树勋走了3天,到达汤阴后就在10月17日再进太行山去面见刘、邓。

这时候,上党战役己胜利结束,刘、邓也回到了涉县赤岸村调动部队东向平汉路。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王定南来得正是时候。刘、邓首长正迫切需要了解国民党这3个军的具体动向!

刘、邓在10月17日接到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一封有关平汉战役部署的长电,其中着重指出:“这个战役的胜负,关系全局极为重大。你们必须准备以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在连续多次的战斗中,争取歼灭8万顽军的一半左右或较多的力量,方能解决问题。”毛主席还在电文中特别叮嘱:“由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指挥,精密组织各个战斗……”

毛主席电文中所说“这个战役的胜负,关系全局极为重大”,是因为这一时期,国内几个主要战场都打开了,山东军区的第八师正在邹县和拒不交枪的日伪军作战,新四军主力也在蚌埠、徐州间围歼敌伪军;聂荣臻、贺龙指挥的华北、晋绥部队,也展开了绥远战役。而国共两党最关注的还是东北。一个月前(9月17日)被任命为东北局书记的彭真以及陈云、叶季壮、伍修权等军政要员,已从延安乘飞机去东北;第二天(9月18日)中共中央又电召分散在各地的林彪、高岗、李富春、罗荣桓、张闻天等水陆兼程赶往东北。尽管东北还没有一声枪响,不久的将来这里必然是个大战场。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毛主席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苏联红军在8月10日宣布出兵东北,朱德总司令在8月11日就发布了向热察两省进发的命令:指示张学思将军率部由冀察边境向热河、辽宁进发;万毅将军率部队由冀鲁边区向辽宁进发,李运昌将军从冀、热、辽边境向辽宁、吉林进发。到了8月中旬,又加派当时的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率50000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30000人海陆兼程进入东北。而作为先头部队的晋热辽军区十六分区曾克林,唐凯带的4个团1500余人,李运昌带的3100余人已在9月初分别进抵沈阳、本溪、南满、锦州一带,策应了大军源源进入东北。

蒋介石集团也是密切注视东北,8月31日他任命熊式辉上将为东北行营主任,把东北二省划为九省(辽宁、辽北、吉林、安东、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兴安),任命刚在昆明发动兵变,把云南省主席龙云赶下台的、原第五集团军兼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归他指挥的将有石觉的十三军、赵公武的五十二军、侯镜如的九十二军、牟庭芳的九十四军,还有在河南平汉线上的鲁崇义的三十军也列入了东北保安部队的战斗序列,总兵力将达300000人。只是国民党军队行动迟缓,两个半月后(11月16日)杜聿明才率石觉的十三军和赵公武的五十二军在风冷雪飘的寒天迈出山海关。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共产党军队向东北进发的信息传到重庆,真使蒋介石如热锅上蚂蚁难以安生,抗战8年,他的嫡系部队多是龟缩在西南、西北,如今要抢占遥远的东北,除了依靠美国空军海军帮助运兵外,同时命令各地日伪军不得向共产党缴械。他还采取‘既往不咎”的手段,把这些伪军收编为“忠义救国军”。在远处西南的部队还不能大批进入东北时,只有督促驻华北、华中各军师,快速北上出关支援东北战场。

孙连仲自从1936年蒋冯阎大战后,投靠蒋介石,一向是很驯顺,也就命令他十一战区的3个军快速齐头并进……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刘、邓向王定南讲解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如果按照蒋介石的部署让这3个军北上,并进入北平一带,平津的国民党军队就可出关,进入东北。他们指示王定南转告高树勋迅速在北进途中就地起义。

邓小平语气坚定地对王定南说:你要去对高树勋将军讲,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他不必到冀察地区去了,而要配合我们完成党中央阻止国民党这3个军北上的战斗部署,就地起义!

高树勋率部北上,多出2个军徒增危险,刘邓当机立断:就地起义

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把“就地起义”这几个字说得铿锵有声,使得王定南也为之撼动,深感劝导高树勋起义的事,确实是间不容发,必须快速促成里当即向刘、邓表示;我马上回去做高树勋的工作!

刘司令员又补了一句:“这正是高树勋将军走向革命的大好时机,要让他当机立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