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1948年10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此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损兵折将,士气一落千丈。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10月5日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我人民解放军大约8万兵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发起太原战役。

当时太原的防守兵力有10多万人,比攻城兵力还多,但是阎锡山的军事指挥太差,而且士气低落,被徐向前吊着打。

阎锡山知道自己的部队进攻能力不足,但是防守能力非常强悍,这也是他敢于死守太原的底气所在。

加上太原密密麻麻的碉堡、坚固的防御工事,使他坚信太原即使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但也拿他没有办法。

解放军虽然只有8万兵力,但是却有几十万人民群众支援作战,所以作战部队士气十分高涨,人民解放军向太原城郊各地发起全面进攻,一举扫除了阎军设置在太原外围的许多据点。

看着形势日渐不利,阎锡山心急如焚,而在人民解放军这边,徐向前也忧心忡忡,因为我军虽然占领了太原外围很多地方,但是伤亡巨大,而且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

如何减少伤亡、推进 战役进程,这是徐向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在这时,内线传来消息,国民党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有意起义投诚,徐向前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特意把邯郸起义将领、黄樵松的老长官高树勋将军接来太原前线,让高与黄通信,并将自己的亲笔信转给他。

那么黄樵松到底是何人?

黄樵松是河南尉氏人,1924年任冯玉祥卫队连连长,由于表现突出,旋任营长,深得冯玉祥的欣赏与重用。

1930年,黄樵松随冯玉祥参加了中原大战,虽然冯玉祥败北,但是黄樵松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令人信服,他又被提升至孙连仲部第27师高树勋部第81旅任第2团团长。

然而西北军被蒋介石收编后,西北军的军官受到了排挤,直到1937年黄樵松才被任命为第79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娘子关战役。

全面抗战开始,国民党军一溃千里,作为西北军的黄樵松坚持抗战,他被提升为第27师师长,并率部攻打台儿庄,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虽然胜利了,但是蒋介石却趁机削弱杂牌军的力量,而且对于有功的杂牌军将领并不重要,直到抗战末期,黄樵松仍是师长的职位,只不过换了个单位,任第68军第143师师长。

全面抗战胜利后,黄樵松被任命为整编第30师师长,归胡宗南指挥,驻扎在西安一带,但是黄樵松并不受胡宗南的待见,在胡宗南集团里,黄樵松是典型的杂牌军。

黄樵松在胡宗南集团里,就如狼群里的孤狼一样,打猎时冲锋在前,当进餐时得等其他狼吃饱后,自己能吃块骨头就不错了,这令他非常恼火。

1948年夏,徐向前发动晋中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歼灭阎锡山军队4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大量地方保安团队共10万余人,阎锡山的老本被拼掉了一半,太原也成为一座孤城。

阎锡山认识到,以他现有兵力防守太原难以为继,他向蒋介石请求增援,但国民党军在全国各个战场的兵力都不够用,相对而言只有胡宗南集团兵力相对充裕一些。

晋中战役后,蒋介石认为防守太原有利于牵制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如果太原过早失守,国民党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不利。他答应了阎锡山的请求,将并非胡宗南嫡系的黄樵松从西安空运到太原。

阎锡山极为重视整编第30师,当师长黄樵松飞抵太原后,阎锡山亲自设宴款待并亲自作陪,还为黄樵松配了专车。

为了笼络黄樵松及其部下,阎锡山将整编第30师恢复到整编前的番号第30军,这样主要将领军官都升了一级,黄樵松为军长,黄樵松的部下戴炳南就团长原地升为第27师师长,其他军官普通得到了晋升。

当时阎锡山的军队遭到了徐向前的沉重打击,部队番号大,但是人数少,整编30师这样一调整,就与阎锡山军队的编制协调了。

30军向太原空运期间,太原正在下雨,官兵们下飞机后,全部身穿油布雨披,令装备简陋的阎军羡慕不已。

当时阎锡山军队的伙食不好,为了搞好第30军的伙食,阎锡山成立了针对30军的招待组,又安排善于交际的建设厅厅长关民权作私人联络,以解决不便在公事上解决的问题。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太原被围后,军粮主要靠空运解决,阎锡山自己和所部的官兵仍旧吃陈年“红大米”,而第30军则享受与残留日军同样的待遇,供应白面和大米。

而梁化之还专门向关民权拨付了一批烟土,供黄樵松联络消遣之用。由于黄樵松的特殊地位,使黄樵松很快便和山西军政官员打成一片。

与此同时,国民党对黄樵松部的监视更严了,蒋介石以联络为名,派了赵威少将到30军军部,阎锡山也派来上校参谋等人到第30军。

太原战役发起后,黄樵松部损兵折将,他有三个深深的忧虑:

一是兵员无法补充,死一个少一个。

二是武器粮弹匮乏,尤其是炮弹日渐减少。

三是士气低落。

黄樵松知道太原已是一座孤城,死守下去必然灭亡,黄樵松的动向被我内线人员得知,徐向前认为可以策反黄樵松,于是请来高树勋做黄樵松的工作。

1948年10月29日,高树勋在给黄樵松、戴炳南近千字的亲笔信中,列举了蒋介石军队在东北、华北等地节节败退,曾泽生 、郑洞国率部起义的大量事实,指出:

“太原解放定然为期不远,一旦城破被俘,景况如何?弟不如早下决心,举起义旗,坚决回到革命方面,创造自己的前途,这样也为早日解放太原三十万人民于水火拟高举义旗,实属对山西人民一大贡献”。

高树勋是黄樵松的老领导,高树勋的信以及高树勋在中共内的地位,对黄樵松触动很大,加上徐向前作为我军高级将领的劝告,最终使黄樵松决定弃暗投明,并作出了率部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

但是黄樵松知道起义事大,要想带领部队起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决定找自己的心腹戴炳南商量。

戴炳南从1932年就跟随黄樵松,是黄樵松一步步提携起来的,黄樵松一直对其信任有加,黄樵松对其有知遇之恩。

黄樵松接到高树勋的信后,在西肖墙路东伪中央银行驻地的宿舍内与戴炳南商议,戴炳南当时是第27师师长。黄樵松把徐向前和高树勋的信递给戴炳南,说道:

“高树勋将军比我们先走了一步,如果我们起义,到那边还能保持原先的建制,你仍然当你的师长,不比在这里孤城等死强么?”

“军座,弄不好,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呀!”戴炳南坚决不同意:“这事太冒险,万一不成,我们将会全军覆没。”

“我什么时候带你们跳过火坑!”黄樵松盯着戴炳南有点怒道:“你要是信不过我,你就去报告阎锡山好了。”

戴炳南心机很深,他一直认为自己能力很强,一直觊觎黄樵松的军长位置,而阎锡山对戴炳南也非常拉拢,不时给予小恩小惠。

他见黄樵松心意已决,自己肯定是拉不住了,如果硬拦的话,黄樵松说不定会把自己当场处决,不如先答应下来再说,于是他立即变出一副憨厚的样子说道:

“这是哪里的话,我跟随军座多年,您待我恩重如山,炳南报答还来不及,怎么会干那种猪狗不如的事。”

黄樵松是农民出身,虽然打仗在行,但却是一个直性子简单的人,他自信且威严,但他容易轻信别人,他并没有看出戴炳南的鬼心思,这造成了悲剧的开始。

黄樵松听了戴炳南的话非常高兴,他于11月1日派出其谍报队长汪震宇(即王飞中)与我军取得联系,我军亦派出八纵队参谋处长晋夫和侦察参谋翟许友为联络代表前往协商。

双方经过谈判,至11月3日前,对于如何配合我军解放太原及具体部署等全部商讨完毕。计划是这样的:

黄樵松以部队换防为名,将部署在第一线的两个主力团调回来,我军顺着这两个主力团后撤留下的缺口快速进城进而包围太原绥靖公署,实行兵谏,逼阎锡山下令投降,否则就全部歼灭之。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为了敌我识别方便,黄樵松还秘密布置其办事处处长赶制白布臂章1.2万件,准备起义时用。这一切活动戴炳南是知道的,他也在思考这件事,毕竟事关重大 。

11月3日凌晨,黄樵松军长用电话将戴炳南叫到军部自己的住宅内,将高树勋将军代表徐向前及中共中央向自己保证三十军起义后有关待遇的回信让戴看过,并嘱咐带回师部找各团长商议,遵命行动。

戴炳南表面应诺着,他知道箭已在弦上,到了自己该决断的时候了,戴炳南回到剪子湾师部指挥所的住宅内,左思右考后,他决定向阎锡山告密。他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一是他对固守太原还抱有一线希望。

二是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山西任职,为阎锡山的旧部属,所以他本人与阎锡山早有渊源,阎锡山常对他说:咱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如果能够保住阎锡山这棵大树,不愁以后不能飞黄腾达,起码第30军军长非己莫属。

三是他的家眷在西安,一旦起义,家眷将会受到牵连。

为此,他打电话找来自己的把兄弟、第27师副师长仵德厚,仵德厚不愿意起义,更害怕一旦起义失败被阎锡山消灭,他认为不如告密。最后戴炳南咬牙切齿地说:

“我决定将此事报告阎,如阎打算妥协,我就倒霉,如阎无此意,我只有对不起黄先生了。那样,部队还是我们的。”

随后,戴炳南让仵德厚将在附近驻防的81团团长欧耐农叫到他屋里,向欧讲了黄樵松起义之事,动员欧支持他去向阎告密。三人取得一致意见后,戴炳南吩咐道:

“咱们换帖兄弟一样,死也死在一起。看来我们要对不住黄先生了!我这就进城到绥署告密,你们在家好好指挥队伍。以后部队的调动,均听我的命令。”

戴炳南坐上汽车,直驶坐落在府东街西口路北的太原绥靖公署。他首先见到了阎锡山的参谋长赵世铃,说有要事要见阎锡山,赵说阎已休息,让他明天再来。

戴炳南说道:“明天就来不及了。”

赵世铃一看事关重大,便叫醒了阎锡山。戴炳南见到了阎锡山后双膝跪地、泪流满面,颤着声音说道:

“阎长官,我有罪,我们军长要闹事,快想办法吧。”

阎锡山把戴炳南扶了起来说道:“慢慢说!”

戴炳南当下把情况细细说了一遍,阎锡山听后吓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冷静一阵后,阎锡山急令参谋长赵世铃将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十五兵团司令孙楚、太原守备总司令兼第十兵团司令王靖国叫到房内,气急败坏地说:

“据戴师长告发,黄军长要叛变,你们快去布置警戒,想办法把黄军长马上扣起来。”

此时已是深夜,但是绥署大院内灯火通明,大门戒备森严,附近大街各路口都暗布有军、警、宪人员,整个太原城陷入恐怖之中。

孙楚与、王靖国、梁化之、戴炳南、三十军参谋长仝伯诚、国民党驻三十军视察官赵威等人商议后,决定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为名,逮捕黄樵松。

当仝伯诚打电话通知黄“参加会议”时已是深夜,黄樵松说道:“睡觉了,你就代表我吧!”

在这个时候,黄樵松接到电话应该警觉起来,但他没有引起怀疑,仝伯诚又说道:

“军长,这是重要的紧急军事会议,你必须亲自到绥署去开会。”

此时,阎锡山早已秘密安排绥署高级参谋张文绍带领警卫人员在绥署大堂前等候,当黄樵松带着卫士贾相臣下车时,张文绍说请黄樵松到总务处稍候,会议马上开始。

当黄樵松进入总务处后,警卫人员一拥而上便缴了贾相臣的枪,黄樵松带的其他人员也被卸了武装,张文绍这时凶光毕露地说道:“对不起,我奉命要检查军长一下。”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黄樵松前来开会根本没有防备,结果他身上的高树勋的信件被搜出,黄樵松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他慨然说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事已至此,听凭军法处理。”

接着阎锡山派兵包围了第30军军部,戴炳南让其亲信将第30军的主要将领控制了起来。

第二天清晨,当黄樵松派赴我军联络的王正中带领晋夫、翟许友等同志按约定时间返回太原,路经东城二十七师七十九团第一线防地时,戴炳南即令将其扣押,送往绥署。

黄樵松、晋夫等人后来被押往南京,南京伪国防部特别法庭对黄樵松、晋夫等人进行了审讯。晋夫同志虽受尽酷刑,但只字未吐。黄樵松在晋夫的感染下,也意志坚决,他们于11月下旬在南京从容就义。

戴炳南由于告密“有功”,被阎锡山任命为第30军军长,而且接二连三地得到了金钱美女,春节期间,阎锡山一次送给他3万元现金,在阎锡山的授意下,戴炳南与长相漂亮、行为浪漫的潘德荣结婚,戴炳南一时志得意满。

由于戴炳南的出卖,不但使起义遭到破坏,也使黄樵松军长、晋夫同志及许多革命志士遭到残杀和关押,而且使太原解放的时间推迟,战火延长,人民遭受了更多的苦难。

30军的广大官兵并不愿意给国民党卖命,当得知是戴炳南告密时,他们气愤地编了顺口溜:“一顿四个菜,不愿跟老戴,吃馍配大葱,情愿跟着黄樵松!”

1949年3月29日,眼看太原城破在即,阎锡山抛下他的党徒军卒,坐飞机跑到了南京。太原守军也知道大难即将临头,都在找出路。

这时的戴炳南极为慌张,他知道一旦太原解放,中共可以饶过其他人,但是绝对饶不了自己,在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之后,戴炳南深知大势已去,熟读《三国演义》的他知道诸葛亮假死骗过司马懿,他也决定来一个诈死来骗过解放军。

1949年4月22日上午,戴炳南将27师师长仵德厚、副师长鲍德荣叫到他的住宅内,让他俩自己各奔前程,并让他们掩护自己。

当天晚上8时左右,戴炳南让自己的卫士李士杰将其护送到太原钟楼街阴阳巷2号院北方他的连襟高尊愈家,戴炳南给李士杰一个金锭,并对他说:

“你在10点钟回去,先到东城附近转转,回军部后就对鲍副师长说我‘阵亡’在东城附近,炮弹将尸首打碎了。”

李士杰走后,戴炳南立即给高母磕了一个头说:“我认您老人家为干娘。”,说完送给她两个金锭,高尊愈之妻潘德华回家后,戴炳南也送给她两个金锭。

戴炳南脱掉军装换上便装,便藏在他们家的夹墙内,企图躲过一段时间后,伺机逃走。

在李士杰向鲍德荣报告了戴炳南“阵亡”后,鲍德荣按照戴炳南事先的授意,在深夜两点两点到绥靖公署向孙楚报告他“阵亡”的情况。同时还有戴炳南其他亲信散布戴炳南死亡的消息。

内线很快便向攻势总指挥徐向前报告了戴炳南遭解放军炮击死亡的消息。徐向前冷冷一笑: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为什么徐向前肯定戴炳南没死呢?因为当夜那个时间段攻城部队并没有使用炮兵,当时解放军的炮兵很少,炮弹也不多,如果使用炮兵必须要得到徐向前的同意。而那个时间段根本没有使用炮兵,戴炳南又怎么会遭到炮击身亡呢!

戴炳南藏身的钟楼街阴阳巷是个死胡同,里面只有六个门牌,由于这个巷子非常小、非常隐蔽,即使是在太原居住很多年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而且这条巷子很浅很窄,连小平车也很难通过,一点不引人注目,戴炳南认为这个地方,人民解放军一时肯定找不到。

太原解放后,我军俘虏阎军的大批人马,其干将孙楚、王靖国、赵世铃均被活捉,但就是不见戴炳南的踪影。徐向前命令太原市公安局挖地三尽也要将戴炳南活捉。

太原公安局在全城搜捕戴炳南,在潘家的戴炳南心惊肉跳,他总觉得藏在夹墙内还不安全。他发现外间西墙根摆着一个古式立橱柜,这个立橱柜比较高,而且非常隐蔽,正是一个藏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一头钻到柜下,蛰伏起来。

太原市公安局很快找到了戴炳南的卫士李士杰,于是选取李士杰作为突破口,但刚开始李士杰一口咬定戴炳南是被炸弹炸死了。

公安局人员大怒:“李士杰,你想清楚,那晚我军根本没有打炮,你说戴炳南被炮弹炸死,是在什么位置被炸死的?是哪个部位受的伤,埋在什么位置?”

公安人员这一问,李士杰一时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公安人员跟他讲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并跟他说只要立功赎罪,就可既往不咎,如立大功还可受奖。

在政策的感召以及巨大的威压下,李士杰终于交代了戴炳南隐藏的地址。

得到确切消息后,太原市公安局长程谷梁决定,让副局长黄石山亲自带人,利用李士杰诱蛇出洞,捕其不备。

1949年5月2日上午9时许,黄石山挑选了十几名精干的保卫队队员,全部荷枪实弹,在李士杰的引领下,直奔阴阳巷,封锁了街道。

他们知道戴炳南身上有武器,不过公安人员毫无畏惧,黄石山亲自带领4、5名干练队员,在李士杰迈步跨入房门后,便飞快地冲入屋中。

这一间屋子并不大,此时高尊愈家正在吃早饭,见到全副武装的队员冲了进来,连忙放下饭碗,让座倒水,显得颇为殷勤。

当高尊愈认出李士杰时,他不由自主地说道:“你怎么来了!”

李士杰对高尊愈说:“你让他出来吧!”

高尊愈惊慌失措,吞吞吐吐地回答:

“不……不在这里。”

李士杰又说:“不要紧,快叫他出来吧,团长、师长都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个道理不用我讲吧”

高尊愈眼睛不由自主地看了那个立橱柜一眼,李士杰当即对着那个方向喊道:“军长,你出来吧!团长、师长和参谋长都在外面等你。”

众人看着那个立橱柜,立即端起枪以防万一。就在这时,那个方向传来一声嘶哑的声音:

“士杰!他们都在等我?”

众人虽然听到声音,但是答话的人却看不到。保卫人员端起枪大声喝道:

“再不出来,我们开枪了!”

一会儿,大立橱下有了响动,只见戴炳南从大立橱底下爬了出来,只见他头上裹着半新不旧的白毛巾,穿一身破旧的黑色便服,系着布腰带,脚上穿着一双破布鞋,两腮上长满长长的胡须,脸色苍白。

戴炳南出来后,哆哆嗦嗦地向搜捕的同志跪下求饶,连声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

搜捕队员从戴炳南的腰带中搜出10两重黄金一两、外国表一只,队员们又到立橱后边搜查,却看到他留下的算盘珠大小的干粪蛋。

当队员们给他戴带上手铐,押到大卡车跟前时,这个显赫一时的戴“军长吓得连汽车都上不去,最后还是被搜捕人员推拉到车上的。

公安局长程谷梁立即向徐向前报告了戴炳南落网的消息,徐向前非常高兴,要求公审戴炳南等人。

因李士杰为公安机关缉捕戴炳南立了一功,太原市公安局奖励他50块银元,并给他开了证明,将其释放回原籍。戴炳南被抓后供认:

“我忠于蒋介石,讨好阎锡山,为升官向上爬,出卖了栽培我多年的长官黄军长,破坏了起义计划,我对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想,城破之日,共产党抓到我,不会饶命,所以我就计划藏起来后化妆逃跑。”

1949年7月8日12时半,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在前卫高级法院内,对重大反革命犯戴炳南、同谋犯仵德厚进行了开庭公审。

当日,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主任徐向前,副主任罗瑞卿、赖若愚、胡耀邦的名义,发布了判处戴炳南死刑,仵德厚徒刑10年的布告。

戴炳南听到宣判后,吓得瘫倒在地,接着他被拖着押上大卡车,游街时他根本站不起来,下午4时,在太原市新南门外刑场,对戴炳南执行了枪决。戴炳南被处决后,太原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异口同声地说:

太原战役一国军军长被炸死,徐向前:肯定没死,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要不是戴炳南这个坏蛋破坏起义,太原早就解放了,我们就能早过上幸福日子了。

太原战役国军军长戴炳南诈死,却被徐向前识破,这显示了徐向前超人的智慧,也显示他缜密的思维,所以能用并不多的兵力,歼灭远多于自己的国民党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