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来,山东人平常不吃鲁菜

作者:小庖厨

今天突然明白一个事,山东菜和鲁菜不是一个概念。山东菜是山东老百姓日常吃的菜,鲁菜是一种菜系概念,是起源于山东、北京达官贵人府上和宫里那一路的菜系,属于官府菜。清朝、民国北京的厨师有很多是山东的,山东出厨子嘛。由山东本地和在北京的山东厨师研发的菜,流传下来逐渐形成地域特色,称之为鲁菜,倒是很贴切。当然,那个年代所说的去山东馆子吃的山东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鲁菜,因为鲁菜这个菜系概念是很晚才有的。而我这里所说的山东菜是我们山东人日常吃的菜。

原来,山东人平常不吃鲁菜

庆云楼

鲁菜的形成和最终确立离不开北京。鲁菜的地域性远超山东,北京、天津基本都是鲁菜的天下,有所谓京鲁菜和津鲁菜。东北菜也深受鲁菜影响,东北名菜熘肉段,这就是运用的典型的鲁菜技法,鲁菜的熘菜可多了。当然,东北菜受鲁菜影响,这个太正常不过了,东北的山东移民多,山东厨子多,山东馆子也多,《闯关东》里的山东章丘籍朱开山不就开饭馆嘛。

原来,山东人平常不吃鲁菜

熘肉段

鲁菜从达官贵人府上出来,就进了饭馆,民国时期北京有名的饭馆,好多都是鲁菜馆,经常去吃的食客还是非富即贵,好多文化名流也没少吃。那时候,普通人家哪里吃得起馆子,哪有闲钱去饭馆点上一大桌子菜吃,咱都啥家庭条件啊。

这样看来,鲁菜打根上就不是一般老百姓家里吃的,所以鲁菜好多菜食材价格昂贵,做法复杂,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操作的。达官贵人家里有钱有闲,雇得起专门的厨师团队,他们的厨师可不就得照着山珍海味可劲儿研究,普通食材也得往精细里做嘛,熊掌、骆驼掌这种食材,没有哪个菜系比鲁菜更会拿捏了。白扒熊掌、红扒熊掌、赛熊掌,老百姓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猪大肠这么普通的食材,厨师们研究出了九转大肠这种吃法,一口下去,吃出五种味道,多麻烦啊。

原来,山东人平常不吃鲁菜

九转大肠

像是如今山东满大街的枣庄辣子鸡、临沂炒鸡这些都是山东菜而不是鲁菜,老的鲁菜谱你找不到这些菜的身影,鲁菜里辣的菜是极少的,有辣的也是胡椒的辣,而不是辣椒的辣。这些炒鸡,就是起源自民间的菜,川菜称这种菜为江湖菜,江湖菜一般都是重口味。这种菜都是民间百姓发明的,再经过专业厨师的手而定型的,最后成了名吃。当然现在把这些炒鸡的菜归为鲁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它们不是传统鲁菜,可以称它们为鲁菜的江湖菜。

原来,山东人平常不吃鲁菜

枣庄辣子鸡

鲁菜的这一点和川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川人家谁家不经常吃个回锅肉、酸菜鱼、麻婆豆腐、水煮肉啥的。川菜是起源于民间,平民化程度最高的菜系,至今川菜还有好多江湖菜序列,好多经典川菜都是老百姓创造、老百姓喜欢吃,然后经过专业厨师定型的,当然川菜也有味道轻淡的官府菜序列,那是另说,这里就不提了。

再看我们山东人家,谁在家里吃九转大肠、油爆双脆、爆三样、扒牛肉条?吃顿饭得做上四五个小时的菜,一般家庭哪能受得了。当然,鲁菜里那些简单一些、食材易得的菜品,也进入了山东人的日常菜谱,比如蒜爆肉、葱爆肉、木樨肉、炒腰花啥的,这些做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如此这样说,山东菜和鲁菜是双向交流互动的。

简言之,山东人日常是很少吃鲁菜的,我们吃的是山东菜,现在鲁菜属于宴席菜,需要到好的饭店才能吃到其精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