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鉴笔记》第三十九集:叔孙通才是实用主义的鼻祖

作者:淼森同学的读书笔记

编 者 按:作为《资治通鉴》的读书笔记,每周一会更新一篇。其中文章的时间顺序及选材,是基于笔者的学习进度及个人粗浅的理解与认知。对于一名学习研究国际关系及战略的读书人而言,所有的国际国内问题以及治理之道,似乎在《通鉴》中都能找到答案。

汉纪四

汉孝惠帝四年(庚戌,前191年)

叔孙通才是实用主义的鼻祖

一般人们都会认为实用主义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主持人皮尔士。笔者倒是觉得那是人们没有仔细读《通鉴》,不知道有叔孙通这个人,那才是实用主义殿堂级大师,是鼻祖。

叔孙通恐怕是司马光先生鄙视的一类人,其之所以“有幸”被司马光所录,可能是作为反面教材让后世帝王们警惕用的。

司马光最后一次评判叔孙通是这么说的:“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谬哉!”这话挺重的,叔孙通怎么能刻意掩饰皇上的过错,认为“皇上(领导)总是对的”呢?(当然,绝大多数“老大”肯定爱听。)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汉惠帝会经常去拜见太后,次数较多,屡次清道警戒,烦扰百姓。所以就在武库南边建筑阁道。于是叔孙通劝止惠帝说:“这条路是高帝每月衣冠出游的道路,子孙怎么可以在宗庙的路上行走呢?”(惠帝所建筑的阁道正在宗庙的路上面)惠帝吃了一惊,说:“快把阁道废掉!”叔孙通说:“国君不能有错误的举动(人主无过举)。但现在已经做了,百姓也都知道了,废了阁道,就等于是承认自己做错事了。陛下不如在渭水北面再盖一个宗庙,每月出游高帝的衣冠一次,多盖些宗庙,这本是大孝德根本啊!”皇上于是诏令官吏建立原庙(类似的宗庙)。

按照叔孙通的逻辑,圣上是不能有过错的,即便有了,也要巧妙地掩饰过去。这完全是从“惠帝”的角度考虑问题,有这么贴心的臣工,惠帝怎能不喜欢?

叔孙通的确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叔先生不但活下来了,还活出了高度,且为刘邦所器重,那就说明他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叔孙通在秦始皇时期就为朝廷服务了,因为精通儒术,是个“待诏博士”,相当于国家智库智囊团候补成员。到了秦二世时,因说了胡亥爱听的话,当场被升为了“博士”,还得到了奖赏。当时有人奏报胡亥,陈胜吴广“造反”了,二世听后脸色都变了,要求智囊团对此事件进行定性,有人说这就是“造反”,要国家派军队镇压,而叔孙通舌战群儒,跟二世说,那只不过是些“毛贼”捣乱而已,派地方官处理一下即可。胡亥对此说法很满意,老子刚上位,就跟我说地方造反,晦气,于是就把说“造反”的儒生全都抓了起来,却奖赏了叔孙通还给他升了职称。

叔孙通回家后,就有同学说他没原则,误导皇上。叔孙通回答道,幸好我随机应变,不然就没命了。于是卷了铺盖跑路了,而后投奔了项梁(项羽的叔叔)。叔孙通之所以会跑,其实是他判断秦二世必亡,得赶紧去投靠明主,良禽择木而栖。

叔孙通的“择木”之路是曲折的,先投奔了项梁,后来又投靠了楚怀王熊心,在楚怀王迁长沙时,又跟着项羽干事,最后发现项羽不是其真命天子,又转而投奔了汉王刘邦,接下来才从一而终。于是,叔孙通就在江湖上落下了“一人事六主”的“美誉”。

刘亭长在用人忠诚上是有“洁癖”的,当然知道叔孙通的过往履历,且在第一次见到长袍大褂儒生模样的叔孙通,真是没啥好印象。要知道刘亭长自己没啥文化,而且还特别讨厌儒生,属于见到儒生就会破口大骂那种。叔孙通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于是就改穿短装,一副楚人打扮,就为让刘邦看着顺眼。叔孙通这种大胆的改装举动,就相当于清末“剪辫子闹革命”那样,是需要真勇气的,毕竟他面对的是当时一个异常强大的儒生意识形态群体。

为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不管不顾,这可能是刘邦对叔孙通这个儒生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刘亭长个性就是不愿受束缚,两人一拍即合。

跟着叔孙通一起投靠刘邦的还有叔的弟子,大概百八十号人的样子。叔孙通在刘邦打仗时,经常给刘亭长推荐一些能打善战的地痞流氓,却没有一个自己的弟子。于是弟子们不高兴了,老师您怎么只图自己的功名,不为我们考虑?叔孙通说,还不到时候,等亭长“坐天下”时,你们才真会派上用场。叔先生多识时务啊。

终于等到刘亭长当皇上了,叔孙通马上发现了亭长心中有个烦恼。干革命时,君臣间大大咧咧,不拘礼节可以,现在一统天下了,刘亭长忽然被身边大臣们的“鲁莽吵闹”所烦,需要有个君臣的礼节,但又不能太复杂,不然不合自己的个性。叔孙通猜出了刘邦的心思,于是主动请缨要为汉室制定礼制。最后搞了一版简化版的礼制,天下儒生们很鄙夷,认为是丢了老祖宗的传统,而刘亭长却大为赞赏,觉得特别合身,因此更加重用叔孙通。叔孙通也趁机为他的那些弟子请命,希望得到刘邦重用。刘亭长是爽快人,不但同意了叔的请求,还赏赐了叔五百金。叔孙通又把这五百金全都分给了他的弟子们。这下弟子们感恩戴德,称老师为圣人。

叔孙通因时而变,简化了礼制,其效果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异曲同工,如果说他是个只唯上的自私人,恐怕他那些封了官又分到钱的弟子们会表示不同意。叔孙通还真不是一个没有节操的人。他被刘亭长任命为太子太傅时,鞠躬尽瘁,还曾为刘亭长要改换太子,而拼死据理力争,希望能从社稷计,不随便更换太子。刘邦最终同意了,保全了汉惠帝的太子身份。

叔孙通,人如其名,凡事懂得“变通”,先明哲保身,再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堪称“叔孙通方法”:不必事事循古,要因时而变,要活学活用古人的经典与智慧,来解决现实的问题。“道近而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至要而有成”,继承“至要”是核心,而评判好赖的唯一标准在于“有成”,即把事情做成,这是叔孙通方法的精髓。同样,这不也正是“实用主义”的精髓?说叔孙通是现代实用主义的鼻祖,一点也不过分。

其实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叔孙通方法”随处可见。中美建交时的两个联合公报,中美“一个中国原则”各表;小平同志在中日领土争端问题上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后被用于处理南海争端;台湾问题期望和平统一,但要坚决遏制台独等等,都是务实的权宜之计。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但也不至于将问题搞大。情况在变,各方力量对比在变,美西方对我的心态在变,毕竟要适应一个正在复兴之路上的超级大国,再给他们些认知时间,同一个地球,怕啥?“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首先做好自己的事,用“叔孙通方法”去从容应对。

一家言之,笑纳。

《读鉴笔记》第三十九集:叔孙通才是实用主义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