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鑒筆記》第三十九集:叔孫通才是實用主義的鼻祖

作者:淼森同學的讀書筆記

編 者 按:作為《資治通鑒》的讀書筆記,每周一會更新一篇。其中文章的時間順序及選材,是基于筆者的學習進度及個人粗淺的了解與認知。對于一名學習研究國際關系及戰略的讀書人而言,所有的國際國内問題以及治理之道,似乎在《通鑒》中都能找到答案。

漢紀四

漢孝惠帝四年(庚戌,前191年)

叔孫通才是實用主義的鼻祖

一般人們都會認為實用主義起源于美國,創始人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活動的“形而上學俱樂部”主持人皮爾士。筆者倒是覺得那是人們沒有仔細讀《通鑒》,不知道有叔孫通這個人,那才是實用主義殿堂級大師,是鼻祖。

叔孫通恐怕是司馬光先生鄙視的一類人,其之是以“有幸”被司馬光所錄,可能是作為反面教材讓後世帝王們警惕用的。

司馬光最後一次評判叔孫通是這麼說的:“今叔孫通谏孝惠,乃雲‘人主無過舉’,是教人君以文過遂非也,豈不謬哉!”這話挺重的,叔孫通怎麼能刻意掩飾皇上的過錯,認為“皇上(上司)總是對的”呢?(當然,絕大多數“老大”肯定愛聽。)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漢惠帝會經常去拜見太後,次數較多,屢次清道警戒,煩擾百姓。是以就在武庫南邊建築閣道。于是叔孫通勸止惠帝說:“這條路是高帝每月衣冠出遊的道路,子孫怎麼可以在宗廟的路上行走呢?”(惠帝所建築的閣道正在宗廟的路上面)惠帝吃了一驚,說:“快把閣道廢掉!”叔孫通說:“國君不能有錯誤的舉動(人主無過舉)。但現在已經做了,百姓也都知道了,廢了閣道,就等于是承認自己做錯事了。陛下不如在渭水北面再蓋一個宗廟,每月出遊高帝的衣冠一次,多蓋些宗廟,這本是大孝德根本啊!”皇上于是诏令官吏建立原廟(類似的宗廟)。

按照叔孫通的邏輯,聖上是不能有過錯的,即便有了,也要巧妙地掩飾過去。這完全是從“惠帝”的角度考慮問題,有這麼貼心的臣工,惠帝怎能不喜歡?

叔孫通的确是個備受争議的人物,但在當時那個年代,活下來才是第一要務,叔先生不但活下來了,還活出了高度,且為劉邦所器重,那就說明他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叔孫通在秦始皇時期就為朝廷服務了,因為精通儒術,是個“待诏博士”,相當于國家智庫智囊團候補成員。到了秦二世時,因說了胡亥愛聽的話,當場被升為了“博士”,還得到了獎賞。當時有人奏報胡亥,陳勝吳廣“造反”了,二世聽後臉色都變了,要求智囊團對此事件進行定性,有人說這就是“造反”,要國家派軍隊鎮壓,而叔孫通舌戰群儒,跟二世說,那隻不過是些“毛賊”搗亂而已,派地方官處理一下即可。胡亥對此說法很滿意,老子剛上位,就跟我說地方造反,晦氣,于是就把說“造反”的儒生全都抓了起來,卻獎賞了叔孫通還給他升了職稱。

叔孫通回家後,就有同學說他沒原則,誤導皇上。叔孫通回答道,幸好我随機應變,不然就沒命了。于是卷了鋪蓋跑路了,而後投奔了項梁(項羽的叔叔)。叔孫通之是以會跑,其實是他判斷秦二世必亡,得趕緊去投靠明主,良禽擇木而栖。

叔孫通的“擇木”之路是曲折的,先投奔了項梁,後來又投靠了楚懷王熊心,在楚懷王遷長沙時,又跟着項羽幹事,最後發現項羽不是其真命天子,又轉而投奔了漢王劉邦,接下來才從一而終。于是,叔孫通就在江湖上落下了“一人事六主”的“美譽”。

劉亭長在用人忠誠上是有“潔癖”的,當然知道叔孫通的過往履曆,且在第一次見到長袍大褂儒生模樣的叔孫通,真是沒啥好印象。要知道劉亭長自己沒啥文化,而且還特别讨厭儒生,屬于見到儒生就會破口大罵那種。叔孫通看出了劉邦的心思,于是就改穿短裝,一副楚人打扮,就為讓劉邦看着順眼。叔孫通這種大膽的改裝舉動,就相當于清末“剪辮子鬧革命”那樣,是需要真勇氣的,畢竟他面對的是當時一個異常強大的儒生意識形态群體。

為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不管不顧,這可能是劉邦對叔孫通這個儒生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劉亭長個性就是不願受束縛,兩人一拍即合。

跟着叔孫通一起投靠劉邦的還有叔的弟子,大概百八十号人的樣子。叔孫通在劉邦打仗時,經常給劉亭長推薦一些能打善戰的地痞流氓,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弟子。于是弟子們不高興了,老師您怎麼隻圖自己的功名,不為我們考慮?叔孫通說,還不到時候,等亭長“坐天下”時,你們才真會派上用場。叔先生多識時務啊。

終于等到劉亭長當皇上了,叔孫通馬上發現了亭長心中有個煩惱。幹革命時,君臣間大大咧咧,不拘禮節可以,現在一統天下了,劉亭長忽然被身邊大臣們的“魯莽吵鬧”所煩,需要有個君臣的禮節,但又不能太複雜,不然不合自己的個性。叔孫通猜出了劉邦的心思,于是主動請纓要為漢室制定禮制。最後搞了一版簡化版的禮制,天下儒生們很鄙夷,認為是丢了老祖宗的傳統,而劉亭長卻大為贊賞,覺得特别合身,是以更加重用叔孫通。叔孫通也趁機為他的那些弟子請命,希望得到劉邦重用。劉亭長是爽快人,不但同意了叔的請求,還賞賜了叔五百金。叔孫通又把這五百金全都分給了他的弟子們。這下弟子們感恩戴德,稱老師為聖人。

叔孫通因時而變,簡化了禮制,其效果與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異曲同工,如果說他是個隻唯上的自私人,恐怕他那些封了官又分到錢的弟子們會表示不同意。叔孫通還真不是一個沒有節操的人。他被劉亭長任命為太子太傅時,鞠躬盡瘁,還曾為劉亭長要改換太子,而拼死據理力争,希望能從社稷計,不随便更換太子。劉邦最終同意了,保全了漢惠帝的太子身份。

叔孫通,人如其名,凡事懂得“變通”,先明哲保身,再提出現實的解決方案,堪稱“叔孫通方法”:不必事事循古,要因時而變,要活學活用古人的經典與智慧,來解決現實的問題。“道近而不必出于久遠,取其至要而有成”,繼承“至要”是核心,而評判好賴的唯一标準在于“有成”,即把事情做成,這是叔孫通方法的精髓。同樣,這不也正是“實用主義”的精髓?說叔孫通是現代實用主義的鼻祖,一點也不過分。

其實在當今的國際關系中,“叔孫通方法”随處可見。中美建交時的兩個聯合公報,中美“一個中國原則”各表;小平同志在中日領土争端問題上提出“擱置争議、共同開發”,後被用于處理南海争端;台灣問題期望和平統一,但要堅決遏制台獨等等,都是務實的權宜之計。雖然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但也不至于将問題搞大。情況在變,各方力量對比在變,美西方對我的心态在變,畢竟要适應一個正在複興之路上的超級大國,再給他們些認知時間,同一個地球,怕啥?“丈夫何事足萦懷,要将宇宙看秭米”,首先做好自己的事,用“叔孫通方法”去從容應對。

一家言之,笑納。

《讀鑒筆記》第三十九集:叔孫通才是實用主義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