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全灭俄国舰队

作者:这才是战争

明治37年(1904年) 2月3日,根据“旅顺港的俄国舰队出港”的报告(其实俄国舰队只是出海演习),日本海军军令部在得到明治天皇批准后发出了“全灭俄国舰队”的大海令第一号。

2月6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率领舰队离开佐世保港。当时日本海军拥有6艘战列舰,舰船总吨位为230000吨,与之对阵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有7艘战列舰,舰艇总吨位为190000吨。如果俄国太平洋舰队和从欧洲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合并,战斗力将倍增,日本则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因此,日本海军决心在战争初期就击败俄国太平洋舰队,或将其困在港口无法出动,加以歼灭,之后再回头迎击波罗的海舰队。这一战略的成功是以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为前提,这也导致了后来乃木希典指挥的陆军不计伤亡地强攻旅顺要塞。在日本近海迎击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方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后来日本海军对美渐减迎击作战的萌芽。

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全灭俄国舰队

1904年2月8日深夜,日本继甲午战争之后再次以不宣而战的方式挑起战争。受上次战争威海卫之战的影响,日本海军在双方主力舰交战前使用雷击舰部队对驻泊在旅顺港外的俄国舰队发起偷袭,击伤2艘战列舰,迫使俄国舰队退回港内,固守待援。为了防止俄舰逃跑,日本海军三次试图用沉船堵塞航道,但均因为俄军猛烈的舰炮和岸炮火力而失败,代之以水雷封锁,双方交战多次,互有损伤,日军有2艘战列舰触雷沉没。8月10日,残存的俄舰试图突围,与联合舰队主力发生了第二次黄海海战(区别于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俄舰主力敌不过日本舰队,被逐回港内,但仍有部分舰艇逃至中立港口。此战,东乡尝试了丁字战法。

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全灭俄国舰队

1904年10月,由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主力改编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终于从欧洲起航东援,之所以没有在战争一开始就派舰队增援,除了对日战争准备不足、远程航行补给困难外,最大的原因是不能解决沿途的燃料供应问题。经过拖查的外交磋商后才最后得到德国方面的煤炭援助。但是,在第二舰队到达远东前,旅顺要塞已经在明治38年( 1905年)元旦陷落了。但俄国舰队继续东进,最后与日本海军在5月27 ~ 28日爆发了日本海大海战。众所周知,联合舰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也由此奠定了战争的胜局。

在日本海海战胜利后,都筋疲力尽的日俄两国开始外交谈判,寻求和平。对日本来说,这场动员了100万人、消耗军费20亿日元的战争已经超过国力的极限,而俄国方面由于战争失败,国内矛盾激化,特别是1905年1月22日发生的“流血星期日”导致了革命运动的高涨,迫使俄国必须和日本讲和。在美国的斡旋下,日俄在9月5日签定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从满洲撒军,割让南萨哈林岛等,但是,日本期望的巨额赔款落空了,因此对美国心生怨恨。

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全灭俄国舰队

日本用腐朽的俄罗斯帝国的血作为自己跻身强国之林的祭礼。日本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无论怎么说都不夸张。在日本海海战中,显示了大口径舰炮的威力和海战战术的新发展(丁字战法),被认为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现代海战。日本海军的成功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孜孜不倦地发展海军力量得到的回报,也由此确立了日本的海军强国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期间,日本也初步显示其工业实力,在短时间内修复了大量战损舰船。因富国强兵政策急速发展起来的日本工业有力地支持了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深深影响了日本海军后来的发展,其中许多战略、战术思想成为日本海军的金科玉律,达到了僵化的程度,以至在航空化的海战时代仍死抱着舰队决战思想不放,最后导致败亡。

还不等日本海军细细品味胜利的味道,英国海军在明治39年( 1906年)建造了跨时代的“无畏” 号战列舰,掀起了新的海军变革浪潮,日本也很快和其他海军强国一道参与其中,展开了你追我赶的军备扩张竞赛,倾注全力建造更大更强的战舰,将日本海军向远洋海军的方向推进。

本文作者 :玲科百合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