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岐山臊子面:只吃面条不喝汤,酸辣味美馋死个人

作者:国家人文历史

文|王新春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出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八百里秦川”诞生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岐山臊子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平原、甘肃陇东一带最为流行的地方特色面食,以岐山县最为正宗,故而在百度百科等词条里,岐山臊子面与臊子面成了同义词。走进任何一家岐山臊子面馆,来上一大碗臊子面,一边听着店内欢快、愉悦的秦腔,一边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感受着陕西人的豪爽豁达,绝对是一件畅快淋漓的事情。

岐山臊子面:只吃面条不喝汤,酸辣味美馋死个人

在陕西民间流传的谚语这样描述臊子面:“岐山手工臊子面,擀面特薄似蝉翼,抻得纤细如发丝,水沸下面滚三滚,捞到碗里一窝丝,放上臊子浇上汤,只吃面条不喝汤,酸辣味美馋死人。”仔细说来,就是一碗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必须做到“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九个字。面条必须是手工擀制而成,要做到“薄、筋、光”,即面薄条细、柔韧筋道、光滑顺溜。臊子汤是岐山臊子面的灵魂。臊子原指肉末,现按照配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肉臊子和素臊子,岐山臊子面主要使用肉臊子。首先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薄片,在热油锅中翻炒,加入盐、生姜、陈醋、辣椒面等调料炒熟。再炒好豆腐、黄花菜、木耳、胡萝卜,放在碗中作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然后切成菱形小块。臊子的颜色讲究一红、二白、三黄、四绿、五黑,即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黄色的蛋皮、绿色的蒜苗、黑色的木耳。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浇上滚烫的汤,放上臊子和鸡蛋,再撒上点蒜苗作为漂菜,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油、醋和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就完成了。“煎、稀、汪”指的就是面汤滚烫、汤多面少、热油覆汤。臊子面吃起来的口感是“酸、辣、香”,分别来自于岐山醋的酸味、油泼辣子的辣味和臊子的独特香味。

岐山臊子面:只吃面条不喝汤,酸辣味美馋死个人

有关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最著名的传说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代末期。岐山是周人勃兴之地,历史上也以盛产小麦著称。周文王在位时期,在渭河边常有一条恶蛟龙出没,在此兴风作浪、为祸一方,伤害了不少黎民百姓的性命。于是周文王便带领众多官兵埋伏,乱箭射死了蛟龙。据说蛟龙肉味道鲜美,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他便命人将蛟龙剁成肉臊子,放在几十口大锅中调成肉汤,然后浇到煮熟的面条上分给众人食用,味道尤为鲜美。后来周人为纪念周文王诛杀恶蛟龙为民除害,用猪肉代替蛟龙肉做成臊子面,流传至后世。

至于“臊子面”的名称,也有相关的传说故事,不过没有历史名人加持,故事内容更加接地气一些。在古代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岐山某地的一户农家娶了个擅长操持家务的儿媳妇,尤其是能做得一手好面,深得家人赞许。后来家中小叔子科举取士做了官,吃遍四方美食却仍然忘不了在家乡时嫂子做的那碗面,便自己凭着记忆做出了这道面,称之为“嫂子面”。因“嫂子面”用肉臊子作浇头,所以才有了“臊子面”一说。

继续阅读